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小学、中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十三)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180406465 上传时间:2021-04-20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32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小学、中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十三)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小学、中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十三)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小学、中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十三)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小学、中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十三)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小学、中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十三)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小学、中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十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小学、中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十三)(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小学、中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十三)【幼儿园】(江南博哥)1.(单选题)从幼儿环境中构成内容的特质性差异来分, 幼儿园环境分为物质环境与()两大类A、精神环境B、学习活动环境C、物质环境D、广义环境2.(单选题)从幼儿的生活、安全、活动和交往的需求:生存环境、安全环境、活动环境和()A、精神环境B、学习活动环境C、物质环境D、交往环境 3.(单选题)从幼儿园潜课程的结构及特征:物质空间环境、组织制度环境与()A、精神环境B、学习活动环境C、物质环境D、文化心理环境4.(单选题)幼儿园人际关系属于环境中的()A、精神环境B、学习活动环境C、物质环境D、文化心理环境5.(单选

2、题)幼儿园文化氛围属于环境中的()A、精神环境B、学习活动环境C、物质环境D、文化心理环境答案:1.正确答案:A解析:幼儿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可以从多维度分类。从幼儿环境中构成内容的特质性差异来分, 幼儿园环境分为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两大类2.正确答案:D解析:幼儿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可以从多维度分类。从幼儿的生活、安全、活动和交往的需求:生存环境、安全环境、活动环境和交往环境3.正确答案:D解析:幼儿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可以从多维度分类。从幼儿园潜课程的结构及特征:物质空间环境、组织制度环境与文化心理环境4.正确答案:A解析:幼儿园精神环境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发生影响的一切精神因素

3、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文化氛围等5.正确答案:A解析:幼儿园精神环境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发生影响的一切精神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文化氛围等【小学】1.(单选题)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万字以上A、100.0B、200.0C、400.0D、300.02.(单选题)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 词句理解 文意把握 要点概括 内容探究 作品感受A、B、C、D、3.(单选题)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第二、三学段的学段课程目标对写作的要求为()A、写话B、写段落C、习作D、写记叙文4.(单选题)()是阅读和写作

4、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A、识字、写字B、拼音教学C、识字D、写作5.(单选题)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B、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游览C、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D、阅读教学要侧重对内容的理解,课文的文体不用加以介绍答案:1.正确答案:C解析: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2.正确答案:C解析: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3.正确答案:C解析:课程

5、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4.正确答案:A解析: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5.正确答案:D解析: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

6、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游览。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中学】1.(单选题)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为()A、教学支架B、最近发展区C、先行组织者D、互动协作 2.(单选题)关于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中学阶段是人的记忆力发展的高峰期B、记忆的容量日益增大,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C、机械记忆逐渐成为主要的记忆手段D、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较快,逐渐占据主导地位3.(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中学社会性发展特点的是()A、自我意识增强B

7、、性成熟带来性意识的萌发C、人际关系发展D、更喜欢学习4.(单选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完善,对一个问题往往只从一个角度解释,所以容易遭受挫折和负面情绪。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以发现问题的积极意义,从而产生健康的情绪。这种情绪培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A、詹姆士一兰格的肌体知觉即是情绪的理论B、坎农一巴德(博德)的丘脑情绪理论C、艾里斯(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D、伊扎德等的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5.(单选题)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这种“化悲痛为力量”情绪调节方法是()A、升华法B、宣泄法C、转移法D、补偿法答案:1、正确答案:B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

8、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2、正确答案:C解析: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记忆逐渐成为主要的记忆手段3、正确答案:D解析: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自我意识增强、性成熟带来性意识的萌发、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4、正确答案:C 解析:艾里斯(埃利斯)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人本身的思想(信念、观念)决定的。他认为激发事件只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后果的间接原因,个体对激发事件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思想(信念、观念)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他提出一个解释人的行为的情绪ABC理论:A(Antecedent)指事

9、情的前因: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Belief)桥梁:个体对A的信念和观念(思想); 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大多数时候,我们往往只注意到A与C之间的关系,忽略了C是由B 造成的。实际上我们的情绪反应C是由B直接决定的。B如果是一个非理性观念,就会造成负向情绪。若要改变情绪状态,就必须驳斥非理性信念B,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5、正确答案:A解析:升华法(精神升华):即用一种比较崇高的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目标代替,借以弥补因受挫而丧失的自尊与自信,减轻痛苦。升华是最积极的行为反应【幼儿园】1.(单选题)幼儿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从幼儿活

10、动的形式:语言环境、运动环境、劳动环境以及()A.游戏环境B.户外环境C.表演环境D.生活环境2.(单选题)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风、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属于环境中的()A.广义环境B.物质环境C.精神环境D.教育环境3.(单选题)从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类型:生活活动环境、游戏活动环境和()等A.精神环境B.学习活动环境C.物质环境D.广义环境4.(单选题)幼儿园的()主要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A.精神环境B.学习活动环境C.物质环境D.广义环境5.(单选题)幼儿园物质环境从从范围来看可以分为园区环境,教室环境和()A.区角环境B.自然环境C.外围环境D.室外环境答案

11、:1.正确答案:A解析:幼儿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可以从多维度分类。从幼儿活动的形式可分为:语言环境、运动环境、劳动环境、游戏环境2.正确答案:C解析:对幼儿教育而言,幼儿园环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一般来说,物质环境是指幼儿生活、游戏和学习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包括园舍、家具设备、玩具材料、游戏空间、图书、室内外装修和布置等一切物质性的东西。精神环境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风、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等3.正确答案:B解析:幼儿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可以

12、从多维度分类。从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类型:生活活动环境、游戏活动环境和学习活动环境等4.正确答案:C解析: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质要素的总和5.正确答案:A解析:幼儿园物质环境从从范围来看可以分为园区环境,教室环境和区角环境【小学】1.(单选题)以下属于语文课程资源的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 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话题A.B.C.D.2.(单选题)以下关于语文教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B.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C.语文教学可以不侧重语言基本技能的

13、训练D.语文教学要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3.(单选题)以下关于阅读教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B.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C.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D.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比不重要4.(单选题)关于写作教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B.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C.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要写出真话、实话D.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因此可以适当说假话5.(单选题)小学阶段要

14、认识()左右的常用汉字A.3000个B.2000个C.4000个D.3500个答案:1.正确答案:C解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2.正确答案:C解析: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学生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3.正确答案:D解析: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

15、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相关,都属于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4.正确答案:D解析: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5.正确答案:A解析:小学阶段要认识30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中学】1.(单选题)小孩往往喜欢通过哭闹来希望一些无理的要求能实现,这个时候有的家长一般不批评,只是不理睬,小孩往往在几次哭闹之后,看到没有达到目的,就会放弃这种行为。爸爸妈妈这种教育方式是( )A.负强化B.正强化C.消退D.惩罚2.(单选题)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 )A.顿悟的过程B.同化顺化的过程C.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D.尝试错误的过程3.(单选题)一名调皮的学生屡次扰乱课堂,教师请其站到教室后面,教师运用了( )A.负强化 B.正强化 C.消退D.惩罚4.(单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