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材料之五实施“旅游立省”战略 做大做强我省旅游产业三年行动纲要(征求意见稿)河南省旅游局二 OO 九年五月- 2 -实施“旅游立省”战略 做大做强我省旅游产业三年行动纲要(征求意见稿)为了强力推进省委、省政府“旅游立省” 发 展战略,加快我省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步伐,特制订 2009-2011 年旅游产业发展行动纲要一、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扎实推进国内旅游,超常规发展入境旅游;着力创建文化旅游共生体和产业联合体;创新发展旅游新业态,积极开发旅游新产品;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化水平,把河南打造成中国乃至全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二)分目标1、经济目标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到 2011 年,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突破 3 亿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 180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2750 亿元,相当于全省 GDP 的比重达到11%以上通过旅游带动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年均增长 1-2 个百分点 3 -2、文化目标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中原优秀文化,形成富有时代特征的文化旅游精品,打造 3-5 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广泛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演艺品牌。
3、社会目标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全面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旅游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渠道,成为区域协调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力争三年内全省增加旅游直接就业人员 40 万人,全省旅游业直接就业人员达到 150 万人,带动 社会就业 750 万人4、环境目标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促进河南生态文明建设让旅游者和居民共同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宣传者、参与者,形成良好的自然环境、友善的社会环境和浓郁的人文环境二、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构建我省 “两带五区 ”旅游发展大框架,即:沿黄古都旅游 带、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观光带、嵩山禅武文化旅游区、南太行山水生态旅游区、伏牛山休闲度假旅游区、桐柏—大别山红绿文化旅游区、豫东平原古文化旅游区 4 -(一)沿黄古都旅游带以少林寺-龙门石窟为龙头,突出古都文化、黄河文化、祖根文化、佛教文化,塑造“ 盛世古都、文明 摇篮 ”的主题形象郑州市要发挥核心优势,强力打造嵩山少林、黄帝故里、黄河名胜、现代商城等旅游精品,强化商务、会展、购物、娱乐等旅游业态,完善、优化城区旅游产品和服务功能,开发都市观光与近郊游憩旅游项目,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旅游会展中心;洛阳市要全面整合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玄奘故里、天子驾六、隋唐城、汉魏故城等优势资源,成为体现汉唐风韵和中华福地的“华夏圣城” ;开封市要构建城市水系工程,整合清明上河园、龙亭、相国寺、开封府等景区资源,加强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 现“ 大宋皇城” 古韵;加快小浪底、西霞院、黄河 风景名胜区、三门峡白天鹅湿地保护区、嘉应观、杜甫故里、陈桥驿--封丘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商丘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等景区建设。
加大黄河两岸生态建设力度,将黄河建设成为绿色生态走廊,使沿黄古都旅游带成为荟萃华夏文明、凸显生态黄河的国际旅游精品带二)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观光带编制南水北调中线生态休闲旅游带规划依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整合沿线旅游文化资源,建设体现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集观赏性、休闲性、参与性、娱乐性、修学性于一体的景观工程重点打造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沙河渡槽、穿黄工程、城市景观等- 5 -旅游项目,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建立干渠两侧绿色景观通道以游客为中心建设相关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加强沿线环境治理和保护,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为一条国内知名的绿色景观带、生态游憩带三)嵩山禅武文化旅游区以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为契机,理顺管理体制,整合大嵩山旅游资源,突出禅宗祖庭、少林功夫和地质奇迹,塑造“至尊中岳、天下少林” 的主题形象加快嵩山 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发,延伸和拓展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做大做强集演艺、竞技、培训于一体的武术产业加快旅游公路、景区游步道建设,加强植被抚育、生态环境恢复和景观修复,重现“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 的天然美景,使之成为驰名中外的世界级旅游王牌四)南太行山水生态旅游区以云台山、殷墟为龙头,突出太行山水、殷商文化特色,塑造“绝 壁长廊峡谷群,太行精神民族魂 ”主题 形象。
加快南太行旅游区一带三环旅游交通网和山前旅游专线建设,打通景区连线强化云台山、王屋山、五龙口、太行大峡谷、云梦山、关山、万仙山、八里沟等景区旅游干线、游步道、环卫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以云台山为核心,整合青龙峡、峰林峡、青天河、神农山等景区,树立“ 大云台山 ”旅游品牌深入挖掘、展示以殷墟为代表的殷商文- 6 -化、以陈家沟为代表的太极文化、以羑里城为代表的周易文化、以比干庙为代表的姓氏文化、以云梦山为代表的古军事文化、以王屋山为代表的道教文化等积极开发滑翔、探险、登山等专项旅游,丰富旅游产品,使之成为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的集休闲度假、寻根朝觐、文化鉴赏、猎奇探险等功能于一体的山地旅游胜地五)伏牛山休闲度假旅游区以尧山-大佛、宝天曼、恐 龙遗迹园、老君山、白云山、西泰山等为重点,突出伏牛山生态系统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和地质构造独特性,塑造“ 华夏绿色心 脏、世界地质奇 观” 主题形象完善伏牛山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加快鲁山大佛、宝天曼、嵖岈山、恐龙遗迹园、老君山、重渡沟、龙峪湾、木札岭、西泰山、玉皇山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走集群化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温泉康体、漂流、滑雪、山地运动、野 营探险等特色旅游产品,建设上汤温泉、老界岭、白云山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山地度假三大品牌六)大别—桐柏山红绿文化旅游区以鸡公山—南湾湖、黄柏山—汤泉池、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陈氏将军祠—九华山为龙头,突出“一红 一绿” 和根亲文化,塑造“红绿 大别 、闽台祖地、水韵茶 乡”的主题形象加强与安徽、湖北- 7 -两省的区域合作,面向闽台地区开拓客源市场加快旅游干线公路改造、提升和支线公路建设,加强大别山南北麓交通联系加快南湾湖、鸡公山、桐柏山、九华山、鄂豫皖苏区首府、董寨自然保护区、黄柏山、汤泉池等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打造南湾湖-鸡公山、黄柏山—汤泉池避暑度假胜地和新县红色旅游圣地国家级旅游品牌,使之成为我国知名的集红色教育、休闲避暑、姓氏寻根、生态观光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七)豫东平原古文化旅游区以太昊陵、老子故里、商丘古城为龙头,塑造“人文始祖、 华商之源” 主 题形象充分挖掘古文化 遗存, 创新展示手段和形式,加快太昊陵、商祖祠、芒砀山汉墓群、花都温泉、花博园、老子故里、燧皇陵、曹丞相府、曹魏文化园、南海禅寺、泛沙河旅游带等景区的开发,展现始祖文化、道家文化、商业文化、平原农耕文化特色,使之成为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以古文化、姓氏文化为精髓的特色旅游区。
三、旅游产品与线路打造工程(一)强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品旅游区1、嵩山- 少林旅游区加强旅游道路建设,加快安全防护、绿化、河道治理,启动嵩阳书院国学研究院主体工程和师泽园、耕读园配套园林建设将- 8 -其打造成世界禅文化修习中心和中国功夫展示、培训、发掘、输出中心2、龙门石窟旅游区以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基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园区为目标,加快龙门石窟旅游景区建设新建游客服务中心、温泉度假区、国际会议中心,加强文物保护、河道整治,保护性开发龙门湿地,启动关林景区改造3、云台山旅游区实施核心景区连线道路工程;整合青龙峡、峰林峡、神农山、青天河旅游资源,建设“ 大云台山 ”;加强星 级饭店、文化娱乐、购物场所等服务设施建设,将云台山景区打造成为中部地区以山水文化为代表的国际旅游目的地4、开封宋都古城旅游区以七朝古都开封为依托,以清明上河园为龙头,建设体现“大宋皇城” 形象的大宋文化旅游园区,使开封古城成为演绎皇城胜境、东 京梦华的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5、殷墟旅游区以世界文化遗产殷墟为依托,加快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商文化国际论坛、殷商文化主题酒店、殷墟数字展览馆等项目的建设,高水平开发殷商文化演艺娱乐活动,强力打造集旅游、园林、文化为一体的殷商文化旅游区。
6、鲁山大佛旅游区- 9 -加快尧山提升性景区建设,完善佛泉寺游览功能,高品位开发上汤温泉,使鲁山大佛景区成为“拜大佛、泡温泉、赏山水” 的国际知名的山地休闲度假胜地二)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影响力的知名旅游区1、黄河小浪底旅游区推动黄河小浪底景区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使之成为全国知名的水上休闲观光度假旅游目的地2、大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区依托三门峡-洛阳- 济 源-新乡-焦作- 郑州-开封-濮阳-商丘黄河沿线主要景区,合力打造大黄河生态旅游区3、黄帝故里旅游区加强黄帝故里景区旅游道路建设和中华祖根文化氛围营造,拓展景区规划与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将其打造成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4、老子故里旅游区加快太昊陵-老子故里旅游区开发,将太昊陵建成华人寻根祭祖圣地,老子故里成为以老子文化为内涵的文化旅游体验区5、玄奘故里旅游区重修玄奘故居,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将玄奘故里景区建成中外佛教文化交流、推广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6、宝天曼人与自然保护圈旅游区- 10 -加快宝天曼旅游基础设施和网络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旅游标识系统,使之成为中国知名的生态休闲和科考旅游目的地7、太极文化旅游区加快太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太极大师纪念馆建设,挖掘弘扬太极文化,使太极文化园成为塑造“功夫河南” 形象的太极文化体验地。
8、嵖岈山旅游区加快嵖岈山天磨湖温泉水城开发,推进龙天沟、红石崖、凤鸣谷等景点建设,将嵖岈山景区打造成山水盆景和西游文化特色旅游地9、红色旅游区以桐柏—大别山为龙头,重点开发新县、竹沟、林州红旗渠等红色旅游产品,弘扬焦裕禄、张荣锁、任长霞等先进人物精神,加强与湖北、安徽、山西、河北等区域联合,打造河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佛教文化旅游圈依托龙门石窟、白马寺、少林寺、玄奘故里四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组建佛教文化旅游圈,提升大相国寺、南海禅寺、灵山寺等佛教景区文化内涵11、朱仙镇旅游区恢复朱仙镇原始风貌,扩建岳飞庙、关帝庙,兴建朱仙古镇遗址公园、古运粮河道、朱仙镇木版年画博物馆等,把朱仙镇打造- 11 -成全国著名的特色旅游景观名镇12、商丘古城旅游区加强商丘古城“三商文化 ”文化的挖掘和展示,使商丘古城文化旅游园成为弘扬中原传统商业精神的商业文化体验地13、恐龙主题公园旅游区加快白垩纪景观廊道、白垩纪乐园、恐龙野战营、白垩纪湿地生态园等项目建设,使西峡恐龙遗迹园成为全国著名的恐龙遗迹主题公园14、南水北调中线旅游区以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和河南段干渠为依托,加快沿线景区规划开发、提升,使南水北调中线旅游带成为体验现代水文明、展现中原古文化和城市观光的绿色生态走廊。
15、玉皇山森林公园旅游区依托卢氏玉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加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使之成为中西部地区知名的休闲度假、森林疗养胜地16、王屋山旅游区加快王屋山开发,使之成为集愚公精神感悟、原始森林探秘、道教文化体验、地质科普科考于一体的国内知名山岳旅游圣地17、辉县南太行旅游区加强关山-万仙山- 八里沟一体化 营销,重点建设三个景区之间的连通道路,使之成为南太行经典山水观光景区18、鸡公山-南湾湖旅游区- 12 -加快鸡公山-南湾湖景区整治、提升,使 鸡公山成为集“ 竹、林、茶、佛、水” 于一体的山岳休 闲度假区,南湾湖成为集采茶、 渔猎、水上运动为一体的水上休闲度假区19、花木- 温泉旅游区依托鄢陵丰富的温泉资源和鄢陵花木博览园的规模优势,将其打造成为集温泉养生、休闲度假、会议住宿、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度假区20、云梦山旅游区加大旅游道路、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利用鬼谷子、孙膑、苏秦等历史人物传奇故事强大的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