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六下《遗传与变异》教案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180465725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六下《遗传与变异》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六下《遗传与变异》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六下《遗传与变异》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六下《遗传与变异》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六下《遗传与变异》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六下《遗传与变异》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六下《遗传与变异》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 最新苏教版科学六下遗传与变异教案1、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目标1、探究过程和方法: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 , 并作合理解释;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知识与技能: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 , 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情感态度: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教学重难点重点:什么是遗传现象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位学生的全家福照片作成多媒体课件 , 动植物图

2、片 , 查找有关遗传的谚语学生准备:带只有父母的照片教学过程教学安排教学效果一、导入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 克隆出来的动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板书课题)2、我们先来看看书上P42, 大家帮这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3、学生讨论后回答1 / 74、 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你从哪知道的?(让学生找找这几位父母与孩子的相似特征)二、学习新课1、人类的遗传现象( 1)刚才我们已经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 , 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 2)你有没有被妈妈或者爸爸的同事说过很像你妈妈或者爸爸?( 3)我这里在课前请几位同学带来了他们的全家

3、福 , 我们就来找找他们的父母。( 4)不少同学也带来了父母的照片 , 那小组间混合一下 , 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2、动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 P43 图片 , 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2)小组讨论回答3、植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 P44 图片 , 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2)小组讨论回答4、总结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 , 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你还知道哪些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吗?例如:“种瓜得瓜 , 种豆得豆”三、遗传现象的推测1、观察图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 , 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2、小组讨论后汇报三、拓展作业(

4、1) 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 , 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 , 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回家问问父母 , 了解一下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2 / 7板书设计生物的遗传现象肤色、眼睛、脸形、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多或少的花纹、手指形状在相似的特征鼻子、嘴形2、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目标5、探究过程和方法: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 , 如颜色、形状等;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 , 并做出解释;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知识与技能: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 在生物界普遍存在;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情感态度: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

5、价值;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教学重难点重点:什么是变异现象难点: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作成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查找有关变异的谚语3 / 7教学过程教学安排教学效果一、导入1、如果说克隆技术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那是不是子代和父母都一模一样呢?2、你跟父母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再说说差别。3、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那这些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的变异现象。四、学习新课1、了解同学间的差异( 1)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 , 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比较 P45 页一张全

6、家福的子代与父代之间的不同。6、班级差异大调查( 1)选定几个特征作为调查项目 , 例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舌头能否卷曲”、“大拇指能否后翘”等。( 2)由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参与 , 解释清楚每个标准的定义。( 3)我们调查出来的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 如果有些差异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 , 那这种差异就会遗传下去。7、动植物间的变异现象( 1)观察 P46 图片 , 说说你的想法 , 为什么会这样?( 2)小组讨论回答8、总结你还知道哪些描述变异现象的谚语吗?例如:“一猪生九仔 , 连母是个样”等4 / 7五、变异现象的拓展1、出示三叶草的图片 , 说一说“幸运的四叶草”传说

7、有条件可以到校园中找找“幸运的四叶草”2、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我调查一下 , 有没有同学的父母都是带近视眼镜的?近视这个现象是变异吗?3、你来设计一种有关四叶草的纪念品板书设计生物的变异现象变异:亲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 , 这种现象称为变异。特征 1人数特征 2人数1有耳垂无耳垂2直 发卷 发3单眼皮双眼皮4舌头能卷舌头不能卷5大拇指能弯曲大拇指不能弯曲6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会查阅和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 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能引用资料编制科学小报。知识与技能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 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知道生活中

8、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供自己获得的资料 , 表达自己的想法 , 分享他人的智慧 , 体验合作的快乐;感受科技的神奇和美妙;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 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5 / 7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探索过程2、 难点:采用人工进行变异的好与坏教学准备:相关图片、材料 , 孟德尔的故事 , 袁隆平的故事 , 学生准备小报资料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效果分析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 , 导入新课1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后代长的既像父母 , 又稍有不同呢?我们一起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吧!(板书课题)二、了解孟

9、德尔的故事1你知道现在遗传学之父是谁吗?2学生讲故事。3你听了孟德尔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试着对实验结果作出你的解释4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全班讨论。5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又发现, 用孟德尔的研究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现象 , 究竟是什么现象呢?请一个同学继续讲故事。6你对这个现象有什么解释?7教师小结:孟德尔的研究理论只解释了生物间的遗传现象 , 并没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会产生变异的现象。三、了解袁隆平的故事1我们国家有一位水稻专家 , 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 , 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2谁知道袁隆平的故事?请同学给大家说说。3袁隆平在他的实验中求的是遗传还是变异?为什么说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的

10、难题?4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者阅读教材 49 页的资料这些食物跟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5学生回答6这些都是经过改良的品种, 你还了解哪些农作物的新品种?四、小课堂大辩论1讲解要求:本次的辩论会辩题是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 , 正方观点是合理 , 反方观点是不合理。辩论双方各 3 人, 准备时间是 5 分钟, 观点陈述为 1 分钟 , 自由辩论时间是 10 分钟 , 最后陈述时间为 1 分6 / 7教学内容效果分析钟。下面所有的学生都是评委, 要投票选出获胜方。有理不在声高, 要以理服人。2分组辩论赛3总结:这次的小课堂大辩论的获胜方是 * 方。在现实生活中 , 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五、编辑有关遗传与变异的小报1、要求:小组为单位 , 分工合理 , 时间为一星期 , 在全班评出最优秀奖给予表扬。并且利用墙报进行展示。板书设计: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本次辩论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教后记: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