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数学中考题及答案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80306767 上传时间:2021-04-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数学中考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兰州数学中考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兰州数学中考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兰州数学中考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兰州数学中考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州数学中考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数学中考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州数学中考题及答案 作者: 日期:2 2012兰州数学中考题及答案A卷一、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各题请你判断正误,若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A涂黑,若是错误的,请在答题卡上将B涂黑。1.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3,一次项系5。2.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3.直角坐标系中,点P(6,-7)在第四象限。4.函数是反比例函数。5.数据5,3,7,8,2的平均数是5。6.。7.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8.长度相等的两弧是等弧。9.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都相等。10.两圆相外切,这两个圆的公切线共有三条。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2、下列各题均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中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黑。1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为( ).(A)x=1 (B)x=-1 (C), (D)12.不解方程,判别方程5-7x+5=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13.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1 (B)x-1 (C)x1 (D)x014.下列函数中,一次函数是( ).(A) (B) (C) (D)15.一次函数y=x+1的图象在(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三、四象限(C)第一、二、四象限 (D)第二、三、四象限

3、16.如图,已知圆心角BOC=,则圆周角BAC的度数为( ).(A) (B)(C)(D)17.已知圆的半径为6.5cm,如果一条直线和圆心的距离为9cm,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相交或相离18.已知和的半径分别为3cm和4cm,圆心距=10cm,那么和的位置关系是( ).(A)内切 (B)相交 (C)外切 (D)外离19.过内一点M的最长弦长为10cm,最短弦长为8cm,那么OM的长为( ).(A)3cm (B)6cm (C)cm (D)9cm20.若二次函数,当x取,()时,函数值相等,则当x取+时,函数值为( ).(A)a+c (B

4、)a-c (C)-c (D)cB卷三、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均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黑。21.计算的结果为( ).(A)1 (B)x+1 (C) (D)22.(1,3)关于原点过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1,3) (B)(-1,-3) (C)(1,-3) (D)(3,1)23若a1,则化简后为( ).(A) (B)(C) (D)24.小明家装修房屋,用同样的正多边形瓷砖铺地,顶点连着顶点,为铺满地面而不重叠,瓷砖的形状可能有( ).(A)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 (B)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C)正方形、正五边形 (D)正三角形、正方形

5、、正五边形、正六边形25.若点(3,4)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则此函数图象必须经过点( ).(A)(2,6) (B)(2,-6) (C)(4,-3) (D)(3,-4)26.如图,ABC中,AB=AC,AD=DE,BAD=,EDC=。则DAE的度数为( ).(A) (B)(C) (D)27.在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中,两组学生成绩统计如下表,通过计算可知两组的方差为,。下列说法:两组的平均数相同;甲组学生成绩比乙组学生成绩稳定;甲组成绩的众数乙组成绩的众数;两组成绩的中位数均为80,但成绩80的人数甲组比乙组多,从中位数来看,甲组成绩总体比乙组好;成绩高于或等于90分的人数乙组比甲组多,高分段乙组

6、成绩比甲组好。其中正确的共有( ).分数5060708090100人数甲组251013146乙组441621212(A)2种 (B)3种 (C)4种 (D)5种28.如图,外切于P点的和是半径为3cm的等圆,连心线交于点A,交于点B,AC与相切于点C,连结PC,则PC的长为( ).(A)cm (B)cm (C)cm (D)cm29.某商店把一商品按标价的九折出售(即优惠10%),仍可获利20%,若该商品的标价为每件28元,则该商品的进价为( ).(A)21元 (B)19.8元(C)22.4元 (D)25.2元30.抛物线的图角如图,则下列结论:0;1.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B)

7、(C) (D)31小明早晨从家骑车到学校,先上坡后下坡,行程情况如图,若返回时上、下坡的速度仍保持不变,那么小明从学校骑车回家用的时间是( )。(A)37.2分钟 (B)48分钟 (C)30分钟 (D)33分钟32已知:如图,中,BC为定长,以BC为直径的O分别交AB、AC于点D、E。连结DE、OE。下列结论:BC2DE;D点到OE的距离不变;BDCE2DE;OE为外接圆的切线。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B) (C) (D)四、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33(本题共有A、B两小题,请你只选择一题作答)A请你写出一个能分解的二次四项式并把它分解 。B用计算器计算: 。(精确到

8、0.01)34在同一平面上,1条直线把一个平面分成个部分,2条直线把一个平面最多分成个部分,3条直线把一个平面最多分成个部分,那么8条直线把一个平面最多分成 部分。35如图,AB是O的直径,O交BC于D,垂足为E,要使DE是O的切线,则图中的线段应满足的条件是 或 。36如图,中,AC2,AB4,分别以AC、BC为直径作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五、证明与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37(本题6分)武汉市教育局在中学开展的“创新素质实践行”中,进行了小论文的评比。各校交论文的时间为5月1日至30日,评委会把各校交的论文的件数按5天一组分组统计,绘制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至右各长

9、方形的高的比为2:3:4:6:4:1,第二组的频数为18。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活动共有多少篇论文参加评比?(2)哪组上交的论文数量最多?有多少篇?(3)经过评比,第四组和第六组分别有20篇、4篇论文获奖,问这两组哪组获奖率较高?38(本题8分)如图,已知:、外切于点P,A是上一点,直线AC切于点C交于点B,直线AP交于点D。(1)请你判断是否成立(不需证明);(2)将“、外切于点P”改为“、内切于点P”,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画出图形并证明你的结论。39(本题8分)2004年8月中旬,我市受14号台风“云娜”的影响后,部分街道路面积水比较严重。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市政公

10、司决定将一总长为1200m的排水工程承包给甲、乙两工程队来施工。若甲、乙两队合做需12天完成此项工程;若甲队先做了8天后,剩下的由乙队单独做还需18天才能完工。问甲、乙两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各需多少天?又已知甲队每施工一天需要费用2万元,乙队每施工一天需要费用1万元,要使完成该工程所需费用不超过35万元,则乙工程队至少要施工多少天?六、综合题(本题10分)40已知抛物线交,交轴的正半轴于C点,且。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是否存在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C的直线。如果存在,求符合条件的直线的表达式;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七、综合题(本题14分)41已知:如图,直线交轴于,交轴于,与轴相切于

11、O点,交直线于P点,以为圆心P为半径的圆交轴于A、B两点,PB交于点F,的弦BEBO,EF的延长线交AB于D,连结PA、PO。(1)求证:;(2)求证:EF是的切线;(3)的延长线交于C点,若G为BC上一动点,以为直径作交于点M,交于N。下列结论为定值;线段MN的长度不变。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判断出正确的结论,并证明正确的结论,以及求出它的值。 参考答案A卷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AAAAABAA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ABACCDADB卷(共90分)三、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题号212223

12、242526272829303132答案CBBAACDAABAD四、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33.A如 B 2.3534.37 35.AB=AC或BD=DC 36.五、证明与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37.(本题6分)答:(1)本次活动共有120篇论文参评;(2)第四组上交的论文数量最多,有36篇;(3)第六组获奖率最高。38(本题8分)(1)BPC=CPD成立。(2)解:(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过点P作两圆的公切线PM,则MPB=A,MPC=BCP。BPC=MPC-MPB=BCP-A=CPA。BPC=CPD39.解:设甲、乙两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分别需要x天,y天。依题意得解之得经检验知它们适合方程组和题意。则甲队每天施工120020=60m,乙队每天施工120030=40m.设甲、乙两队实际完成此项工程分别需要a天,b天.依题意得解之得b35.答:甲、乙两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分别需要20天,30天;要使完成该工程所需费用不超过35万元,则乙工程队至少要施工15天。六、综合题(本题10分)40.解:(1)由条件知AO=|=-,OB=|=,OC=3(m+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