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模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80294366 上传时间:2021-04-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智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培智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培智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培智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培智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智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智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模板(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值得参考借鉴!培智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模板培智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模板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在课后感到一些遗憾,但实际上课堂上的缺陷和漏洞总是与备课不充分、不细致,教案的书写不全面有关。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培智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最新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培智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最新模板1 教学要求: 1、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2、 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分组活动。 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 認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提问:小朋友,你们能

3、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例题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完成填空: 1元=()角 1角=()分 3、试一试: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

4、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思考:用一种人民币怎么拿?两种呢?三种呢? 游戏:购物。(“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货架:橡皮(每块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铅笔(每枝4角),自动铅笔(

5、每枝7角),尺(每把3角)。 请小朋友用1元钱购物,想一想,说一说,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应找回多少钱? 四、总结延伸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元角分)知道了什么?(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1元=10角、1角=10分)关于人民币,小朋友们还知道什么呢?这些面值更大的人民币,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培智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最新模板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比较不同单位表示的钱数的大小。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具体购物情境,体会购物的总钱数和购物的数量,积累购物的初步经验;感受购物问题里的数量

6、关系,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体会元、角、分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培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元、角、分简单换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购物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做练习十第3题 2、做练习十第4题 3、做练习十第5题 4、做练习十第6题 5、做练习十第7题 一、回顾引入 1、回顾旧知 提问:这单一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的那些知识?请吧你的认识和大家说说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认识。 2、引入课题 小朋友真棒!为了巩固和应用小朋友已经掌握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练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再现就知 出

7、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说说各是多少钱。 2、口答 提问:1元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可以换几张5角的?为什么? (板书:1元=10角) 如果用分币来换,几分可以换成1角?(板书:1角=10分) 1角2分=()分 1元2角=()角 1角2分和1元2角哪个钱多? 3、做练习十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交流结果,集体订正,指名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指出:把1元几角换算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合起来是十几角;把十几角换算成几元几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1元几角。 4、做练习十第2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在课本上,在集体交流。 让学生说说怎样比的。 提问:题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8、要回答什么问题? 学生同桌讨论够不够,说说自己想法。 指出:三样商品各买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多,就够了;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少就不够。 先让学生了解价格和解决问题的要求。 提问:把10元钱用完是什么意思?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观察情境,说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 提问: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组织交流算式和得数,要求学生口答,并提问:计算牛奶的价钱你是怎样想的? 提问: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口头列式,教室板书。 提问:小宁买了什么?就要多少钱?如果付的都是10元的,应该付多少张? 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

9、,要求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应用练习 1、交流小结。 提问:这节课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介绍你知道吗? 3、布置课后实践 四、练习小结 练习十第8题。 培智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最新模板3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第5254页的例题和第55页上的“做一做”,练习十三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间的换算。 2、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和注意节约的思想教育。 3、初步培养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币值的人民币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买东西要花钱,钱也就是人民币,课前老

10、师请同学们向家长请教,也可以查找课外书了解有关人民币的知识,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你所了解到的知识。(学生汇报)(尽情地让学生发挥) 同学们了解的知识可真不少,但每个同学了解的知识又是不完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国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新课 师:请先拿出你们带来的人民币,分一分类,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操作(可以分成硬币和纸币;也可以分成分币、角币和元币。按照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将同一类人民币放在一起。) 1、教学例1,认识“分”币。 师:请从分币中分别找出1分、2分、5分硬币各一枚,说一说,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学生回答,电脑演示第枚硬币正反面图案。)指出:分是人民

11、币的单位。 以换钱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这几种分币间的关系。通过电脑动画演示得出结论:1个2分可以换2个1分,1个5分可以换5个1分。 2、教学例2,认识“角”币。 让学生拿出10分,并说说自己的拿法。(有的同学拿了10个1分,有的拿了2个5分,有的拿了5个2分。) 说明:10分就是1角,10分既可以换成一枚1角硬币,也可以换成一张1角纸币(电脑演示)。教师板书:1角=10分 角币除了有1角外,还有哪些?你怎样区分2角、5角?5角硬币你认识吗?它与5分硬币有什么不同?(电脑演示各种角币图案。)指出:“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53页例2的填空,了解角币之间的关系,然后请同桌同学互

12、相兑币。 3、教学例3、例4、认识“元”币 让学生拿出10角,同桌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讲一讲元币的图案。板书:1元=10角告诉学生“元”同样是人民币的单位。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拿出指定的钱数,看谁拿的对、拿的快,看谁的方法最简便。 3、独立完成练习第1、2题。 四、购物活动 电脑演示小小商店的商品及其价格,学生选出、最合理的方案,并对学生进行节约用钱,珍惜爸爸妈妈劳动成果的教育。 五、为什么人民币中没有以3、4、6、7、8、9作数的钱呢?了解纸币两面各是什么图案。 【板书设计】认识人民币 元角分 1元1角1分 培智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最新模板4 教学课题: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

13、内容: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想加算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9+( )=15 9+( )=18 15-9=( )18-9=( ) 9+( )=14 9+( )=17 14-9=( ) 17-9=( )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

14、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 第一组植树8棵,第二组植树9棵,两个小组一共植树多少棵?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你能根据列出的加法算式说出一个减法算式呢?说说这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和差表示的意义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