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内容简介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80594514 上传时间:2021-04-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位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内容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0位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内容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0位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内容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0位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内容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0位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内容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位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内容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位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内容简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位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内容简介 前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关于“大力表彰先进城乡社区组织和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要求,展示城乡社区工作者担当作为的良好精神风貌,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决定共同开展“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宣传推选活动。按照优中选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城乡社区治理改革创新成果的原则,遴选了10名“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候选人。现将候选人及先进事迹予以公示。 公示期间对公示对象有异议,可来电反映,反映情况必须实事求是,明确具体,应告知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对线索不清的匿名电话,公示期间

2、不予受理。本公示期限为5个工作日,从2021年2月22日至2月26日。 10位“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候选人及先进事迹内容简介 绳桂玲 绳桂玲,女,汉族,1970年1月出生,党员,北京市顺义区空港街道吉祥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社区服务站站长。 绳桂玲不断创新社区工作方法,倾心尽力为社区居民服务。她打造“移动办公桌”、“书记信箱”、“民意联络微信群”,倾听居民心声,解决民生难题;她总结“五微五融”工作法,从居民身边的小事入手,吸引居民参与,凝聚各方力量;她推动“绿地认领”自管模式,以契约化管理发动居民共同推进美丽社区建设;她倡导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发动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解决

3、社区生活垃圾分类难题;疫情防控期间,她积极推进“122工作法”,构筑起社区联防联控坚强防线。 绳桂玲曾获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等荣誉称号。 刘娟 刘娟,女,满族,1962年7月出生,党员,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灵山街道灵西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 扎根社区23年,刘娟始终坚守“社区无小事,事事都为民”的工作理念,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经过她的反复协调、积极争取,社区供暖达标了,居民缴费方便了,老楼居民都用上煤气了。她推行“错时、预约、代办、亲情、上门”五种服务,建立网格微信群,让社区居民随时可以找到社区,不出社区就可以办理政务事务、

4、享受各种便民利民服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刘娟广泛发动社区居民,筑牢群防群控的坚固防线;她引导社区居民自发创作的“灵西小提示”、“灵西加油”三句半等26个抗疫“群众作品”,成为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广为传播的“正能量”。 刘娟2017年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曾获全国妇联系统劳动模范、“辽宁好人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 窦乃兴 窦乃兴,男,汉族,1958年1月出生,党员,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林镇蔬菜村党委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 自1986年以来,窦乃兴带领村“两委”始终坚持“依托城区、多业并举、以企强村、以菜富民”的工作方针,将一个近7000村民的经济发展滞后村,建成了城乡融合、和谐稳定的富裕村,并带动附

5、近2个乡镇各村蔬菜产业发展。他在村居合并和“强村带弱村”等工作中敢于担当,积极推动遗留问题解决,扭转软弱涣散局面;30多年来记录民情日记40余本;建成省级村档案室,利用档案调处矛盾纠纷;每年对全村65周岁以上老人发放45万元生活补贴,对残疾特困户在建房、合作医疗等方面给予补贴;组建村老年艺术团、民乐队等,每年演出50多场,丰富农村社区文化生活。 窦乃兴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华磊 华磊,女,汉族,_年6月出生,党员,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瑞虹第一社区党总支书记。 华磊曾经是上海武警总队的一名世博女兵,在世博会的舞台上奉献力量。退役之后,她扎根社区,成为一名社区工

6、作者,在社区大家庭中绽放青春。她建立“党建知识学习园”,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微管理、微党课、微帮扶的“三微活动”。她支持建立10多个社区社会组织,让更多的居民在社区都能找到组织参加活动。她搭建英语沙龙、社区晚会等活动平台,吸引社区居民自己组织活动,增强交流互动,营造邻里和谐氛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创新“预摸排+全闭环管理”、“事先报备+进出审核”等一系列工作方法,守住了社区居民的健康安全。 华磊曾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提名奖、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 林丽娜 林丽娜,女,汉族,1960年6月出生,党员,福建省石狮市湖滨街道玉湖社区居民委员会副主任、社区工

7、会主席。 1993年走上社区工作岗位以来,林丽娜把全部的爱心和热情倾注在工作中。她牵头成立“石狮市阳光太太亲善志愿者服务队”,组织近300名“有爱心、乐奉献”的女性组成志愿服务队,打造“阳光暖老人、阳光护家庭、阳光进校园、阳光照他乡、阳光伴我行、阳光映军营”等六大志愿服务项目,15年来共发动社会捐资1500多万元,平均每年开展爱心活动50多次。作为社区工会主席,她持续推动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家属的权益维护、困难帮扶和社区融入工作,让他们把石狮当成“第二故乡”。疫情防控斗争期间,她多方联系慈善爱心资源,提供防疫物资保障、心理健康援助、生活服务供给等支持,极大助力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林丽娜曾获

8、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裴春亮 裴春亮,男,汉族,1970年3月出生,党员,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 2005年,在外打拼20年、已成为小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裴春亮,毅然回到家乡,15年如一日,带领乡亲们脱贫奔小康。他自掏腰包,让全村老百姓住进了功能齐全、整洁美观的新居。他率领党员群众打深井、建水库、修水渠,让乡亲们告别“望天收”,喝上干净水。他动员乡亲们拆除老村复垦土地,成立蔬菜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高效农业。他把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省级贫困村发展成为年人均收入超过20000元的“富裕村”。裴寨村富起来后,裴春亮整合资源创建春江集团,带动周边

9、村庄发展红薯产业、服装产业和红色文化旅游业,带领更多贫困人口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裴春亮2017年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先后当选为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杨宁 杨宁,女,苗族,1985年10月出生,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 十年前,大学毕业的杨宁毅然回到家乡当起了大学生村官。两届6年的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杨宁依然选择继续留在最基层一线,通过村“两委”换届选举,成为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她带领江门村94户326人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

10、降到0。她创办“苗阿嫂”合作社,通过合作社销售农产品,户均增收3200多元。她带领农村创业青年成立“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三年来销售大苗山农户特色农产品900多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贡献了青春智慧和力量。她关心关爱留守人员,积极为困难留守老人申请低保,为留守儿童开展辅导学习或心理疏导,撑起了一个温暖的“留守儿童之家”。 杨宁曾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余绍容 余绍容,女,羌族,1973年11月出生,党员,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五星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 余绍容始终把自己当作新时代的追梦人,

11、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不遗余力。在“512”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她舍身忘死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冒着生命危险带领全村500余人安全撤离,带头拆掉自家房屋支持灾后重建工作。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路上,她心怀大爱当好群众的“贴心人”,2016年全村脱贫出列,因地制宜发展枇杷、黄连等特色产业,计划修建黄连康养胜地,用“苦黄连”换来“甜日子”。在疫情防控和乡村治理中,她不辞辛劳当好“人民代表”,深入基层调研,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建议和意见,针对实际情况提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议案和工作建议。 余绍容2018年当选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全国妇联系统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宁启水 宁启水

12、,男,汉族,1965年5月出生,党员,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南宽坪镇安家门村党支部副书记。 宁启水带领全村394户贫困户2019年实现全村脱贫出列。实施易地搬迁92户,危房改造22户;带领村民种植中药材1700亩,养殖土鸡、土猪25000只(头);硬化组道13.2公里,实现安全饮水、电力入户全覆盖,新建通讯基站、便民桥、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广场等基础设施,实施绿化亮化15公里,民居环境改造120户;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入股资金80万元养中华蜂100箱,年分红7万多元。他在19年的时间里,凭着一双腿往返10多万公里山路,为山里老人背负运送8余吨物资,用坏了10只背篓,穿破了150双草鞋。他始终把群众

13、冷暖放在心上,腊月二十九冒雪上门为村民抢修电路时摔成腿部骨折,山洪暴发期间翻山越岭排查记录险情灾情,为山区留守老人和儿童免费捎带生活必需品,得到当地百姓的交口称赞。 宁启水2018年当选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张丽萍 张丽萍,女,回族,1985年5月出生,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金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 “85后”的张丽萍已在社区工作16年,她把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奉献在平凡的社区岗位,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了各族群众的心坎上。她带领社区“两委”成员,开展“雁阵1465行动”,打造“大党建、大联盟、大治理、大服务”的社区治理格局。以“金色

14、阳光、七彩家园”为主题创新工作载体,升级改造社区服务阵地,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她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群众的事同群众商量,大家的事让大家参与,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她多方协调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发动居民共同参与改造工程,推动社区“旧貌换新颜”。她总结形成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四部曲”工作法,让和谐家园遍开民族团结之花,金花园社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张丽萍曾获宁夏回族自治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观后感 他们,把居民群众的“鸡毛蒜皮”当作“头等大事”;他们,把家家户户的喜乐悲欢印在脑海留在心头。他们是城乡社区的“守门员”,是脱贫致富的

15、“领头雁”,更是一方百姓的“贴心人”。 近日,中宣部、民政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这些看似最平凡的社区工作者,用坚守和奉献书写不平凡的人生答卷。 当“头雁”:只为家乡更富美 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曾是一个省级贫困村。2005年,裴寨村换届选举。已是当地知名企业家的裴春亮决定回到家乡,帮乡亲们致富。 捐资3000万元,无偿为全村村民建造新居;带领党员群众打深井、建水库、修水渠,让乡亲们吃上干净水;成立蔬菜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高效农业当选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裴春亮,带领村民将全村人均年收入由2005年的不足千元提高到现在的近两万元。 “要不是裴书记,我都不知道还要受几辈子穷。”村民们打心底感激裴春亮的付出。 “山里的大学生都往外跑,你却从山外跑回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村委会主任杨宁至今记得,刚刚选择回乡时父母和亲友不解和失望的眼神。 从大城市回到小山村,杨宁不是没有过犹豫。但乡亲们的热盼和支持让她坚持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