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北师大版)

上传人:lsj5****2131 文档编号:180459487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北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对甲午中日战争有个较为全面利客观的了 解,包括黄海大战、邓世昌的主要事迹、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与影响等。并逐步领悟这场战争在教材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的深人分析,培养他们运用史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2.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投影,录像等),加强教学的直烈性和感染力;并 以诗歌贯穿教学的始终。 采用讲述法与启发式、讨论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多角度探讨问题,有效地开展师生双边恬动。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

2、他们的历史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日本的侵略、没落的封建制度和国力的衰弱是中国牛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根本原因: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重点和难点重点:邓世吕的主要事迹: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难点: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导入新课 诗人闻一多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这首诗可制成投影片或幻灯片,效果更好些)。 这里的“夏日”象征着哪个国家,丰饶的台湾又是怎

3、样桩它割占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就要追溯到近代史上又一次交锋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新课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板书)1.战争起因(板书) 自19世纪中期起,中国与口本同样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口本很快就明白了国力是说话的资本,开始了鼎新自强的改革。同样受西方的冲击,国与日本的反应却大相径庭。很长时间里,中国为“天朝”观;念所羁,根本不屑于了解外部世界,在落后的同时也成为了更多国家侵略的对象。其中也包括了日本。 改革后的日本有着强烈的扩张要求,它的野心是“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到了19世纪90年代,它的政治、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但就地理位置而言,日本面临怎样

4、的状况?(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欲达成统治天下的目标,首先要吞并周边,征服中国,而跳板就是朝鲜。 日本以帮助平息“内乱”为名,悍然出兵朝鲜,并占领了朝鲜国都汉城。随后袭击同样帮助平息“内乱”的清军,拉开丁中口战争的序幕。这场战争发生在哪一年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战争的爆发是日本“蓄谋已久”和“精心策划”的。2.战争经过(板书) 中日这场战争一共打了8个月,比较重要的战役课本中涉及了哪几次?a黄诲人战(板书) 9月17日,战火迅速蔓延到了鸭绿江口,中日两国的王牌之师一北洋舰队和联合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附近狭路相逢,双 (注: 这

5、一内容以教师介绍为主,但不易介绍过深过繁,注意时间的合理安排 近几年出现了一种观点;认为过场战争的爆发是偶然的,为日奉帝国主义斤脱。应该让学生明确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相关郝分,得出答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几决战投时,重在黄海大战;日占辽东半岛和威海卫战役墒单介绍即可)方展开丁激战。 请同学们观看相关录像,并注意掌握:英勇牺牲的致远号管带是准?(学生回答后,教师再请曾去过刘公岛旅游的同学 介绍所见所闻,辅助同学们更好地感悟邓世昌这一人物) 平心而沦,黄海大战没有真正的胜利者。照理说,中国疆土辽阔,资源丰饶,北洋水师作战也非常勇敢,但却最终没有取胜,而且退守威海卫基地,自此放弃了争

6、夺制海权的斗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请同学们讨论归纳。 在清政府的妥协纵容之下,日军更加无所顾忌,海陆两军很快又占领厂辽东半岛。b.日占辽东半岛 日本在旅顺还进行厂疯狂的大屠杀。这一令人发指的行为,就连它的盟友美国也不得不指责“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今脱文明之假面露野蛮之本体矣”。 口军侵入中国本土以来,大清官兵或者不战而逃,或者稍作抵抗即行逃遁,结果不断激起闩军继续进攻的野心,又把目标扩大到厂山东半岛,北洋舰队的基地威诲卫就成了其进攻的又一个新目标。c威海卫战役(板书) 这一战役的结果如何?(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指出)这不仅意味着清朝在中日战争中败局已定;而且也代表着中国

7、第一支近代海军的夭折,洋务运动也画上了句号,它用一个沉痛的代价告诉人们:在饱受列强欺凌的清朝末世,近代化是何等的举步维艰! 诗人闻一多在威海卫诗中深情地呼唤: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快救我回来 呀,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而满清大员们最关心的不是加强战备,而是“国威”与“颜 面”刚忙完六1大寿的慈禧太后急忙命人赴日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又一 个不平等条约,名称是?3.战争结果签订马关条约(板书)a.马关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签订于哪一年?签约双方的代表是谁有哪些内容? 对于这一条约,部分日本人持这样的观点:其实这只是中 国签订的众多条约中比较普通的一个,它远不及

8、南京条约签 播放录像黄海大战或下午风云的相关片断。让录像与课本阅读提示相呼应,感受邓世昌的殷殷爱国情 可能出现的答囊:日本采用突教的手段;北洋水师武器的落后;部分将领的)临阵逃脱;清政府的腐朽 有关旅顺大屠杀的材料很多这别材料更具有代表隆和说服力。 学生阅读相关段落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然后请一位同学阅读条约内容并把内容概括为八个宇:制地、赔款、设厂、开埠。订的早,所以不必要大惊小怪。请你对这种观点加以驳斥。 最终得出结论: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对这一观点的驳斥有利于学生时条约影响的理解。可以结合地图。)(延伸:尝到侵略战争甜头的日本,围该条约的签订而迅速走向军国主义,

9、最后成为远东地区的战争策源地。) 马关条约的签订也加剧了列强为争夺中国而发生的矛盾他们不能容忍日本的胃口过大以影响到自身的利益。b.三国干涉还辽: ( 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的抗争属小宇部分。引导学生简单了解即可。) 列强以此为借口和炫耀的资本,对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瓜分狂潮。 严重的民族危机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此时人们的心情,后来闻一多先生曾感慨:“我来了,我喊声,进着血泪,这不足我的中华,不对,不对!”尤其是被迫离开祖国的台湾人民,他们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c台湾人民的抗争: 小结 甲午中日战争是巾华民族历史上又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但又恰恰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人们纷纷以自己的方式来挽救自己的,中华,危机同时又是转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