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第5册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教案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80491195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第5册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华师大版第5册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华师大版第5册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华师大版第5册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华师大版第5册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第5册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版第5册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开口通商到割占土地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最新华师大版第5 册第 6 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教案【考试内容】甲午战争的时间及结果A ;马关条约内容及影响B;反割台斗争A【练习】一、选择题1. 近代史上被迫开放通商口岸 最多的地区 是A 珠江沿岸B. 长江沿岸C. 黄河沿岸D. 东海沿岸2. 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的趋势是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BC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3. 中日甲午战争时 , 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 , 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 , 平时请款辄驳诘 , 临事而问兵舰 , 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 台谏参我贪婪 , 我在哓哓不已 , 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引自陈旭麓

2、近代新陈代谢。在李鸿章看来,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A 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4. 此版图对应清朝哪一历史时期(左下角文字大致为:库页岛外兴安岭、台湾等地都已不属于)A1684 年设置台湾府以前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C中法战争时期D 中日甲午战争后5. 当甲午中日战争正在进行时,恩格斯就预言: “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的终结 ,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其中 “革命化”是指A 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 将发生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C 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经济的主体D 列强

3、将加紧资本输出 ,把经济进一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6. 最早能够反映列强对华进行资本输出愿望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条约C. 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 1894 年 , 南通人张謇考中状元。但深重的民族危机最终促使他毅然放弃传统的仕宦之途 , 他提出“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口号, 并于1895 年开始 , 冲破阻力在家乡大搞教育与实业。张謇这些个人活动的社会大背景是A 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 中日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 日本曾经长期占领过台湾 , 所以一直到现在 , 日本人对台湾都有一种特殊的情节 , 不愿看到台湾与大陆完全统一。从 历史 角度看 , 这种“情节”应始于:A、

4、 1895 年 B 、 1931 年 C 、 1937 年 D 、 1949 年9.“今日到南苑, 明日到北海 , 何时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 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 , 六十割台湾 , 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邦圻益蹙 , 每逢万寿祝疆无。”这是章太炎斥责谁的对联A. 乾隆帝B.道光帝C.咸丰帝D.慈禧太后1 / 410. 马关条约的签订 , 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的经济侵略开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它“新”在、勒索巨额赔款以至控制财政、触角伸向内地操纵市场、以资本输出为主要方式攫取高额利润、协调列强侵华关系形成宰割同盟11.“太后不识国事险, 危亡犹筹万寿典,挪用军费修颐和, 此战岂能不失

5、败。”诗句中“此战 ”指:A 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 (甲午战争后)“今天 , 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 , 人们都可以看到 , 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 , 都蒙上了尘土 , 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姚贤镐编: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13.剑桥晚清史认为19 世纪 90年代是西方文化影响的转折点,为 90 年代中期在文人中间发生的思想激荡提供了推力。造成这一转折的原因有民族危机的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治维新的成

6、功半殖民地程度加深A BCD14.阅读下表19 世纪末清政府所借外债表1895 年 7 月1896 年 6 月债权国俄、法英、德金额40000 万法郎1600 万英镑清政府借外债的直接目的是:A 甲午战后重建北洋舰队B 战后政府财政收入减少C急需支付甲午战争赔款D为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15.同治十年( 1871 年) , 有琉球人在台湾被当地人杀害。同治十三年, 日本以此为理由,出兵台湾。后来中日签订专约解决。条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兹以台湾生番曾将日本国属民等妄为加害, 日本国本意唯该番是问, 遂遣兵往彼 , 向该生番等诘责。”试问,在这段文字中对当时最不利的用词是:A. 台湾生番B.日本国属

7、民C.唯该番是问D.遂遣兵往彼16. 梁启超说:“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 再经甲申马江之变 , 而十八省之民犹不知痛痒 , 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 , 直待台湾既割 , 二百兆之偿款既输 , 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惊起民众的事件是A 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17.( 2008 宁夏)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 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 , 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马尾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18.( 2009 南汇一模)鸦片战争后, 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 日本提出“在华设厂” , 其共同点是

8、A 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有利条件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19.( 2009 徐汇一模)黄尊宪在著名的台湾行中写道:“城头蓬莱雷大鼓 ,苍天苍天泪如雨 ,倭人竟割台湾去!” 请问 “倭人竟割台湾去”是在()A 1894 年B 1895 年C1897 年D 1898 年20.( 0804 七区)有人曾对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2 / 4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这场战争是A 第一次鸦片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第二次鸦片战争2

9、1.( 0804 黄浦)最能反映出帝国主义进行资本输出、分割世界要求的条约是:()A. 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条约D. 马关条约22. ( 0804 卢湾)下图各国对态度的变化是出现在A鸦片战争后B中法战争后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D 中日甲午战争后23. ( 0801 青浦) “痛哉!吾台民 ,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吾台民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这篇檄文应当出现在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B辛丑条约签订之后C天津条约签订之后D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24. ( 0801 松江) 1895 年 ,京师城门题联: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

10、,割地求和。” 下面的历史要素组合中 ,反映题联指向的是台湾 澳门 香港 英国 法国 日本咸丰帝 光绪帝 宣统帝A BCD25.( 081230 市高二期末)“臣民得在清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这一条款应出自A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条约26. ( 2007 历史)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制造一切货物 ,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之货物一体办理, 自应享优例豁除。” 从中可以看出导致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A 外资工业在的兴起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C 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D 外资工业享

11、有免税特权27.( 0801 浦东)拿破仑入侵普鲁士,在客观上导致了200 年前( 1807 年)的普鲁士改革。与此类似的是克里米亚战争1861 年改革中法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新政A. B.C.D. 28. ( 09 全国广东文基)某年 ,清政府命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A 南京条约B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9.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 日本强迫清政府开重庆为商埠那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3 / 4日俄战争在东北爆发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日本向提出“二十一条”A 、B

12、 、C、D 、30. (2009) “1895 年 ,适逢甲午惨败 ,日本逼签条约 ,在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 ,要求拒签条约 ,变法图强 ,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A 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 地点二、简释题31.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 , 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 , 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问题:(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2)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3)“春愁”是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 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答案:( 1) 1896 年。( 2)甲午战争失败或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强占台湾。(3)被迫离开故乡的悲愤或爱国之情。32.( 0704 南汇)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8 分)材料一:“同治初年 , 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 日本其强 , 其弱乎?日人其游欧洲者 , 讨论学业 , 讲究官制 , 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 询某厂船炮之利, 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 , 强弱之原 , 其在此乎?”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二: “有的人则写了对联讽刺:鬼计本多端, 使小朝廷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李慈铭越缦堂日记材料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