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课稿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80459240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课稿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二战以来最重大的国际事件 ,它标志着支配了国际关系长达40 多年的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结束,使世界加速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本节教材也就成为整本书承上启下的重要的一环。而且,苏东剧变又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许多的借鉴和历史教训。如果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整节课将是一节可以体现学习历史的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之真谛 ,可以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目标结合得比较圆满。但是 ,本节教材的特点是阐述历史事件的线索性不强,对苏东剧变的因果的逻辑

2、性阐述教为欠缺。学生阅读时候感觉生涩难懂,并无法获得对事件的定性性概念。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把握历史纵向发展的知识体系,用精辟准确的语言给予学生精确的历史概念,就非常考验教授者教材处理的工夫。(二)教学目标和要求一、基础知识目标东 欧 剧 变 ( 时 间 、 实 质 、 三 个 阶 段 、 主 要 原 因 )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八 一九事件 、 独联体 的成立、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二、思想教育目标1、 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过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上述事实虽然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 ,但是并不是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而且要对西方 和平演变 保持高度警惕。2、 比较、归纳东欧剧变

3、和苏联解体的共同特点,使学生认识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实践意义。三、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2.通过比较改革开放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不同点, 培养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苏联的解体教学难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二、说教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苏东剧变的发生在1989 年前后 ,学生对其处于一种知道但是不了解的模糊状态,又具有一定的分析和综合能力。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为了使学生认识更深刻、更全面,根据教材特点 , 我将融合目标教学的一般模式,

4、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1)采用快乐教育法,在导入新课过程中,就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情感和思想的交互, 要求学生的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针对本节史实性强的特点,运用多媒体 ,创设真实历史场景,增强其时空感和直观性,将历史过程的讲述浓缩于历史瞬间,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让授课高效而有趣。( 3)用讨论法 ,澄清认识盲点。为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施展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苏东剧变的 热点 问题引入课堂讨论 ,让学生尝试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在自我说服和自我教育中培养中创新思维。( 4)用

5、设疑法 ,连贯结构体系。苏东剧变是承上启下的大事,但是教材的特点却是缺少连贯性的阐述 ,给学生一种割断历史的感觉。善于设计问题,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兴1 / 3趣 , 而且还可以增强知识结构体系的连贯性,让整个课堂教学结构完整、有机统一。三、说学法指导学生学习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学法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学而得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给学生恰当的学法指导,使教学活动轻松而高效。针对本课特点,我认为应当采取观察思考法、指导阅读法、讨论法、比较法、练习巩固法等多种学习方法。在教学中 , 实 现 教 法 和 学 法 的 有 机 结 合 和 高 度 统 一 。1、观察思考法。本课

6、创设了一些图片和再现一些真实的历史片段 ,学生可通过仔细观察 ,思考 教 师 提 出 的 问 题 , 与 课 本 知 识 联 系 , 从 而 达 到 学 习 的 目 的 , 完 成 知 识 的 迁 移 。2、阅读法。本课教学设计的特点之一是对教材的大胆处理和调整,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仔细阅读 ,有初步的感悟;加上学习历史就要学会论从史出,本节课史料较多,帮助学生掌握 处 理 历 史 材 料 的 方 法 ,也 必 须 从 阅 读 开 始 。3、比较总结法。学生通过对苏东剧变的分析、比较,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有助于培养分析和总结的思维能力与习惯。4、练习巩固法。通过讨论、习题来巩固知识,实现知识

7、延伸。四、说教学程序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设计要点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在屏幕上显示世界地图,请学生用动画效果的红颜色表示二战后建立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主要国家在世界的位置。在演示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有关历史 ,设问:到了1989 年 ,东欧让世人瞠目结舌,甚至将1989 年叫做 东欧年 。那么 ,东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使学生直观了解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简短历史 ,形成正确的时空观。设 问 可 以 勾 起 学 生 的 好 奇 心 , 牵 开 苏 东 剧 变 的 主 线 索 , 并 实 现 自 然 导 入 新 课 。讲授新课 1、播放 东欧剧变和德国统一 的历史片段 ,要求学生边观看

8、边思考: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出: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2、请学生阅读课本东欧剧变的内容,结合历史片段,概括出东欧剧变的三个阶段。教师在学生基础上给予精确的概括和点拨。3、教师设疑:1989 年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 政治地震 。这种 多米诺 骨牌效应让局势扑朔迷离。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原因?还是环环相扣?然后播放攻占柏林 历史片段 ,要求学生思考东欧剧变的历史原因。投影材料分析1,教师在讲授东欧剧变的原因中理清该题的解题思路。4、教师过渡:苏联曾经是社会主义的 老大哥 ,东欧一直是苏联的前沿,东欧发生剧变的时候 ,苏联又在发

9、生什么呢? 5、播放 苏联解体 -克里姆林宫易旗 历史瞬间。 6、教师用启发式教学法,用屏幕的动态效果将苏联解体的要素(时间、地点、过程、原因)有机结合,形成形成环环相扣的事件体系。苏联解体(1991 ) 1 、 戈尔巴乔夫改革(一)1985 年 -经济改革(失败)(二) 1989 年 -政治改革指导思想: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步骤:1991 年 ,实行多党制 1991 年,苏维埃主权联盟 八一九 事件 2、 苏联解体标志:阿拉木图宣言 3、 原因:历史原因 -苏联体制弊端内部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外部原因 -和平演变 6、屏幕展示 独联体地图 。 1、 5、创设真实历史情景 , 刺激学生

10、的多种感观,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利用原始材料和课文材料,得出结论 ,主动回答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文献资料的能力 ,养成论从史出的习惯。精确的点拨便于学生记忆。3、讲练结合既可突破重点 ,又可实现知识转移。 4、过渡自然不但可以实现教学重点的转移,而且让学生感受事件的连贯性,消除教材零落、割断历史之缺陷。6、苏联解体是本节的重难点,又是最能与改革开放实际联系的一段 ,但是教材只是将苏联解体的各要素罗列一起,学生读来 但生涩难懂 ,无法触摸期间因果关系 ,极考教师的教材处理工夫。因此把它分为三个层,由浅入深 ,层层导

11、入 ,步步深入 ,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事件是环环相扣的,锻炼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分析 、 比 较 、 归 纳 、 概 括 、 综 合 等 方 面 的 能 力 。 2 、 形 成 正 确 的 时 空 观 。巩固总结 屏幕显示本节知识结构 ,教师概述本节内容 ,对本节所学内容加以巩固。 历史原因内部原因 苏东剧变 两极格局结束 多极化趋势 外部原因 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历史网络2 / 3认知结构,强化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练习反馈 练习题: 1、 对东欧各国政权更迭表述不正确的是A 、 1989 年东欧各国都发生激烈动荡 B、 1989 年波兰团结工会上台 C、1989 年民

12、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D、 1989 年罗马尼亚通过武装冲突 ,实现政变2、 导致东欧剧变的决定性因素是A 、西方 和平演变 战略 B 、东欧经济危机诱发的政治危机C、苏联的历史和现实影响D、东欧各国改革成效不大3、苏联 八一九 事件的直接导火线是 A 、戈尔巴乔夫的 新思维 导致局势混乱B、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署问题C、苏共中央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D、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 4、 表明苏联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是A 、 八一九 事件结束 ,叶利钦等掌握国家大权 B、各加盟共和国分离势力增长C、戈尔巴乔夫声明他 完全控制局势D、戈尔巴乔夫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5、 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是A 、 1991 年 8 月 25 日苏共中央解散 B、 1991 年 11 月 5 日叶利钦下令停止苏共活动C、 1991 年 12 月俄罗斯等三国宣布成立独联体 D 、 1991 年 12 月俄罗斯等 11 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6、 苏联正式宣布停止存在是 A 、阿拉木图宣言B、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