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期末综合测试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80486205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期末综合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下期末综合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下期末综合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下期末综合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下期末综合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期末综合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期末综合测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范文网 ( )提供:试题下载、课件下载、教案下载、说课稿、工作总结/ 计划期末综合测试一、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36 分 )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下列选项中对新农村建设没有促进作用的是()A. 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B.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减少它们燃烧时对空气的污染C.农村中有大量天然的井水,不经过消毒杀菌便可直接饮用D.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解析: 农村中有大量天然的井水,井水中含有较多的细菌、病毒,需要对其杀灭后饮用。否则会严重影响农民的健康。答案: C2.(xx 四川成都中考,9) 下列除

2、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A.CaCl2溶液HCl过量 CaCO 、过滤3B.NaOH 溶液Ca(OH) 2过量 Na2CO3溶液、过滤C.FeCl 2 溶液CuCl 2过量铁粉、过滤D.CH 4H2O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解析:除杂的要求是尽量把杂质除去又不引入新的杂质。B 项中过量 Na2CO3 溶液无法除去。答案: B3.今年,媒体不断宣传预防肝炎病的传染,从防疫和环保考虑,你认为下列一次性餐具最有发展前景的是 ()A. 瓷器餐具B.淀粉餐具C.塑料餐具D.银质餐具解析: A 、 D 二项成本过高,损耗大,C 项会造成白色污染。答案: B4.(xx 山东滨州中考,7)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金属都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原子、分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解析:要注意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和掌握。A 项应是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能和非氧化性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B 项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中和反应;C 项不对,如氢氧化钙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答案: D5.不可降解塑料(如一次性快餐盒)带来的 “白色污染 ”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市向市民公开征集建议。以下建议不可行的是()A. 禁止使用塑料制品B. 不滥用塑料制品C.回收利用废弃塑料D.

4、开发新型可降解塑料解析: 塑料制品的泛滥导致白色污染的日益严重,因此应该开发使用可降解塑料,或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并努力进行塑料废品的回收再利用。但不能因噎废食。答案: A6.(xx 安徽新课改中考,7)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氧化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欢迎访问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W第一范文网 ( )提供:试题下载、课件下载、教案下载、说课稿、工作总结/ 计划C.置换反应一定有金属单质生成D.分解反应一定只有一种反应物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概念的掌握。氧化反应强调的是有氧气参加,但产物不一定是一种;中和反应强调的是酸和碱反应生

5、成盐和水,但要注意不是说只有酸和碱反应才生成盐和水,如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 碱性氧化物和酸的反应都会生成盐和水; 置换反应一定有新的单质生成但不一定就是金属单质;分解反应是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成物的反应。答案: D7.(xx 湖南长沙中考, 2)李洁同学学习化学后,对装修新房的爸爸说:“如果厨房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沾满油渍。”李洁同学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A. 分子很大B. 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在不断运动D.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解析: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油烟分子如果不被抽油烟机排出,会扩散到房间里,并附着到家具上。答案: C8.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一些燃料和氧气不断输入

6、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被称为 21 世纪的 “绿色 ”发电站。 下列物质不适合作这种燃料电池的燃料的是()A. 硫磺B. 氢气C.甲烷D.一氧化碳解析: 硫磺燃烧产生 SO2,会污染空气。答案: A9.生活处处皆化学。请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B. 铁制品电焊前用稀硫酸除铁锈C.冰箱里放置活性炭除异味D. 在不锈钢桶内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解析: 选项 A中利用了食醋的酸性,能与水垢(CaCO3) 反应;选项 B 中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能与 H2SO4 反应,从而除锈; 选项 C 中活性炭中具有吸附性,能去除冰箱中的异味;只有

7、选项 D 中铁会与波尔多液中的CuSO4 反应,而使农药失效,做法是错误的。答案: D10.经测定 Na SO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24温度 /406080100溶解度 / g48.845.343.742.5下图是表示随温度变化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其中能够表示出随温度变化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曲线的是()解析: 由上表分析可知,Na2SO4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答案: C11.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用肥皂水可验证生活用水中含钙、镁物质的多少B.纯净水干净、卫生,长期饮用对人体健康有益欢迎访问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W第一范文网

8、( )提供:试题下载、课件下载、教案下载、说课稿、工作总结/ 计划C.向公路的积雪上撒些食盐,能使积雪加快融化D.在水中滴入洗洁精易洗去餐具上的油污解析: 纯净水由于缺少人体必需的矿物质,长期饮用对人体不利。答案: B12.xx 年 4 月卫生部发布检测报告,市场上近90 种食品被检出含有“苏丹红 ”。如果长期食用含该类物质的食品会增加人体患癌的危险性。其中“苏丹红一号 ”的化学式为C16H 12ON 2。对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苏丹红一号是一种氧化物B.苏丹红一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C.苏丹红一号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苏丹红一号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8 1解析: 从氧化物、有机

9、化合物的概念入手。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N 的质量比为 48 7。答案: B13.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右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 处不包括下列各项中的()二氧化碳内循环A. 人和动物的呼吸B.植物的呼吸作用C.含碳燃料的燃烧D.用氢气作燃料驱动火箭解析: 人、动物和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含碳燃料的燃烧也放出二氧化碳,故不包括D 项。答案: D14.(xx 山东滨州中考,14) “绿色化学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兴起并将成为2l 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化学工

10、业对环境的污染,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 ”。据此思考判断,下面不属于“绿色化学 ”考虑内容的是()A. 反应在无毒、无公害的条件下进行,如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和催化剂B.化工生产的原料和产品尽可能无毒、无害或毒性极小C.尽可能通过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润D.尽可能采用可再生原料,且原料利用率尽可能最大化,副产物或废料产生率最小化解析: “绿色化学 ”是对环境不造成危害的化学,无毒无害并最大限度利用反应原子。“绿色化学 ”不考虑生产成本的问题。答案: C15.油炸食物不宜多吃, 因为食物长时间煎炸后所产生的微量的丙烯醛(化学式 C3H 4O)等有毒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下列有关丙烯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1、()A.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9 1 2C.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3 4 1欢迎访问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W第一范文网 ( )提供:试题下载、课件下载、教案下载、说课稿、工作总结/ 计划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解析: 该有机物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64 16=9 1 4。答案: B16.(xx 安徽新课改中考,6) 在进行 “施用化肥的利与弊”辩论中,正方的观点是使用化肥有利,下列论点不能成为正方论据的是()A. 复合化肥能给农作物提供几种营养元素B.施用化肥是农作物增产的重要手段C.施用化肥肥效快,效果明显D.任意施用化肥不

12、会造成环境污染解析: 化肥的滥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造成水源和土壤污染。这不能成为辩论中正方的观点。答案: D17.(xx 山东滨州中考,8) 试利用已学到的化学知识来判断,处理下列突发事件措施不当的是()A. 室内着火被困,立即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B.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关闭阀门,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C.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打开所有门窗D.误服食品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立即喝食醋解析: 高层住房着火,打开所有门窗,外界空气中氧气大量进入,使燃烧更剧烈。答案: C18.(xx 安徽非课改区中考, 5) 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探究“ CuSO4溶液显蓝色与什么离子有关 ”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提交的实验方案,其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A. 观察 Na2SO4、 K 2SO4 溶液的颜色B.观察 CuCl 2、 Cu(NO 3)2溶液的颜色C.向 CuSO4 溶液中滴加适量的 NaOH 溶液,静置后观察溶液颜色D.加水稀释后观察溶液的颜色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