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

上传人:lsj5****2131 文档编号:180459369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习目标:1掌握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和内流河、外流河的分布。2学会分析我国内流河、外流河的水文特征。3知道我国主要淡水湖、咸水湖、京杭大运河的名称及分布。重点与难点:分析我国内流河、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自主合作探究一、 河流概况【自主学习】 1、内流区和外流区(1)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其所在区域称_。我国的河流主要流入 洋,如 、 、 、 、 、 等;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 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河。(2)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其所在区域称_。 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3) 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 - - - 东端一线、西段与 mm等降水量线接近所以,我国大部分河流分布在

2、 区。2、水文特征(1)河流水文特征从 、 、 、 等方面来分析。(2)我国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原因:受 影响,夏季风盛行时,降水量 ,水量 ,水位 ,形成 期, 结冰期。冬季风盛行时,降水量 ,水量 ,水位 ,形成 期, 地区有结冰期。【合作探究】 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地区河流流量水位含沙量有无结冰期东北黑龙江、松花江水量 (流经湿润半湿润区)汛期 ( 汛、 汛) (森林茂密) (纬度高,位于寒温带、中温带)秦岭淮河以北辽河、海河、黄河水量 (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汛期 (雨季短) (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位于暖温带)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珠江水量 (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地区)汛

3、期 (雨季长) (流域内植被好) (位于亚热带,冬季均温_C以上)(3)内流河的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 ,沿途多经过沙漠、戈壁。 水源补给: 和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水量季节变化 : 季为丰水期,其他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流程: 我国最大内流河是 河, 月为其汛期,其主要补给水源来自_山和_山。二、湖泊概况【自主学习】1.分类:(按湖泊所在流域特点)内流湖内流区基本上是 水湖外流湖外流区基本上是 水湖2.分布: 湖区: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区,占我国湖泊面积的一半。 湖是我国最大湖泊和最大内陆湖, 湖是最高的湖泊。东部平原湖区:主要分布在 平原、 下游和 省的南部,是我国 水湖最集中的地区。 湖是我

4、国最大的淡水湖。三、京杭运河【自主学习】1. 京杭运河全长1800千米,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有 。 2. 京杭运河沟通的水系自北向南有: 。 3.作用:历史上沟通南北;现在苏浙境内仍是重要的运输线。自我检测 1.判断:季风区内的河流都是外流河 ( )非季风区内的河流都是内流河( )2.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是流向国外的河流就是外流河 B我国外流河分为两大水系,即太平洋水系和印度洋水系 C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都是内流河 D怒江、雅鲁藏布江均流向国外,最后注入印度洋 3黑龙江和松花江水量丰富而含沙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温低、降水多 B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C气候湿润、森林茂密 D

5、大陆性气候强4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C全国大多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夏季高温的影响5.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咸水湖分别是()A.洞庭湖、青海湖B洪泽湖、鄱阳湖 C. 洞庭湖、鄱阳湖D鄱阳湖、青海湖6关于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和黄河的含沙量均大、汛期均长 B珠江比黄河流程短,但汛期却长C海河的水含沙量大、汛期长、冬季结冰 D东北的辽河,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7右图湖泊示意图所属的湖泊类型是 ( )内流湖 外流湖 淡水湖 咸水湖 A B C D8我国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区是 ( )A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C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