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5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渔父》最新同步教案7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80467065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必修5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渔父》最新同步教案7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必修5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渔父》最新同步教案7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必修5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渔父》最新同步教案7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必修5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渔父》最新同步教案7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必修5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渔父》最新同步教案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修5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渔父》最新同步教案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必修 V 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渔父最新同步教案鱼父教案 7导语:“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时的发问。如何解答好这个问题,真让世人为难。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孟子却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其实, 生与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与生的价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才是价值之根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渔父一文,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价值,去瞻仰一位伟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一、解题1、战国秦汉间人记叙屈原事迹的文字,选自楚辞。2、渔父

2、 f :渔翁,“父”同“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二、关于楚辞“楚辞” :兴起于战国时期, 以屈原为代表 (宋玉、 唐勒等) 创作的一种诗歌形式, 又称“楚辞体” 、“骚体”。楚辞:西汉刘向编辑的收录屈原等人诗歌的一本诗歌总集。楚辞的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语气词“兮”。三、作者简介屈原 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政治家。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出身为楚国贵族。初任左徒、三闾大夫 , 主张推行“美政”,改革政治。后遭旧贵族谗言攻击,被迫去官。楚顷襄王时,被放逐沅湘流域 , 终因理想无从实现,遂投汨罗江自杀。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

3、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后代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都从屈原和他的作品中吸取了营养。屈原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远游卜居。四、诵读课文1、标好字词读音枯槁 (g o)鼓枻( y)凝滞 (zh )淈(g ) 其泥皓(h o) 皓之白物之汶 (mn) 汶餔(b ) 其糟濯(zhu ) 吾足莞(wn) 尔而笑歠(chu

4、) 其醨 (l)2、划出文中名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宁赴湘流 , 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五、课文解读第 1 段重点字词:1、屈原既放2、行吟(于)泽畔。3、颜色憔悴4、形容枯槁5、何故至于斯6、举世7、是以见放既:“已经”,或“以后”省略句、状语后置句颜色:脸色(古今异义)形容:形体、容貌(古今异义)至于:到(古今异义)举:全,整个见:表被动第 1 段翻译屈原被放逐以后,在湘江一带徘徊, 在江边边走边吟唱,他脸色憔悴, 形体容貌枯瘦。渔翁看到屈原

5、问道: “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落到这地步?”屈原回答说: “全世界的人都肮脏惟独我干净,大家都醉了惟独我醒着,因此被放逐。”第 2 段重点字词:1、圣人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执著于 :被2、何故沉思高举:高举:行为高出于世俗。3、自令放为?自令 : (古今异义)令自,宾语前置,让自己、使自己。放 : 被放逐。 为:句末疑问语气助词。第 2 段翻译:渔翁劝他说: “圣人不拘泥于外物,并能够随着世道而变化。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浑浊,为什么不搅浑泥水推波助澜呢?大家都醉了,为什么不吃酒糟饮薄酒呢?为什么遇事深思,行为高出于世俗,以至使自己被放逐呢?”第 3 段重点字词:1、吾闻之之:音节助词2、新浴者

6、、新沐者新:刚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怎么以:用、让。身之察察:定语后置,皎洁的身体。第 3 段翻译:屈原回答说: “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埃,怎么能让干干净净的身子,去蒙受外物的玷污呢?我宁可投入那湘江水中,葬身于鱼腹之中。怎么能让洁白纯净的东西,蒙受世俗尘埃的玷污呢?”第 4 段重点字词1、渔父莞尔而笑:莞尔:微笑的样子。2、鼓枻而去:鼓:敲打(名词用作动词)去:离开3、可以濯我缨濯 : 洗第 4 段翻译:渔翁听了微笑起来,敲着他的船桨离开,一边走一边唱:“沧浪的水啊清又清,可以洗一洗啊我的头巾。 沧浪的水啊浊又浊啊,可以洗

7、一洗啊我的双脚。”他离开了, 不再与屈原说话。六、问题探讨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屈原是一个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他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 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2、作者在塑造屈原形象时,除了主要写他的语言,还写了他的行为、外貌,试从文中找出,并说明其作用。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暗写出屈原所处的黑暗环境,所遭受的困境挫折,为下文写屈原的守节不渝、清白终生张本、铺垫。3、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谁?他具有怎样的处世态度?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文章还渲染了渔父的形象。他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与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作业 1 、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 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个人的认识。2、设想某一天屈原与司马迁相遇, 将会发生怎样的情形,展开想象, 写一个短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