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80431057 上传时间:2021-04-20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人口迁移与文化认同,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基础知识巩固一、印欧人的早期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1.印欧人的早期迁徙 印欧人(起源于东欧平原): 印度河流域一雅利安人 小亚细亚一赫梯人 伊朗高原一波斯人 巴尔干半岛一希腊人 西欧北部凯尔特人,基础知识巩固一、印欧人的早期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2.印欧人的迁徙带来的文化传播 (1)作战工具 马拉战车:印欧人在作战时发明。在与印欧人的冲突和交往中,农业社会居民也学会了使用马匹和战车。到公元前2千纪后期,人们在作战中广泛使用马拉战车。 骑兵:车兵作战效率低,人们发明了骑兵,军队数量和机动性都大为增加。亚述帝国时期,骑兵已经成为重

2、要兵种。 (2)冶铁技术;约公元前1300年,赫梯人改进冶铁技术,锻造更加廉价和更,基础知识巩固一、印欧人的早期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有效率的武器-。赫梯帝国瓦解后,冶铁工匠散布各地,冶铁技术随之传播开来,出自亚述都城尼姆努德的骑兵形象,基础知识巩固一、印欧人的早期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3.区城文化形成:在印欧人的迁徙及印欧人与农耕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古代印度,西亚和希腊罗马等几个主要的文化区域形成,冶铁技术,史料探究一,材料一 汉代不少冶铁遗址的作坊面积有的达几万平方米,甚至几十万平方米。东汉已经有高五六米,容积大约四十立方米的大型高炉出现。这些都证明冶铁生产规模的扩大。炉型的高大化和鼓风技术

3、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鼓风动力已经从人力鼓风发展到畜力鼓风,如“马排”“牛排”等,以后更发展到水力鼓风。“用力少,风功多,史料探究一,材料一中水力鼓风的设施名称是什么?发明者是谁?有何意义? 答案: 名称:水排。发明者:杜诗。意义:提高劳动效率,扩大炼炉的容积,生产形成规模,史料探究二,材料二:桑弘羊等人于公元前118年向汉武帝提出了一个盐铁官营的计划。这个计划的要点是:(一)将煮盐、冶铁之事均收归政府管理,所得收入,以补充赋税。(二)“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三)“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四)“郡不出铁者置小铰官”,管理铁器的专卖事宜。关于铁的专卖据专家估计“

4、当时役使了不少数量的官奴婢和罪人此外还征用自由身份的民佚。”(前117年开始实施这一计划编者)冶铁的技术也有空前提高,据专家断定“西汉的冶炼生铁的技术,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冶炼技术发展的一个高峰”“当此之时,四方征暴乱,车甲之费,克获之贯,以,史料探究二,亿万计,皆赡大司农,此皆盐铁之福也”。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汉盐铁官营的措施及作用。 答案:措施:政府管理煮盐、冶铁;招募百姓自备经费,使用官府器具煮盐;严禁私自铸铁、煮盐;设置铁官管理铁器的专卖;役使奴婢、罪犯、自由民卖铁。 作用:提高了冶铁技术;解决了国家战争所需的部分经费;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控制地方,防范地方军

5、事实力增强,基础知识巩固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的影响,1.公元前后游牧民族的迁徙,史料探究一,材料一慕尼黑协定主要内容: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德军于1938年10月1日10日分阶段完成对上述地区及其他日耳曼人占居民多数地区的占领,这些地区存在的任何设备必须完好地交给德国。 孙红旗在苏联与绥靖政策中指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慕尼黑协定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欧洲大战前夕绥靖政策的典型表现,或者说苏德条约是继英法之后苏联掀起的又一个绥靖高潮,史料探究一,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回答慕尼黑协定签署的目的;分析苏联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原因。 答案:目的:祸水东引让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 原因:慕

6、尼黑协定签订后,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苏联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避战自保,以赢得备战时间,基础知识巩固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的影响,贵霜帝国钱币,2.3-6世纪游技民族的迁徙 (1)在中国:匈奴人逐步内迁。内迁的匈奴人转向定居生活,曾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基础知识巩固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的影响,2)在欧洲:日耳曼人的一支西哥特人首先进入罗马帝国,最后建立西哥特王国随后,汪达尔人,法兰克人、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等进入西罗马十国境内井建立国家。 (3)阿拉伯人的扩张: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夺取了叙利亚和北非等广大地 区。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势力

7、强大。 3.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城文化的影响 (1)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地图,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 (2)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流和融汇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史料探究一,阿拉伯帝国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处,阿拉伯学者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人凭借阿拉伯帝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古代世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幸运者穆罕默德是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宗教的三重创造者,他既不能读书,也不会写字,但他却带来了一部经典。既是诗篇,又是法典,也是祈祷书,直到今天,还被四分之一的人类所崇拜,被视为妙文

8、、智慧和真理的奇迹这是永恒的奇迹,史料探究一,材料二 当他以胜利者的身份进入麦加时,他本可以对古莱氏人进行一次正当的报复,可以因他们而予以惩罚。同他的助手们的意见相反,同当时的习俗相反,他宽容了他们,只想到感化他们,使他们成为更好的辅助者他这个阿拉伯人坚定而又廉洁,他从未丧失过他的诚信,他是一个极有礼貌的人。 材料三 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 世界史古代史,史料探究一,1)材料一“穆罕默德是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宗教的三重创造者”中的民族、帝国和宗教分别指的是什么?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和帝国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二,你从穆罕默德

9、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 (3)从材料可以看出,阿拉伯人有什么特点?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了什么作用,史料探究一,答案:(1)民族:阿拉伯民族。帝国:阿拉伯帝国。宗教:伊斯兰教。内在联系:伊斯兰教的创立,缓和了阿拉伯半岛各个部落之间的矛盾,打破了狭隘的氏族界限,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为阿拉伯半岛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宽容对待别人;具有坚定的信念,要讲诚信;对别人要有礼貌。 (3)特点: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先进民族的文化,并把它们发扬光大。作用: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拓展,印欧人进行早期迁徙的原因 印欧人没有掌握农业种植技术,

10、只能靠食物采集和捕猎为生,食物匮乏且来源不固定,使得印欧人无法进行定居生活。所以,游牧和迁徙是印欧人的显著特征。印欧人对马的驯化和利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其迁徙过程,课后练习,约自公元前3500年起,繁衍壮大的印欧人开始分裂为多个部落,并逐渐向外迁徙。他们总是带着自己的家眷、习俗和武器来到一个个陌生的地方,并加以征服成为当地的主人。这说明当时印欧人() A.主要靠游牧捕猎为生 B.仍过着原始群居生活 C.代表了世界先进文明 D.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课后练习,答案: A 解析:从题干中可看出古代的印欧人大迁徙的重要特征:带着家眷、习俗和武器,并征服一个个的地方成为当地的主人,这充分体现了游牧民族逐

11、水草而居,以打猎为生的生活特征,故A项正确;原始群居生活是人类进入氏族公社之前的生活状态,题干中明确提到古代印欧人已发展到部落生活阶段,故B项错误;在印欧人向外扩张时,当时世界上还有农耕文明,不能说游牧文明比农耕文明先进,故C项错误;如果印欧人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就过上了定居生活,不会四处迁徙了,故D项错误,课后练习,汉末“以鬼道教百姓,賨人(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敬信巫觋,多往奉之”;匈奴人刘渊以汉朝宗室自居,又“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这反映了() A.少数民族大力推崇汉族文化 B.先进文化在民族交融中的重要作用 C.汉族对少数民族吸引力强大 D.民族交融对

12、汉族的文化提升,课后练习,答案: B 解析:从题干的表述中既可看出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互相影响,也可看出以匈奴人刘渊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喜好当时汉族的先进文化,因此体现了先进文化在民族交融中的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题干中未涉及少数民族大力推崇汉族文化的措施,故A项错误;汉族对少数民族吸引力强大不是题干要强调的主旨,故C项错误;题干中也未涉及民族交融提升了汉族的文化,故D项错误,课后练习,材料一2世纪时,由罗马军队修建的公路、桥梁等设施在便利了军队的迅速调遣和给养运输的同时,也用于民用,从而促进了帝国境内居民之间贸易的往来和文化的交流,公路和军营成为较大的平民定居点的核心,带来了凝聚力和

13、安全感,它们也有助于向帝国边境地区传播罗马文化。罗马人从整个帝国各个种族集团中招募士兵,并利用他们将罗马文化带到行省。士兵学会了拉丁语,了解并服从罗马的法律,采用罗马的宗教。 摘编自王鹤罗马军队与文化传播等,课后练习,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军队在罗马帝国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答案:(1)作用:履行军事职责,保卫罗马帝国安全;修建公共设施,促进经贸往来;传播拉丁语、法律和宗教,促进了文化交流。 背景:2世纪,罗马帝国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对内、对外战争相对较少;万民法的推行缓和了罗马帝国境内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基督教的兴起也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课后练习,材料

14、二凯撒时期,为了安置退伍老兵在帝国西部行省建立了许多老兵殖民地,在高卢、西班牙、阿非利加等行省建立了至少40个殖民地。每个殖民地的城市设计和规划都是罗马式的,城市都建有宽广的街道,横纵交叉形成棋盘状的格局。城市内部建有成排的民居,以及多样的公共建筑,为市民的社会活动和娱乐生活提供保障。行省的居民已习惯于同士兵生活在一起,并且乐于同他们往来,而事实上也有许多平民已经同士兵成了朋友并且结了婚。 摘编自尚德君罗马帝国早期西班牙行省罗马化研究等,课后练习,根据材料二,指出凯撒建立老兵殖民地的原因,并分析老兵殖民地的建立产生的影响。 答案:(2)原因:安置罗马退伍老兵。 影响:促进了西部行省城市的兴起,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城市生活的样板;促进了罗马人与当地居民的融合,有利于罗马文化和习俗在当地的传播,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