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致蒋经国先生的信教案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180458817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致蒋经国先生的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致蒋经国先生的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致蒋经国先生的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致蒋经国先生的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致蒋经国先生的信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致蒋经国先生的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致蒋经国先生的信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13.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知识储备】1字词积累咫尺:比喻距离很近。幼时同袍:形容当年很亲密。政躬违和:文中指蒋经国患病。政躬,对对方身体的尊称。违和,不平和,即生病。珍摄:保重身体。同捐前嫌:共同抛弃过去的嫌怨。诠察:明察真理。诠,事理,真理。悖谬:荒谬,不合道理。难辞其咎:难以推卸责任。咎,罪过。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令,美好。经纬万端:指形势错综复杂。苟同:随便地同意。毋庸赘言:无须说多余的话。旨哉斯言:这话说得对呀。旨哉,赞美之词。斯言,这番话。时不我与:时间不等待我。指要抓紧时间。未雨绸缪:原指趁着天还没下雨,预先修理房屋门窗。

2、后比喻事先做好准备。束装就道:整装上路。2作家作品关于作者廖承志( 1908 1983),归善鸭仔埗乡窑前村(今惠阳市陈江镇幸福村人),1908 年 9月 25 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通晓 5 种外语,擅长书画、诗词、戏剧。在孙中山、宋庆龄和他的父母廖仲恺、何香凝的教育、影响下,积极投身于大革命运动,1925 年加入国民党。 1927 年赴日本,留学于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 1928 年回国后加入共产党。1928 年至 1932 年,在荷兰、比利时、德国汉堡等地组织领导海员运动。1933 年在被捕,经何香凝、宋庆龄等人营救获释。1934 年

3、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因反对张国焘“左”倾路线,遭张国焘拘捕,带着手拷参加了长征。1936年冬到达陕北后,在红色通讯社(新华社前身)负责外电编译,1937 年 3 月,任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参与筹备、出版中共中央政治理论刊物解放周刊。1938 年初至 1942 年初,在香港设立八路军办事处,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2 年在韶关被捕,先后被关押在江1 / 7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西马家洲集中营、重庆渣滓洞等地,1945 年 6 月被选为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1946 年 1 月获释后,历任中共南方局委员、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长、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华社社长等职。新成立后

4、,廖承志长期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祖国的统一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半个世纪以来,他在反对侵略势力、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谊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著名的国际和平战士。在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中日两国友好关系,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方面,他所作出的特殊贡献尤其具有重大影响。他历任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中苏友好协会理事、副会长,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人民外交协会理事,政务院(国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团中央书记处书记,青年艺术剧院院长,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委员会常务委员,人民保卫儿童

5、委员会副主席,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常务委员,亚洲团结委员会副主席,人民支援埃及反抗侵略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亚非团结委员会主席,华侨大学校长,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长,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外交部顾问,外国语学院院长,外交部党组副书记,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全国侨联名誉主席,中日民间人士会议中方委员会主任,宋庆龄基金会顾问。第七、八、十、十一、十二届中共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一、四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六届人大主席团成员并获国家副主席提名,第一届政协委员、常委等职。1983 年 6 月 10 日

6、在逝世。3背景链接有文献记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领土。解放后,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一定要解放台湾”,1979 年 1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此后邓小平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原则。三年后廖承志给蒋经国写了这封书信,劝说他为祖国和平统一做出贡献。【文本解读】一、谋篇立意本文围绕和平统一祖国,解劝蒋经国为此做出贡献为中心进行阐述。首先开门见山提出信旨,接着从不同角度,采用说理与反驳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劝说。感情强烈,推心置腹。论证灵活、逻辑严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不失为一篇好文章。二、文章脉络文章因为是书信体,可分为前言、正文和结尾三部分。前言( 1、 2),称

7、呼和问候语。由于作者与蒋经国虽说世交,然“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长年未通音问”,所以先叙旧,再议别离,后问安。2 / 7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正文( 3 7),为促进祖国早日统一,作者从不同角度劝说蒋经国为和谈做出贡献。(分析问题)正文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 3 ),首先提出总论点,“贵我两党举行谈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提出问题)第二层( 4 6),从几个不同角度论述中心。一、从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入手,论述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性,批驳所谓的“罪人”之说。二、分析历史上国共两度合 作的事实,说明国共两党三次合作的可能性,批驳所谓“投降”“屈事”“吃亏”“上当”

8、之说。三、从蒋经国个人“忠孝两全”心愿论述“统一大业”于公于私的利害关系。第三部分( 7),警告蒋经国祖国统一“时不我与”,应“未雨绸缪”。(解决问题)三、写作方法1、说理与驳论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如:信旨“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首先树立正面观点,从国内、国际角度,通过鲜明的事实来劝说,又用“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的道理,再次正面劝说,最后用引用所谓“罪人”之说反驳对方。本文运用说理与驳论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实质就是先阐述正面观点,再批判错误的思想行为,即先说后驳。这样既可以把正确的观点阐述得更加深透,又可以加强议论的针对性,使文章更有说服力。运用先说后驳的表达方法,只要把正面的观

9、点阐述的较为清楚,错误的观点或行为只要点出其要害就可以了。2、文章中有明显的先说理后反驳的表达方式。如:本文第二点劝说,国共“三次合作,大责难谢”就是通过两次合作的有利因素和三次合作的必然,进行说理,然后从所谓“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之说进行反驳。从内容上说,上段第一点的劝说,已从国家、民族利益角度说明,本段又从国民党的兴亡利益来阐明信旨。这种一方面申明大义,晓之以理。另一方面反驳错误言论,做到了批评中肯,说理透彻,语气委婉,鼓励热情,措辞适当,既坚持了原则,又有利于对方接受。我们在生活与学习中,如遇到此类需解劝的事情,在写信中注意学习这种方法。四、问题探究1、在致蒋经国先生信正

10、文中,作者从三个不同角度劝说蒋经国举行和谈。3 / 7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共竟祖国统一大业”三段结尾依次是“慎思再思三思”从语气感情线索上考虑是加重了思想感情,而在结构内容上起不起作用?有成语“三思而后行”。语出论语公冶长,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意思是:季文子每次办事都是考虑再三然后才行动。孔子听到后,便说:“只要思考两次也就可以了。”这个成语到现在引申为:无论做什么事情,要反复考虑,然后才去做。联系在本文的作用:在和谈这件事上敬告对方要反复思考,然后再去行动。作者能够力劝对方的材料很多,只是不能一一列举出来,由于书信体的“开门见山”、“长话短

11、说”,作者只能用最典型的三方面事例来表明自己的思想态度,达到劝说目的即可。2、句段理解:中心句:“贵我两党举行谈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这是本课中心句。作者围绕着共同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共同抛弃过去的嫌怨,劝说蒋经国先生为这一伟大事业作出贡献。它是从三个方面阐明的:“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国共“三次合作,大责难谢”。“实践于统一大业”,“可谓忠孝两全”。这三个方面,从国家、民族利益,国民党的存亡前途以及蒋家的个人名利考虑来劝说。劝说过程条理性 强,结构严密,有力突出了中心。重点句:“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这是劝说中的第一点。作者在本自然段列举不同侧面的国 际国内事实,从维

12、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劝说对方立下这历史功业。这里采用了演绎推理,对表现中心有很强的说服力。总结句:“试为贵党计,如能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则两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这是总结句,用来总括国共“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这一责任。国共历史上已经有两次合作了,如果能依时顺势三次合作通过和谈达成国家统一,才能实现两党共存,振兴中华的目的。言外之意是敬告蒋经国,国家统一迟早会到来,当然也不排除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这个句子在这里起归纳总结作用,使中心表达得更为明确。过渡句:“孙先生手创之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从第一个方面自

13、然段过渡到自然段。这个句子没有承上的作用,只有引出下文。作者用叙述历史事实,引出对国共合作的议论,过渡自然,清楚明白。【练习解答】一、 1这封信意在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贡献。首先从民族利益角度进行劝说;其次从历史责任的角度进行劝说;再次,从蒋经国的个人抱负角度进行劝说。此外,蒋4 / 7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经国曾切望蒋介石的灵柩能运回浙江奉化老家,“与先人同在”。信中指出若祖国统一,则其个人孝心亦可成为现实。2信 中针对蒋经国所声言的“三不”,即“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作了全面驳斥。还分别反驳了蒋经国所说的若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则是“罪人”、“投降”、“屈事”、

14、“吃亏”、“上当”,要“以三民主义统一”等错误言论。二、课文中用“愿弟慎思”望弟再思”尚望三思”三句话,使表述的内容层层深入,由国家民族利益而至个人抱负前途,表现出作者为对方设想周到,关怀备至。此三句话作为三段文字的结束语,层次清楚,结构严谨。剖析:俗话说“三思而后行”,一方面这三句话表现了作者对蒋经国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作为贡献的殷切希望;另一方面,文章没有这三句话内容照样是完整的,但表达效果上就不太一样,所以本题设计意在让我们体会这三句话在内容上结构上的作用。三、本文是一封用文言写的信,内容微言大义,语短情长,而且全文气质凝重,文采斐然,句式长短相宜,词语顿挫有节,音调高低抑扬,余韵久远,其味无穷。1局促东隅,终非久计。含义:居于东南角狭隘之地,总不是长久之计。2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含义:如若犹豫不决,或者推托到将来,不仅徒然增添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