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高二历史统考试题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80300275 上传时间:2021-04-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渭县高二历史统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渭县高二历史统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渭县高二历史统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通渭县高二历史统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通渭县高二历史统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渭县高二历史统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渭县高二历史统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渭县高二历史统考试题 作者: 日期:2 20122013学年度高二级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卷)历 史(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后面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B.通过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通过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早

2、期政治制度来巩固统治秩序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2.下面所示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的解释,该时期是世袭-尚贤 财产共有-财产私有 阶级制-齐民化 封建制-郡县制 宗庙议事-庙堂议事A夏商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三国 D魏晋隋唐3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娇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A宗法制 B皇帝制 C三公九卿制 D郡国并行制4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见宋朝A相

3、权进一步削弱 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众相制初步确立 D内阁与枢密院分掌实权5.“中国传统社会在平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精英的三大主要阶层(地主、士绅和官僚)之间,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就传统官僚专制社会所具有的社会流动程度而言,中国可以说是人类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具阶层开放性结构的社会。”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的制度因素是A世官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6.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提出:“中国二千余年的专制官僚政治局面其所以是由秦国开其端绪,乃因中国二千余年的地主经济制度,是由秦国立下基础。这种政治经济形态的配合,不但改变了中国封建性质,改变了中国官僚政治形

4、态,且也改变了中国专制君主与官僚间,乃至官僚相互间的社会阶级利害关系。”作者的主要观点是A.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由秦国创立的B.专制君主与官僚间的利害关系是严重冲突的C.官僚政治的核心是君主专制D.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相互适应的7.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8. “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

5、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A权力制约 B公民意识 C平民政治 D法律至上9.雅典民主“这种专政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晡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材料认为雅典民主A.是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B.是一种直接民主C.易形成集体暴政 D.是少数人的民主10.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这里的“理性”反映了罗马法A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C以尊重自然权利为基础D因时势变化而发展11希腊和罗马的民主都是A维护了大部分公民的权利 B

6、使妇女权益受到法律保障C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D受到亚非文明的影响12.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保障机制。”美国前总统布什也说过:“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用民主的方式把他们关进笼子里的梦想。”最早实现用民主的方式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梦想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英国权利法案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美国1787年宪法13.1832年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这说明A英国的君主制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B英国议会实行无

7、代表的专制统治C工业革命导致了英国政治力量的变化D英国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世界霸权14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15.美国麦迪逊曾说:“共和国无论多小,为了防止少数人结党营私,代表必须达到一定数目;同时,共和国无论多大,为了防止人数过多的混乱,代表必须限于一定数目。”下列说法符合他的主张的是A既要让公民行使权力又要限制行使权力的范围B应该采取中庸原则,处事不偏不倚C应该

8、把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D代表机构既能体现广泛性又要精干有效16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C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17. 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定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对海关内部用人、行政等做了详细规定。这表明A洋务运动正式展开 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C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 D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18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乃

9、至远东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下面对该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新兴的近代文明战胜了腐朽落后的封建文明 B简单的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足以挽救国家的危亡C甲午战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甲午战争使东方开启了近代化时代19.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20.“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10、献。近代以后,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自那时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民族历经磨难”开始于鸦片战争 B“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原因是列强侵略和制度落后C“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D“一次又一次地失败”说明近代没有正确的革命道路21清末革命人士邹容说“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而介于地球强国之间”,“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保我独立之权”。这表明中国近代革命的目的是A实行君主立宪 B推翻清政府C反对外国侵略 D实现独立民主22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

11、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下,其首要因素是A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 B共产党的努力工作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3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4钱穆指出:“任何制度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在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人民政协自建立以来,已经历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这60

12、多年中,其不变的“本源精神”是A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C领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D选举和监督各级政府25.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解最准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B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都是建国后成立的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我国在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6.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青年评论家俞可平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地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俞可平认为A中国的民主模式是最佳模式 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C“中国模式”具有世界意义 D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7有学者认为,自中美建交以来,中美关系经常受到干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没有真正完成。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不断地干涉台湾事务 B美国竭力地遏制中国的崛起C美国坚持敌视中国的政策 D美国不放弃称霸全球的政策28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