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质量监测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80503871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质量监测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质量监测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质量监测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质量监测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质量监测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质量监测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质量监测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度(下)期中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校补(jio) 殷红(yn) 诘问(j) 谰语(ln) 锲而不舍(qi)B、亘古(gn) 笨拙(zhu) 倔强(ju) 默契(q) 兀兀穷年(w)C、愧怍(zu) 胸脯(p) 修葺(q) 菜畦(q) 同仇敌忾(ki)D、惩罚(chng) 侮辱(w) 矗立(ch) 晌午(shng)扑朔迷离(shu)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慷慨 澜语 选聘 奠基 锋芒必露 B、澎湃 迭起 草率 调羹 大廷广众C、凑合 吩咐 咳嗽 暴躁

2、 深恶痛绝 D、抹杀 荒辟 镶嵌 取缔 微不足道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困难面前,我们如果能够从容乐观,就能心安理得地鼓起勇气战胜困难。B、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妈妈不但没有显露出失落,反而有如释重负的感觉。C、他们两个正在激烈地辩论,尽管在旁人看来小明所言更在理,但小刚却不以为意。D、郭老师对待学生和蔼可亲,不论遇到谁,都先付之一笑,这让她与学生的关系非常融洽。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B、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到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C、鸟的

3、翅膀不管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D、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记不要胡编乱造。5、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颂歌的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黄河学习的决心。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C、老山界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写的一篇文章,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D、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写于“九一八”

4、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完整、连贯的话,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 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 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的,却不可能停一辈子。 纵使前路布满荆棘,也不能退缩。 前方的路还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A、 B、 C、 D、7、下列关于骆驼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写车主刘四爷时,写到“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的”,体现出京味语言的特点。B、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压迫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拉洋车为生。虎妞时祥子的妻子,也是人和厂的主人刘四爷的女儿。C、

5、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又被孙侦探敲诈去了。D、骆驼祥子中夏太太劝祥子把钱存入银行或放债,祥子没有接受建议。2、 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8分)8、(1)泊秦淮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_,_。(2)贾生表现汉文帝诚意十足、贾生才华横溢的诗句:_,_。(3) 雄兔脚扑朔,_;双兔傍地走,_。(4)木兰诗用视觉和听觉写战场生活的诗句:_,_。三、文言文阅读(4小题,共10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

6、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別。【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王冕僧寺夜读(节选)【注】蹊x:踩踏,践踏。 挞t:用鞭子或棍子打。曷h:为什么。恬:安静、平静。9、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但

7、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而已,罢了) B、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异:不同)C、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复:又) D、冕小儿,恬若不见(若:好像)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即更刮目相待;是日更定矣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每至晴初霜旦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策之不以其道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1、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2分)_(2)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2分) _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甲】文中孙权善劝,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并且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

8、辞。B、【甲】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表现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效果,又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C、【乙】文中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痴迷的程度。这种顽强的学习精神造就了他的成功。D、【乙】文中年幼的王冕,面对狰狞凶恶的神像,也会改变神色,内心惊惶。但他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发奋读书。四、现代文阅读(8小题,共28分)(一)课内现代文阅读(5小题,共10分)二、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下列小题。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

9、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

10、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玩的时候倒是没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

11、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13、“我”为何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用原文回答。(1分)_14、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3分)_15、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说明什么?(2分)_16、“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一句中的“这”指代什么?(2分)_17、如何理解画横线的句子?(2分)_(二)课外现代文阅读(4小题,共18分)在冬夜里歌唱的鱼查一路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去了沉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冈上,风一阵冷过一阵,野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在昏暗中裹挟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在等待父亲和父亲手中的鱼。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他的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