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册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lsj5****2131 文档编号:180452212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九年级上册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九年级上册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九年级上册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说出本文的论证方式,辨析论证方法,提高阅读议论文的能力。5、学习设问修辞并能结合例子说出其作用。6、不拘泥于固有模式,学会进行创造性思维,富有创新的精神。 评价设计:1、通过默写、口述完成学习目标一。(目标达成率95%)2、通过默读、辨析完成学习目标二(目标达成率98%)3、通过思考、讨论、合作、交流、辨析完成目标三、四。(90%)4、通过交流、评价、领悟的方式完成目标五。(90%)学习重点:1、默读课文,准确找出本文的论点。2、浏览课文,善于寻找问题答案,口述文章主要内容。3、说出本文的论证方式,辨析论证方法,提高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学习难点:不拘泥于固有模式,学会进行创造性思维,富有创新

2、的精神。学习方法:通过默读、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说出作者观点及论述思路,学会创造性思维。学习过程:一、导入。头脑转转转。请同学们计算下面两道题。 1(月) + 2(月) =1季度 ? 8小时 +16小时 =1天? 还可以举例。如3天+4天=1周等。回忆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可以说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罗迦 费 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二、预习检测。1、默写词语,并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锲而不舍 汲取 不言而喻 持之以恒 轻而易举2、口述汲取、孜孜不倦、根

3、深蒂固、不言而喻、轻而易举、锲而不舍这些词的意思。 汲(j)取:吸取。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根深蒂(d)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孜孜(zz)不倦:勤勉的样子。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锲(qi)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3、议论文知识点。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和论据 论点: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和主张。 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论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4、对比论证、比喻论证。(通过默写、口述完成学习目标一。)三、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思考问题:1、文章开头提出几何问题的目的是什么?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3、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通过默读、辨析完成学习目标二)四、问题探讨。浏览课文,分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1、为什么“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2、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要的要素呢?3、“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4、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解决。1、见课本。2、A有渊博的知识;B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C有持

5、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不断地尝试)。补充:这三个要素在5、6两段中就已呈现,那么是否能删去7、8两节呢?为什么?约翰古登贝尔克将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创造了印刷机和排版术。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受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这两个事例有力地证明了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3、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4、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要做到三点:一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二是“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三是“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

6、舍地把它发展下去。”(通过思考、讨论、合作、交流、辨析完成目标三、四。)五、拓展延伸。1、思维游戏: 玩24点扑克牌的游戏:用5、6、3、3、四 张牌通过加减乘除的运算得出24这个结果, 每张牌只能用一次。2、观看图片,谈谈你的收获。 (通过交流、评价、领悟的方式完成目标六。)3、了解名人 。 贝多芬,他幼年早慧,在年轻时就确立了作曲家的地位。也许是命运的捉弄,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他却失聪了。但是,在这之后的八年中,他依旧继续着音乐家的生命,大大发展和改变了古典音乐 。他是德国最伟大的乐曲家之一,创作了如:英雄、命运、田园等交响曲,月光、热情、黎明等钢琴奏鸣曲。爱因斯坦,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革

7、命的旗手。他从小脑中就充满许多奇思妙想,例如4岁时就奇怪为什么罗盘针总是转向南方?它周围有什么东西推动它?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领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论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也作出重大贡献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诗人。他重要的喜剧作品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莎士比亚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在过去的几千年人类历史中,最独领风骚者为成吉思汗,而最具才华者是

8、莎士比亚。”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有一句名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中国戏剧家曹禺曾赞叹:“莎士比亚是一位使人类永久又惊又喜的巨人!六、问题辨析。1、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等这些伟人才具有的,作者是这样认为的吗?2、912段,圈划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富有创造力的人 缺乏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自信) (不自信)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 进行自我压制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任何人都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3、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所有的设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文章开篇:四种图形的选择,如“你是怎么回答的呢?要是你选择的是”“那么,又怎样呢?

9、这是唯一”。第段段尾:“那么,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第段:“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有哪些呢?”。补充: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它的作用有: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上面三例均有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后两例的承接、过渡作用。 (通过思考、讨论、合作、交流、辨析完成目标三、五。)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生活中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解决问题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我们要坚持不懈留心生活、发现生活、思考生活、认识生活,这样我们就会捕捉到

10、生活中最美好的瞬间。八、评价样题:1、下面的语段,以“魅力”开头另写一个语段。风度是大雨中为人撑开的小伞,风度是骄阳下替人遮阴的大树;风度是诸葛亮空城上坦然的琴声,风度是周总理外交中从容的回复;风度是指挥家飘逸的手势,风度是思想者睿智的头颅;风度是司仪得体的举止,是模特优美的款步;风度是卓别林的帽子,是王羲之的行书 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辩证看压力 邵景均人生在世,大都喜欢活得自由自在,恐怕极少有人愿意为他人所逼、受环境所迫。但是,外界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来说不受人的主观意愿支配,具有某种必然性4、说出本文的论证方式,辨析论证方法,提高阅读议论文的能力。从历史上看,生存压力带给人类发展

11、进步。在恶劣环境下,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在病痛之下,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在饥饿之下,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可见,外在压力迫使人类学会了盖房子、煮食物、种粮食。人类社会能有今天这样发达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克服外来压力的奋斗过程相关。对于做学问来说,压力之下能产生出重大成就。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有很多。史载:“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曹植的七步诗,更是在以死相逼的巨大压力下产生的。曹植富于才学,受其父曹操赏识,然而却遭其兄曹丕忌恨。曹丕称帝后,一日召曹植,命他于七步之内成一诗,否则处死。曹植于悲愤之下,写成

12、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面对生死而成就的诗,不但保住了曹植的性命,也为中国文坛留下一篇千古佳作。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4、说出本文的论证方式,辨析论证方法,提高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同样面对苦难和不幸,有的奋力抗争,成了强者、智者、英雄;有的则被压垮,成了乞丐、懦夫、失败者。4、说出本文的论证方式,辨析论证方法,提高阅读议论文的能力。1、.通读全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3分)2、细读第段,请找出本段的分论点。(2分)3、文章第段划线的句子起什么作用?(2分)4、第段划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3分)5、谈谈你对第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3分)(通过习题检测完成目标四、六)教与学的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