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学区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lsj5****2131 文档编号:180459358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学区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学区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学区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学区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学区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学区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概括周恩来在建国初的外交成就。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阅读、自学、知识概括和归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究精神、表达能力;通过激励引导,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和中国的现实,培养知识迁移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新中国外交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通过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关系的重要价值

2、。 三、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出示材料:一幅反映旧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条约的画面。西方列强趾高气昂,清朝官员俯首称臣。图片展示了旧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样的?(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出示开国大典时,毛泽东同志的讲话(“本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引出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呢?其形象有没有根本的转变?又取了哪些外交成就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二)明确教学目标1、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 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

3、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 4、概括周恩来在建国初的外交成就。(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出示图片(开国大典),设问: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新中国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关键词:独立、自主、和平)2、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的外交形象彻底转变,开始以独立自主的全新形象面对世界。3、然而当我们环顾世界,准备大有一番作为的时候,却发现我们面临的外交形势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峻。分析建国初的外交形势:指出二战之后所形成的美苏两大阵营冷战的国际背景及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态度、孤立政策和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的情况(地图:美苏对峙)。设问:面对着当时对中国十

4、分不利的国际形势,中国领导人是怎样做的呢?(积极主动、走向世界、广交朋友) 4、成就:一、中苏建交、毛泽东访苏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图片:毛泽东与斯大林的合影)。二、建国后的第一年与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材料:17国国名)。指出这是新中国积极主动的开展外交活动的成果。 5、处理基础知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时间1953年,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的时候 提出者周恩来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首次确认1954,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影响被多数国家认同,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6、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五个原则相

5、互联系,以“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为出发点,引申出各项原则;又以“和平共处”原则作为总目标,以其他原则为保障。作为一个整体,五项原则又全面概括了国家间关系及交往的基本原则。) (2)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核心理念:尊重、平等、和平;指出:这些理念代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心声,在那个充满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时代里,以尊重、平等、和平为核心理念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犹如一股春风,温暖了世界各国的心灵,因此能够赢得各国的支持和认同。)7、强化记忆挑战自我:1分钟背会五项原则的内容。(提示:背修改后的提法)亚非万隆会议1、过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但在

6、具体的外交实践的过程中,面对着国与国之间客观存在着的巨大差异,如何才能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落到实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周恩来在随后的万隆会议上,是如何创造性地处理这个问题的。2、处理基础知识:万隆会议概况时间1955年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参与国家众多亚非的独立国家会议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主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3、问题探究:小组讨论完成 (1)万隆会议上出现了怎样的变化?(一些国家在美国的挑拨下,把矛头对准中国,企图破坏会议,改变会议议程) (2)周恩来是如何应对的?(周恩来从容镇定、因势利导,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

7、功。)4、出示材料: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感受其宽容大度和善于把握时机灵活应变的外交智慧。(材料: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分析“同”和“异”分别指什么。“同”是指遭遇相同:都曾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的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强调这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是我们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基础,是我们这次会议应该重点关注的地方。“异”是指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强调这些不同之处的客观存在的,它并不妨碍我们亚非国家间的团结合作。指出周恩来的应对方式和四、课堂小结1、以板书为提纲,回顾知识,梳理线索,指出

8、重点。2、指出建国初期所有的外交成就都与中国外长周恩来的外交努力和外交智慧是分不开的。概括建国初年周恩来的外交成就: (1)195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954,访问印、缅,首次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写入外交公报; (3)1954,首次以五大国身份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4)1955,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3、情感熏陶:再次回顾周恩来光辉灿烂的一生,突出周恩来崇高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 滚动播放周恩来的图片,并深情讲述:周恩来不仅是中国最杰出的外交家,还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共和国的首任总理。还记得吗?在他还在念书的时候,就喊出了要“为中华之崛起

9、而读书”的豪迈宣言,面对着灾难深重的国家,小小年纪的他,早已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了一起。当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时,他率领着天津的青年学生,高呼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走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最前线。当他只身前往法国巴黎,去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终其一生,他未曾怀疑过自己的信仰。当反动派悬赏10万大洋要取他项上人头的时候,他未曾有过哪怕一丝一毫的惧怕,坚定的眼神告诉我们,什么才是革命家的勇气。当他成为共和国的首任总理兼外交部长时,他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以平均每天16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为

10、人民服务”。在他离开我们的时候,他已经为这个国家和他的人民奉献出了全部的心血和智慧,以至于他的体重只剩下了微不足道的35公斤。即便如此,他还要求把他的骨灰全部洒在祖国的土地上,就这样,他把他的一切都回报给了他深爱着的祖国。中国人口那么多,却没有一个是周恩来的后代;中国银行的存款无以计数,却没有一分钱是属于周恩来的。他光辉的一生不但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所以当他在1976年逝世的时候,联合国破例为他降了半旗以示哀悼!这就是周恩来 杰出的外交家、敬爱的总理、一个真正的伟人! 五、课堂练习、布置作业。六、板书设计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外交政策) 建国初的 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走向世界(与17国建交)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外交成就 三、以和平共处的原则赢得世界(1953,周恩来) 为国内的建设创造良 四、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1955,万隆会议) 好的外部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