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文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80294675 上传时间:2021-04-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文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值得参考借鉴!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文案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文案 你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你要想上好课,却必须要备好课。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都需要认真备课。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最新文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最新文案1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

2、、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2、揭示课题。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小明前面是谁?后面呢?” 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前、后。(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探究新知 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前、后的例子吗? 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前、后的含义。 (1)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题图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

3、诉大家好吗? (3)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 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轮船上面有什么?大货车前面是什么?小汽车后面有什么? 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 3、看书第9页,完成书上填空并完成做一做。 指名口答并订正。 三、活动 1、拍手游戏。 (1)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 (2)听反语: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 2、小组活动。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 3、做个老鹰抓小鸡的小游戏。 小华做老鹰,小林、小东、小云、小玉5人依次抓着前面一个人的后衣角,开始游戏,老师提问,小东前面是?小云住小玉的哪个面?

4、看图再说一说,老师找学生起来,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布置 完成书本第11页的练习二的第1、2、3题。 课后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最新文案2 教学内容:课本第8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欣赏、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的一些简单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规律能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表述发现的规

5、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利用比赛,感知规律 记忆比赛:男女生分别记忆两组数据,得出有规律的好记,没有规律的不好记。得出规律的重要性,引出课题:找规律。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数学小精灵聪聪听说我们学习找规律,也来到了这里。他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说呀,在这春暖花开、春暖花开的季节,光明小学一一班的小朋友去公园聚会了!他们把会场布置得可漂亮啦!同学们又蹦又跳玩得可开心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朋友、灯笼、彩旗、小花。 首先研究装饰物是怎么排列的。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彩旗是怎么排列的?(黄红、黄红) 我们就把这一面黄旗和红旗看作

6、一组。(板书:一组) 2、接下来讲解小花、灯笼的排列方式。 3、小朋友队伍的排列。 小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都是按顺序为一组,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而且至少要重复3次,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四、学以致用,摆出规律 小组合作,作品展示。 五、智力闯关,应用规律 六、联系生活,找出规律 七、情感教育,总结本课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最新文案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找等活动,使学生能直观地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

7、征和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4、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到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求新知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物体、和平面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一)谈话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

8、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二)动手感触:请学生摸一摸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有什么感觉?(教师综合学生回答的特点小结:平平的、滑滑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旧知引入,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知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一)动手拓出平面图形 1、你有什么方法能在纸上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面”呢? 2、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各种平面图形,小组交流自己画图的过程与方法。 3、点明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认识长方形 1、实物投影学生画的长方形

9、,并说一说:你是从哪一种形状的物体得到这种图形的? 2、让学生在长方体物体上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3、谁能帮这样的图形取个名呢?板书:长方形。 (三)认识正方形和圆 (1)教师展示学生画的正方形和圆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物体的面画出来的?在这些物体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处板书:正方形、圆) (2)在初步认识新知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正方形和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画图等操作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区别;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四)认识三角形 (1)你能把一张正方形

10、或长方形的纸对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利用展台展示学生的折法。 (2)你能沿着折痕剪一剪,分一分吗?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归类、观察,并在组内交流、反馈。然后运用多媒体展台选择性的展示学生分的结果。 (3)问:在上面两组图形中,你发现了新的图形吗?(板书:三角形) (4)学生寻找并说说生活中见过的三角形形状的物体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折、剪、分,直观认识三角形的过程,亲身体验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认识平行四边形 1、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可以拼出几种图形? 2

11、、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将拼成的新图形放在多媒体展台展示。 3、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指着平行四边形问:这种图形叫什么? 4、小结:像这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5、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演示变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6、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平行四边形吗?(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拼一拼、说一说等学习活动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再通过找一找把知识回归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归类整理: 1、课件呈现多个平面图形,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各是什么图形?并根据图形分类。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

12、分类整理和说一说,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三、巩固应用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课件出示交通标志牌。说一说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 (3)课堂练习卡 1、下面这些物体的表面是什么形状?请你连一连。 2、左边的物体可以直接印出右边的哪一个图形?请你圈出来。 3、数一数。 4、把下图中得涂上红色,涂上绿色,涂上蓝色,涂上蓝色。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分类、数图形等数学活动中,加深对各种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 四、展示学生练习作品 五、课堂小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3、呢? (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最新文案4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培养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图形,体会“面在体上”。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认识图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课件、小圆印章,三棱柱、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践、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在我们教室里找出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14、2、从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它们的形状。 3、摸一摸手中的物体,有什么感受?与同学交流想法。 4、引导学生说出有些物体的一面或几面是平平的,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形。 A:让学生动手找出长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描、印),认识长方形并出示图形。(电脑出示:从长方体中取下长方形。) B:其余学生也找找手中物体中的长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 2、能不能从其他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学生独立找、小组内找、与教师一起找)。 3、汇报交流,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电脑演示) 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5、用自己的办法把图形从物体中“印”下来。 三、联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标志图让学生辨认,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请同组的同学相互说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