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师大版品社五上《话说南北西东》教案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80491196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师大版品社五上《话说南北西东》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辽师大版品社五上《话说南北西东》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辽师大版品社五上《话说南北西东》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辽师大版品社五上《话说南北西东》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师大版品社五上《话说南北西东》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师大版品社五上《话说南北西东》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辽师大版品社五上话说南北西东教案课型教学三维目标重点难点关键品德与社会册 数五年上课 题话说南北西东综合课 时第 1 课时执 教1、知道南北方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引起的诸多差异.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知道南北方的诸多差异。教 法引导、探究、交流。了解引起南北差异的原因。学 法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教 具视频短片。力 .。程序导入探究新知教学内容情境导入体验探究师 生 活 动 设 计师: 播放我的祖国视频。生:观看听老师讲述.我 国 地 域 辽 阔 , 自 然 环 境 复 杂 多样揭示并板书课题:话说南北西东师:我国幅员辽阔 ,民族众多

2、 .不同民族 , 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民俗风情和语言特色 ,塑造了多样的文化性格 , 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方言。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南腔北调吧。师:播放不同地区的方言录。生:认真听并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师:你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吗?生: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生:他们说的都是各地区的方言,有的词语我听说过。师:听了他们说的这些方言你有什么感受呢?生:自由回答。师:除了你刚才听到的这些方言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方言呢?生:人把姥姥叫外婆。设 计 意 图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积极性。让学生了解我国幅 员 辽 阔 , 民 族 众多 .不同民族 , 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历史发展的过

3、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民俗风情和语言特色 ,塑造了多样的文化性格。时间5 分20分1 / 3感悟提升总结以情促行总结全文生:广西人把姥姥叫姐婆。生。师:小结:方言虽然多样动听 , 可是沟通和交流起来是多么不方便啊。新成立以后 ,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语音为标准音 ,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开始在全国推行。你能说说推行普通话的好处吗?生:汇报自己收集的关于推行普通话的好处的资料。师:小结:我国南北方在语言方面有很大差异 , 人们沟通起来很不方便 ,甚至会出现很多笑话。所以只有推广了普通话 , 才能有利于各地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师:其实语言差异只

4、是南北方差异的一个方面 ,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还存在很多的其他差异 ,请大家从下面的图片中找找我国南北方的差异吧!(电脑出示教材中的图片)生:观看图片小组谈论交流, 找出南北方的差异。生:第一组图是南北方的气温差异 .北方适合种植松树 ,而南方合适种植椰树。生:第二组图是南北方的生产方式差异。北方合适种植玉米 , 而南方适合种植油菜。生:第三组图是文化生活的差异。说的是东北的二人转和的京剧。师:你还能找出南北方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吗?并说出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生:汇报自己收集的资料。生:在饮食方面有差异。南方人爱吃米饭 ,北方人爱吃面食。生:在建筑方面有差异。南方屋顶高而尖 ,既利于排水 , 又利

5、于散热。北方降水少 , 多建成平顶 ,这样既省建筑材料 ,又兼作晾晒作物的场所。生:除此之外 ,在经济方面也存在着差异。3、比一比找一找能代表南北方差异的词汇 ,并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对抗赛。10培 养 学 生 手 机 和分整理资料的能力。让 学 生 养 成 积 累词语的好习惯。培 养 学 生 归 纳 总5 分结的能力。2 / 3生: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对抗赛找到的词语有:南腔北调南拳北腿南船北马南甜北咸南轻北重南经北政南繁北简南尖北平南敞北封师:小结:同学们真有本事, 找到这么多词汇 ,原来南北方有这么多差异啊,让我们好好学习,掌握这么多差异吧。师:本节课 ,你有哪些收获?生:自由回答。话说南北西东板书南腔北调设计成功之处:通过本次活动学生知道南北方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引起的诸多差异.。课后不足之处:学生们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得不够活跃。反思再教设计: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媒体应用:利用视频短片 ,使学生能直观了解祖国南北方的好多差异。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