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月”活动知识竞赛题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80306821 上传时间:2021-04-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月”活动知识竞赛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全生产月”活动知识竞赛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全生产月”活动知识竞赛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全生产月”活动知识竞赛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全生产月”活动知识竞赛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月”活动知识竞赛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月”活动知识竞赛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月”活动知识竞赛题 作者: 日期:2 2012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知识竞赛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今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 )。A.综合治理,保障平安 B.治理隐患,防范事故 C.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D.科学发展,安全发展2、生产“安全帽”的企业必须取得的资格证件为( )。A.劳动保护用品生产企业营业执照 B.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C.劳动保护用品生产资格证 D.劳动保护用品生产许可证3、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工作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完成的时间是( )。A.60日 B.70日 C.80日 D.90日4、对安全

2、生产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时,安全生产监察员不得少于( )。A.2人 B.3 人 C.4人 D.5人5、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人是生产经营单位的( )。A.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 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 C.主要负责人6、“三同时”是指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A.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同时结算 C.同时检修7、根据刑法第135条的规定,可被认定为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犯罪主体的是( )。A.国家工作人员 B.企业的主要领导C.企业的技术人员 D.企业的普通职工8、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中,首先需要( )。A.安全带 B.安全网 C.合格的工作台9、操作台、机床上使用的

3、局部照明灯,电压不得超过( )。 A48伏 B110伏 C.36伏10、在雷雨天不要走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远离至少( )米以外。A.10米 B.15米 C.20米11、凡是操作人员的工作位置在坠落基准面( )以上时,则必须在生产设备上配置供站立的平台和防坠落的防护栏杆。A.0.5m B.2m C.2m D.3m12、设计高处工作位置时,必须考虑配置宽度应不小于( )安全通道。A.200mm B.300mm C.400mm D.500mm13、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 )。A.满十六周岁 B.持证上岗 C.具有相应学历 D.无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

4、的疾病14、新工人进入生产岗位前应安排做好体检工作,分配工作时应执行有关职业禁忌症的规定,这是( )的职责。A.安全专职机构 B.人事、劳资部门 C.卫生保健部门 D.计划部门15、爆炸石方放炮后要经过( )分钟才可以前往检查。A.5 B.10 C.20 D.2516、卸料平台上应悬挂什么标牌( )。A.禁止通行牌 B.限定荷载的提示牌 C.人员限制警示牌17、 企业应加强对厂内机动车的安全管理,厂内机动车辆应逐台建立安全技术管理档案,其内容可不包括( )。A.车辆驾驶员简况 B.使用、维护、修理、自检和车辆事故记录C.安全技术检验报告 D.车辆出厂的技术文件和产品合格证18、安全生产法规定,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A.安全宣传标语 B.安全宣教挂图 C.安全警示标志 D.警示颜色19、安全带是进行高处作业人员预防坠落伤亡的个体防护用品,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A.低挂高用 B.高挂低用 C.水平挂用 D.钩挂牢靠,挂位不受限20、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以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为主,合格者获得国家统一印制的( )。A.培训合格证 B.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 C.特殊工种资格证 D.上岗证21、根据国家规定,凡在坠落高度离基准面( )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A.2m B.3m C.4m22、( )级以上的

6、大风与雷暴雨天,禁止在露天进行悬空作业。 A.四 B.五 C.六23、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造成的危险是( )。 A.中毒 B.缺氧 C.爆炸24、施工现场所有防雷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 )。A.30 B.35 C.40 D.4525、在高温场所,作业人员出现体温在39以上,突然昏倒,皮肤干热、无汗等症状,应该判定其为( )。A.感冒 B.重症中暑 C.中毒26、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的第一步应该是 ( )。A.观察伤者有无意识 B.对出血部位进行包扎 C.进行心脏按摩27、1.6长边大于1.5m的洞口,四周必须设置( )高的防护栏杆,洞口下张挂安全平网。A.1m

7、 B. 1.2m C.1.5m D.1.8m28、当被烧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应该是( )。A.以最快的速度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 B.立即用嘴吹灼伤部位 C.包扎后去医院诊治29、脚手架的扫地杆距离地面多少CM( )。A.40 B.50 C.60 D.10030、解决火险隐患要坚持“三定”,请问“三定”是指( )。 A.定专人、定时间、定整改措施 B.定时间、定地点、定专人 C.定人、定岗、定编制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多个最符合题意)1、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A.工伤认定申请表;B.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C.医疗

8、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D.户口证明。2、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是哪三种? ( )A.经验检查法 B.常规检查 C.安全检查表法 D.仪器检查法3、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沿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设置连续剪刀撑,下面有哪些项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A.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57根。 B.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m。C.剪刀撑水平夹角为4560。 D.将构架与悬挑梁(架)连成一体。4、吊篮脚手架须配备哪些安全防护装置( )。A.制动器、行程限位 B.安全锁 C.防倾斜装置 D.超载保护装置5、属于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A.消除危险源 B.个体防护 C.隔离 D.减少事故和

9、失误 6、事故调查的内容主要有( )。A.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环境污染情况; B.查明事故责任者 C.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纠正措施建议7、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A.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B.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C.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D.患职业病的。8、高处作业可分为 ( ) 级。A.一级:25米高处作业 B.二级:5米以上至15米高处作业C.三级:15米以上至30米高处作业 D.四级:30米以上高处作业9、下面关于劳动保

10、护用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劳动保护用品,通过采取阻隔、封闭、吸收、分散、悬浮等措施,能起到保护机体的局部或全部免受外来侵害的作用;B.在一定条件下,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最优的防护措施;C.防护用品严格保证质量,安全可靠;D.防护用品穿戴要舒适方便,经济耐用。10、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 )。A.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服从管理;C.不怕困难,勇于牺牲; D.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的是企业将原有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按照体系管理的方法予以补充、完善以及实施的过程。2、企业单位必须认真地对新工人进行安

11、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并且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其进入操作岗位。3、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不健全造成事故的领导者负领导责任。 4、拆除模板一般应采用长撬杠,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上。 5、违反劳动纪律、擅自开动机械设备、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造成事故的人员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 6、起重机司机可以倾斜吊运物体。7、所谓“预防为主”,就是要在事故发生后进行事故调查,查找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8、建筑施工安全“三件宝” :它们是安全帽、安全带及脚手架。9、使用电钻或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可以不穿绝缘鞋。10、用电安全要求

12、:在操作闸刀开关、磁力开关时,必须将盖盖好。11、发现造成事故的紧急危险情况时,安全检查员有权命令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12、在工作现场动用明火,须报主管部门批准,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13、机械挖土、铲运、装车等作业,必须划出危险区域,非施工人员不得入内。14、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是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15、危险源的定义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四、问答题:(共35分)1、公司E&OHSMS依据的标准是什么?2、按照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危险、危害因素分为哪16类?3、目前开展的安全生产“四个体系”建设的内容是什么?并论述这“四个体系”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答题要求: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