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克罗齐的艺术直觉理论(梅晓雪)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6.52KB
约6页
文档ID:18030091
克罗齐的艺术直觉理论(梅晓雪)_第1页
1/6

上研究生课程作业(2011 至 2012 学年度第三学期)题 目 《克罗齐的艺术直觉理论》 科 目 美 术 概 论 姓 名 梅 晓 雪 专 业 美 术 学(美术史论) 学 号 2010211233 克罗齐的艺术直觉理论摘要:克罗齐在其《美学原理》中将美学定义为研究直觉或表现的科学他认为直觉是心灵活动的起点,也是认识的最初阶段当主体见到一个事物时,感官便受到刺激,由此而产生“感受”感受所得即“印象”感受”与“印象”只是心灵被动领受到的无形式的东西,还没有经过心灵的作用或心灵的创造,因而还不能称之为“直觉”;只有当这些“感受”或“印象”经过心灵的综合与联想作用,获得了一定形式时,才构成了直觉在克罗齐看来,直觉与表现意思相同内在感受”、“印象”等,只能统统称之为“情感”,它们只有经过心灵的综合,才获得形式,化为具体的“意象”;而当“内在情感”外化为具体意象时,也就是说情感得到了表现于是他认为直觉与表现“非二物而是一体”,是“此出现彼亦出现的东西”,是同一种性质的心灵活动。

直觉即表现”说,是克罗齐主观唯心主义美学的奠基石关键词:克罗齐 直觉 表现意大利学术界公认,意大利在近代涌现过两位科学散文大师,一位是伽利略,一位就是克罗齐克罗齐不仅具有深邃的思想,而且其文笔流畅、清新、优美作为美学家,他认为美学就是语言学,将语言同表现、美相提并论作为文学批评家,他研究过但丁、莎士比亚、歌德等大文学家,对于诗歌、戏剧、小说都有独特的研究,所以他的文学功底很深[1]一“直觉即表现”说  二十世纪初,由意大利美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Benedetto Croce,1866 年 2 月 25 日—1952 年11 月 20 日)提出,被英国美学家柯林伍德继承、发展的一种把艺术和美视为主观情感外化的美学学说克罗齐依照这一基本观点,给美下了一个定义,并对美、丑分别作出了界定他说,美是一种“成功的表现”,而丑则是一种“ 不成功的表现” 他解释说,“ 美现为整一,丑现为杂多” ,在“成功的表现”中,心灵用形式把杂多的印象统辖为统一的整体,在“不成功的表现”中,心灵没有把杂多的印象统摄起来,仍是杂多克罗齐还用正价值和反价值来界定美丑,他把“成功的表现”称为正价值,把“不成功的表现”称为反价值。

在“ 成功的表现”中,心灵能达到“ 自由发展” ,伴随产生一种快感,是一种正价值,称为美;在“不成功的表现 ”中,心灵活动受到阻碍,现出矛盾,伴随产生一种痛感,是一种反价值,称为丑他的《美学原理》中的主要观点“五正” 、 “五反”有很好的说明 “五正”即:①直觉即抒情的表现他不承认世界上有“物质”存在,只承认“材料” (即情感、欲念、快感、痛感等)的存在这些“材料”是心灵的产物,它一旦经过直觉,就可以获得“形式” ,转化为意象(万事万物) 一切直觉既来源于情感又表现情感②直觉即艺术心里有了直觉品(直觉到的形象)就等于“表现”了艺术,至于这心中的艺术写不写,画不画,做不做,那是无关的,直觉即艺术人人都有直觉,人人都是艺术家在艺术家与一般人相比只是在直觉的量上不同③直觉即欣赏欣赏就是用直觉再造艺术家所创造的抒情的意象,从而得到和作者大致相同的体验和感受欣赏和创造是统一的,不仅需要鉴赏力,也需要直觉的能力④直觉的成功表现即是美直觉的功用在于给无形式的情感赋予形式,使情感成为意象而“对象化” 这种“心灵的综合活动”有成功与失败之分,美只是指成功的表现,不成功的表现则是丑美感就是成功的表现引起的一种快感。

⑤语言就是艺术他继承维柯的形象思维论,认为语言就是一种形象思维,在本质上和艺术相同他根本不承认抽象思维和艺术有关,认为把思想当成直觉的活动是荒谬的[2] 依照“直觉即表现” 的原理,克罗齐认为艺术同样是一种直觉,因为艺术作为一种表现形式,从来都没有人反对,于是当“直觉=表现”成立时,艺术也就自然而然地与直觉联姻尽管这二者在体现为一种表现时,多少有些主客观的区别,但克罗齐认为,艺术作为表现与直觉作为表现,区别只是在量上,而不是在性质上正如“有些人本领较大,用力较勤,能把心灵中复杂状态尽量表现出来,这些人通常被尊称为艺术家;有些很复杂而艰巨的表现品不是寻常人所能成就的,这些就叫做艺术品”但你也不能否认一个普通人的直觉所表现出的方方面面所具有的艺术价值或社会价值,仅是因为能量的大小问题,未见得不会有成就的时刻五反”从反面肯定了艺术是一种纯直觉的存在它包括①艺术不是物理的事实;②艺术不是功利活动;③艺术不是道德活动;④艺术不是概念的或逻辑的活动;⑤艺术不能分类 “五正” “五反”肯定了直觉即表现,把黑格尔以理念为核心的理性主义美学转变为以直觉为中心的非理性主义美学,开辟了20 世纪西方美学的新趋向,对英国鲍桑葵、开瑞特和科林伍德都有影响。

二 艺术即直觉论   如果我们将克罗齐的美学理论看作一个逻辑体系,那么作为其出发点、本体或内核的东西,就是一个简单的定义:“直觉即表现即艺术”[3]对克罗齐的评价在整个美学界一直都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因为,从理论上看,克罗齐是一个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者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美学界流行着对克罗齐表现论的这样三个方面的评语:①表现论是康德、黑格尔辩证美学思想的倒退;②表现论是消极浪漫主义的理论总结;③表现论反映了帝国主义战争前夜知识分子的失望情绪和悲观看法这样,对于克罗齐的表现论美学思想就基本上给予了否定到底应如何评价克罗齐的美学思想,如果它真的是一无是处到完全不可取,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这样一个美学思想有着极其广泛的市场和长久的影响力呢?首先我们确定,一种美学思潮的确应取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但面对某一美学理论时,还应具体分析其在美学史的发展中是否是某个时代特有的一种美学形态,从而判定其现实的合理性,而不应脱离特定时代的美学特征对其进行抽象的政治与哲学的分析,这才是公平的评判我们知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当代的美无法与古代的美比高低,东方的美也没有必要与西方的美相争艳,特别是现代社会,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感情生活的丰富,对情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也在不断地追求一种情感的美。

而情感的变化与流动的特点决定它所表观的美学形态必然是多元的于是克罗齐的表现论正是这种当代的情感美的理论总结之一,而且是主要的理论总结之一如果说移情论带有古代美与当代美两个时代之交的过渡特点的话,那么,表观论美学就是真正的当代美学的代表性的理论形态此后的各种新的美学形态都不同程度地同“表现”有关表现”已几乎成为新时代美学的旗帜克罗齐表现论美学的不完善性与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但作为新时代美学的代表,其历史地位也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1 “直觉即艺术”是克罗齐表现论美学的核心论点什么是美学呢?克罗齐回答,美学即直觉的科学我们已经知道在他看来,直觉和表现是一回事他说:“直觉是表现,而且只是表现(没有多于表现的,却也没有少于表现的)”通常,人们将直觉看成不必经过推理和分析就能直接领会到事物真相的一种特有的心理能力克罗齐则认为,直觉是人类心灵活动的起点,是认识的两种形式之一在他看来,认识有直觉与逻辑两种形式,直觉凭借的手段是想象,逻辑则凭借理智,直觉是对个别事物的知识,逻辑则是对一般事物的知识,直觉产生的是形象,逻辑则产生概念克罗齐认为,直觉包含物质与形式两方面的内容所谓物质即是“感受”,这种感受是在直觉界线以下的一种无形式的物质,人的心灵永不能认识。

它属于被动的兽性的范围人们只有凭借心灵的主动性,赋予感受以形式,才能克服其被动性与兽性,成为具体的形象,被人们所认识因此,直觉的过程即是赋予物质以形式的过程,也是以人的主动性克服兽的被动性的过程那么,什么是表现呢?克罗齐认为,所谓表现即是心灵赋予物质以形式、使之对象化并产生具体形象的过程因此,直觉也就是表现克罗齐说:“在这个认识的过程中,直觉与表现是无法可分的此出现则彼同时出现,因为它们并非二物而是一体由此可见,克罗齐在“直觉即表现”的理论中,其实是将康德的“先验综合说”与黑格尔的“显现说”结合到一起了因为,直觉中心灵以形式对感受的综合即是康德主观先验的“综合说”,而表现中物质通过形式而成为具体的形象即是黑格尔的“显现说”克罗齐认为,艺术也是一种借助于形象的表现,因而同直觉是完全统一的他说:我们已经坦白地把直觉的(即表现的)知识和审美的(即艺术的)事实看成统一,用艺术作品做直觉的知识的实例,把直觉的特性都付与艺术作品,也把艺术作品的特性都付与直觉”克罗齐认为,艺术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灵性的创造活动,是人性的解放、主体能动性的充分表现、对自然的被动性的征服他说:“人在他的印象上面加工,他就把自己从那些印象中解放了出来。

把它们外射为对象,人就把它们从自己里面移出来,使自己变成它们的主体说艺术有解放的和净化的作用,也就等于说‘艺术的特性为心灵的活动’活动是解放者,正因为它征服了被动性而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形式,“缺乏了形式就缺乏了一切”因为形式就是人的主动性,就是人性他以过滤器为例说明形式的决定作用经过过滤器过滤的水已非原来的水,因而起决定作用的是滤器,犹如经过形式加工的印象已非原来的印象,克罗齐将艺术的表现同自然的表现相区别他认为,自然的表现是某种感受的直接流露,未经主体运用形式所进行的加工,因而缺乏心灵性,不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产品,所以不是艺术一个人因盛怒而流露的怒的自然表现和一个人依审美原则把怒表现出来中间有天渊之别他说:“自然科学意义的表现之中简直就没有心灵意义的表现,这就是说,它没有活动性与心灵性,因此就没有美丑两极在这里,克罗齐以直觉为标准划清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正因为作为心灵活动的直觉是划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而心灵活动的产品必然具有整一性,所以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整一性他说:“心灵的活动就是融化杂多印象于一个有机整体的那种作用这道理是人们常想说出的,例如‘艺术作品须有整一性’,‘艺术须寓变化于整一’之类肯定的话。

表现即综合杂多为整一克罗齐将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诸印象;二、表现,即心灵审美的综合作用;三、快感的陪伴,即美的快感,或审美的快感;四,由审美事物到物理现象的翻译他认为,真正称得上是审美的是作为“表现”的第二阶段至于第四阶段,即借助物质媒介的传达阶段已不属于表现,而是具有实践的性质既然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那么,作为美亦可将其界定为“表现”,或者叫做“成功的表现”克罗齐说:“所以我们觉得以‘成功的表现’作‘美’的定义,似很稳妥;或是更好一点,把美干脆地当作表现……因为,克罗齐认为,表现是一种心灵的创造性的活动,是人性对兽性、主动性对被动性、形式对感受的冲突并战胜所以,人性、主动性与形式在冲突中获得了胜利,取得了成功,就是成功的表现,就是美相反,没有获得胜利、取得成功就是丑克罗齐说:“丑和它所附带的不快感,就是没有能征服障碍的那种审美活动;美就是得到胜利的表现活动他认为,甚至创作者本人也会因主观因素的干扰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所创作的作品这样,欣赏者或批评家因主观因素而难以准确地判断作品的美丑,就是毫不奇怪的了他说:“批评家们也往往因为匆忙,懒惰,省察的缺乏,理论上的偏见,私人的恩怨以及其它类似的动机,把美的说成丑的,丑的说成美的。

2 艺术独立论克罗齐是艺术独立论即为艺术而艺术论的倡导者从他的哲学体系看,他将人的心灵活动分为二度四个阶段作为直觉的艺术是心灵活动的起始阶段,可作为逻辑、经济与道德等其它三个阶段的基础,但又具有独立性,不为其它阶段所代替为此,克罗齐明确提出艺术独立论,倡导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他说:“艺术就其为艺术而言,是离效用、道德以及一切实践的价值而独立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