20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辅导材料

上传人:Wo****C 文档编号:180609226 上传时间:2021-04-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辅导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辅导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辅导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辅导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辅导材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辅导材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辅导材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辅导材料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底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一、价值观与价值体系的

2、基本概念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度。它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察、信念、理解等支配着人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等;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价值观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层基础它形成了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培养而成的。人们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是相对稳定的具有持久性。价值观是因人而异的。由于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尽相同价值观也各不相同。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价值体系是一定社会、

3、民族在一定时代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价值体系是一个整体系统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诸多要素如指导思想、理想、信仰、信念、价值取向、价值评价等等。它是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中逐渐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但一旦形成之后它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当一个社会中存在多种价值体系时就有可能形成一种主导价值体系并以它为统领建立和形成这个社会的价值体系。我们称之为核心价值体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同。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中央强调: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

4、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尤为紧迫。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体人民奔小康不仅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最重要的是使人们具有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共同思想基础的建设。毛泽东指出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江泽民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胡锦涛指出要增强

5、“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这些重要论断强调的都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推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形成统一意志共同团结奋斗。二是形成全民思想认同的现实选择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既会有价值取向多样化也会有新旧价值观转变而造成的价值真空还会出现理想信念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加以引导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就会乘虚而入。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奉行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有些人推崇官僚主义有些人迷信拜金主义和物质主义以及经济决定论有些领导干部迷信所谓的“风水”和“宗教”有些人迷恋“”有些人以善为耻、以恶为荣。错误的思想意识必然导致党风、政风和社

6、会风气不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可以整合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消除相互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化解社会利益和思想矛盾减少社会摩擦和冲突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最大限度实现价值取向的接近和心理沟通增进社会共识和凝聚力有利于人们形成思想认同和共识有利于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因此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人们的思想共识对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巨大的保障作用。三是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

7、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思想和社会思潮也存在着价值取向的多样化。这些思想、社会思潮与价值取向交织在一起既有封建主义的也有资本主义的还有社会主义的;既有马克思主义的也有非马克思主义的;既有前现代的也有现代的还有后现代的;既有小农经济的也有市场经济的还有知识经济的;既有中国的也有西方的。这不免鱼龙混杂其中一些属于错误的思想、思潮与价值取向。这些思想、思潮与取向必然影响人们的意识使许多人认识模糊、思想界限不清找不到人生的目标和方向进而在行为上无所适从在心灵上迷失方向。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如果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就可能出现思想意识上的分化进而出现精神世

8、界的危机。其实在如今日趋多样化的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与价值取向已经出现了某种分化的倾向。如果不去积极主动地整合各种合理的社会意识凝聚一切积极的思想力量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文化的和谐甚至会出现社会动荡。由此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与各种思潮的关系问题就凸显出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面思想旗帜中国共产党人鲜明地打出这面旗帜就是昭示人们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是不能动摇的。它集中反映着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反映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9、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处于统领地位。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马克思主义从人类生产方式的辩证运动的规律中,发现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演进的“自然

10、历史规律”;从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对抗的本质中,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一百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蓬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情况有很大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一百五十多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指导

11、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辉煌胜利。马克思主义正是靠着这种与时俱进的品格和精髓,才会在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地被赋予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马克思主义都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都应当成为全体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作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目标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只有树立坚定的共同

12、理想才能凝聚社会各个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动员整个国家、民族蕴藏的一切潜能形成统一的步调和强大的战斗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集中反映了全体人民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美好前景的向往代表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揭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这一共同理想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应当成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崇高追求。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

13、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五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漫长历史的积淀与升华这种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灵魂。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和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改革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党带领人民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

14、念、体制机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靠的就是这种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动力和支撑是当代中国奋发图强、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核。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生机蓬勃的时代精神不仅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

15、而且使中华民族不断焕发出旺盛的创造力推动着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不断谱写民族奋进的新篇章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是中国人民开拓进取、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必须具备的精神状态和必须展现的精神风貌。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誉和耻辱是荣辱观中的一对基本范畴是指社会对人们行为褒贬评价以及人们对这种评价的自我感受。知荣辱是人性的标志是人区别于动物、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准。莎士比亚说过:“我的荣誉就是我的生命二者互相结为一体;取去我的荣誉我的生命也就不再存在。”在这里生命与荣誉结为一体。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朱熹解释道:“耻者吾所

16、固有羞恶之心也。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甚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只有知荣辱才能明是非、辨美丑。一旦荣辱不分势必混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仅道德伦理大厦根基动摇就连整个社会风气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应当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法与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