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七单元黄土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80303948 上传时间:2021-04-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第七单元黄土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下第七单元黄土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下第七单元黄土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下第七单元黄土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下第七单元黄土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下第七单元黄土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第七单元黄土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下第七单元黄土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作者: 日期:2 【 课 题 】八下 第七单元 黄土高原 第1课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课 型 】新授课【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在地形图上识别黄土高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认识黄土高原的过渡性。2.通过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归纳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知道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能说出反映“黄土风情”的例子。(难点)【学习重点】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2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特征。【教学模式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法、比较法、归纳法。【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助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与交流多媒体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延安宝塔和枣园毛泽东故居图 提问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知道哪位伟人曾经在这里居住过吗?有关黄土高原你还知道些什么?同学之间交流一下!入: 位于区域 ,第 阶梯, 风区, 温度带, 河流过,主要作物 ,熟制 , 民居 ,气候类型 , 月份多暴雨说出你知道的本区域的地理事物 过渡:黄土高原属于北方地区是由于它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黄土高原的位置又是怎样的呢?学生看延安宝

3、塔和陕北窑洞图片延安宝塔 枣园毛泽东故居(合作学习)学生交流学生交流后并回答: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第二阶梯,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季风区,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黄土高原上有黄河流过,黄土高原上主要作物是谷子,黄土高原熟制大多一年一熟, 黄土高原上传统民居是窑洞,黄土高原气候类型温带季风,黄土高原7、8月份多暴雨。通过黄土高原的人文图片:延安宝塔和伟人故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人文意识!发散的设计意在不完全拘泥于教材上的内容,学生通过交流,增强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观察与发现新授:(板书)探究一:范围与位置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位置和范围图启发式讲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东起太

4、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黄土高原所跨的范围包括山西省的全部,陕西省的大部以及甘肃和宁夏的南部,主要是山西和陕西两省区!扩展提问:乌鞘岭以西地形区是什么高原?长城以北的地形区是什么高原?太行山东面的地形区是什么平原?(地形上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因此,黄土高原的地势向哪里倾斜?(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教师总结:黄土高原的海拔多在10002000米,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处于我国中间位置。因此,从地形、气候、植被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从位置上看,从第一阶梯向第三阶梯,从地形上看,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干湿区看,从湿润向半湿润过渡,从农

5、业来看,从种植业向畜牧业过渡,从植被来看,从森林向草原过渡,(合作探究)学生观察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图勾画出主要的山脉并回答问题:1.位置:黄土高原位于_ 山以西,_ _以东,_ _以北,_ _以南。2.范围:黄土高原所跨省级行政单位,自东向西依次为: 省、_ _省、_ 区、_ 省。黄土高原位于第 阶梯。地势:高原自_ _向_ _倾斜。从地形来看:从_ _向 _过渡。 从气候的干湿区类型来看:从_ 向 _过渡。从农业生产来看:从 _向_ 过渡。通过勾画、标注主要山脉及黄土高原的范围,更快地让学生熟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通过直观形象的黄土高原轮廓示意图,结合我国阶梯分布图、干湿地区图、种植业与

6、牧区分界图进行演示展现!便于学生记忆,也有利于学生形成黄土高原的空间位置。衔接与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非常的特殊,黄土高原在地形、气候、植被上的过渡性也导致了黄土高原非常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景观!比较与探究比较与归纳新授:(板书)探究二:沟壑纵横的地表景观启发式讲述:黄土高原因黄土而得名,这里大部分地区覆盖着深厚的黄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疏松的黄土极易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高土高原形成了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的地表景观,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真实写照。多媒体展示塬、墚、峁黄土地貌塬: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强烈切割,是良好

7、的耕作区。墚:长条形脊状,多沟谷的地形区。峁:顶部坡度较缓的圆锥形丘陵。教师提问:三种地貌景观形成的原因?有什么联系?(流水侵蚀)多媒体展示黄土的成因:风成说设问总结: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是怎样形成的呢?科学家们曾提出了多种解释,其中风成说因为证据充分,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学生观看黄土高原景观图片,分析塬、墚、峁各种景观的特征。学生探究活动学生思考:塬、墚、峁几种黄土地貌之间在成因上有什么联系?(都是流水侵蚀的结果,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在流水强烈冲刷、切割作用下,黄土层先形成黄土塬,黄土塬进一步发展形成黄土墚,黄土墚在发展演变就形成了黄土峁。)想一想1.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怎

8、么形成的?为什么别的地区没有?学生探究活动阅读材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和主要证据。A.分布比较均匀B.离沙漠越远,黄土颗粒越细C.矿物成分不同D.有多层古土壤用最直观的图片,通过学生的观看与阅读,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强化对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印象。用直观的图片,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用图示法来展示黄土高原上的塬、墚、峁地貌特征及其成因。通过直观图片的演示,意在加深学生头脑中的直观意象,加深黄土高原成因的理解。衔接与过渡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的结果,也是人类活动的结果。高土中的多层古土壤就说明人类很早就在此活动,是我国农耕开发最早的地区。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就已出现了农耕文

9、明,与尼罗河、印度河和两河流域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四大发源地!探究与比较新授:(板书)探究三:文明的摇篮 展示黄土地与华夏文明的图片黄土地与华夏文明黄河与华夏文明教师提问: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结合图分析该区古代发展农业耕作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气候、河流考虑)多媒体展示华夏文明与黄土风情(自主学习)读图7.4找出本区的历史名胜的古迹。1.黄土高原是_文明的发祥地。 2.世界古代文明的四大发祥地是_ _、_ _、_ _、_ 。 3.山西省的_ _古城、晋祠、_木塔 4.陕西省的_、法门寺、华山、黄帝陵。【学生讨论】:黄土高原古代发展农业耕作的有利自然条件。平遥古城秦陵兵马俑学生观看教师展

10、示的华夏文明图应县木塔学生交流 1.举例说明黄土地对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贡献。2.由于当地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黄土风情,请举例说明。通过直观图片的展示,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意象,加深对古老的华夏文明的理解。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感受,用直观的图片来增强学生对名胜古迹与与黄土风情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情感。对学生的介绍给予激励性评价和艺术性的评价。总结与过渡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地理环境,独特的地理环境塑造了独特的华夏文明。黄土高原!这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农耕区最早的地区之一,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流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坑,黄帝陵等。还有这里的服饰和音乐,都形成了富有

11、特色的“黄土风情”。构建与梳理回顾所学的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地理知识,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梳理知识体系:黄土高原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地表形态: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地貌:塬、墚、峁广泛分布范围: 山以西, 以东, 以北,长城以南黄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四大发源地之一形成: 说文明的摇篮地里位置特殊:有明显的 性位置与范围地表景观名胜古迹众多学生快速完成知识建构的补充。并留点时间记忆。 通过构建思维导图进行总结与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了系统的知识体系。方便于学生的记忆。【当堂达标】1(目标2)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地表坦荡,一望无垠 C地

12、面崎岖,石灰岩广布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2(目标1)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有 ( )A山西、陕西、宁夏、甘肃 B青海、甘肃、宁夏、陕西 C青海、内蒙古、山西、河南 D内蒙古、山西、河南、河北3(目标1)黄土高原在农业上的过渡性表现为 ( ) A林业向牧业过渡 B水田向旱地过渡 C牧业向渔业过渡 D种植业向牧业过渡4(目标3)秦始皇陵和黄帝陵位于黄土高原上哪个省区 ( )A甘肃省 B山西省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陕西省5(目标3)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面四幅图中反映黄土高原民居建筑风格的是 ( )6(目标1)读图71,回答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东起A ,西至B ,南连C ,北达D ,范围辽阔。将A、B、C、D标在图中适当位置上。(2)可以看出: 河的 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带走大量泥沙进入华北平原,因此这条河流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3)黄土高原地跨 、 、 、 等省区。【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