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中生物第4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4.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4.3禁止生物武器学案(全国通用版)选修(经典实用)

上传人:精****科 文档编号:180244369 上传时间:2021-04-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中生物第4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4.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4.3禁止生物武器学案(全国通用版)选修(经典实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版高中生物第4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4.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4.3禁止生物武器学案(全国通用版)选修(经典实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版高中生物第4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4.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4.3禁止生物武器学案(全国通用版)选修(经典实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1版高中生物第4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4.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4.3禁止生物武器学案(全国通用版)选修(经典实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1版高中生物第4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4.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4.3禁止生物武器学案(全国通用版)选修(经典实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版高中生物第4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4.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4.3禁止生物武器学案(全国通用版)选修(经典实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中生物第4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4.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4.3禁止生物武器学案(全国通用版)选修(经典实用)(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43禁止生物武器1了解克隆技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以及基因检测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要关注它们带来的有关伦理问题。(重、难点)2举例说出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重点)克 隆 技 术 引 发 的 伦 理 问 题1克隆技术类型(1)治疗性克隆: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细胞和组织用于治疗性移植。(2)生殖性克隆:指将克隆技术用于生育 ,即用于产生人类个体。2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观点理由不赞成(1)克隆人严重地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是克隆技术的滥用(2)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3)克隆人是在人为地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

2、不健全的人(4)克隆技术尚不成熟赞成(1)技术性问题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方法得到解决(2)克隆人是一项科学研究,既然是科学就应当允许科学家研究克隆人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原则是: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探讨: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中胚胎的处理方式相同吗?提示:不同。治疗性克隆获得的早期胚胎主要用于获得胚胎干细胞,然后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出所需的特定的组织或细胞;在生殖性克隆中获得的胚胎则通过胚胎移植到母体的子宫内,由母体孕育出婴儿。探讨:伦理学家和科学家看待克隆人的角度有什么不同?提示:伦理学家主要从伦理学、社会学和心

3、理学角度看待克隆人,而科学家更多地是从科学的可行性和科学意义的角度看待克隆人。探讨:若克隆人出生了,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提示:我们没有必要去追究他是出于什么目的被克隆出来的,也没有必要去争论该成果有什么科学价值,而应该把克隆人当作我们社会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尊重他的人权、人格。要用他做实验时,必须征得他自愿同意,绝不能伤害他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以平常心态看待克隆人,使克隆人获得和我们一样的生存和发展条件。1克隆人的培育过程2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比较比较治疗性克隆生殖性克隆不同点概念是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细胞或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或肌肉组织等)等用于治疗性移植的克隆性技术指利用克隆技术获得胚

4、胎,并将胚胎孕育成为人类个体的克隆性技术目的治疗人类疾病繁殖新个体操作水平细胞或组织水平个体水平相同点都属于无性生殖,产生新细胞、新组织动物克隆时受体细胞的选择在进行动物克隆时,一般要选择去核的卵细胞作为受体细胞,这是因为卵细胞体积大,易操作,且含有诱导体细胞核表达全能性的因子。1下列哪项是反对克隆人的生物学家的观点 ()A克隆技术尚不成熟,很可能孕育出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孩子B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方法弥补克隆技术的不足C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D不能迁就于人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可以改变的【答案】A2治疗性克隆有希望最终解决供体器官的短缺和器

5、官移植出现的排异反应。下图表示治疗性克隆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利用了动物体细胞融合技术B上述过程实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C胚胎干细胞的不断增殖和分化潜能保证过程的进行D图示克隆技术违背伦理道德,因此我国政府提出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等“四不”原则【解析】治疗性克隆是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细胞和组织(皮肤、神经或肌肉等)用于治疗性移植。治疗性克隆主要利用了体细胞核移植技术,A项错误;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现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B项错误;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经过分裂和分化,可得到能用于移植的各种组织细胞,C项正确;图中所示技术为治疗性克隆而非生殖性克隆,我国政府的“四不”

6、原则针对的是后者,对于前者,政府并不反对,D项错误。【答案】C设计试管婴儿和基因检测引发的伦理问题(一)设计试管婴儿引发的伦理问题1不符合伦理道德的观点(1)将试管婴儿当作人体零配件工厂,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2)抛弃或杀死配型不合适的多余胚胎,无异于“谋杀”。(3)有人滥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如设计婴儿性别。2符合伦理道德的观点(1)设计试管婴儿的目的是救治患者,它是最快、最好的方法之一。(2)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伤。(3)将脐带血利用起来,更符合伦理道德。3中国政府的观点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必须获得卫生部的批准证书。(二)基因检测引发的伦理问题1完全没有必要检

7、测的理由(1)目前人们对基因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2)人类多基因病既与基因有关,又与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3)有某种致病基因的人不一定患病。(4)基因检测结果本身给受检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5)个人基因资讯的泄露会造成遗传性失业大军和个人婚姻困难,人际关系疏远等严重后果。2支持基因检测的理由(1)一些遗传性疾病在后代中复现率很高,通过基因检测可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适时进行治疗。(2)对于基因歧视现象,可通过正确的科学知识传播、伦理道德教育和立法得以解决。3中国政府的观点在卫生部批准的前提下有组织地进行。探讨:你是否支持设计试管婴儿?为什么?提示:设计试管婴儿只是在特定背景下的一种应

8、急措施,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审批。它不宜推广,并要严防滥用。探讨:试管婴儿与设计试管婴儿的过程有什么不同?试管婴儿与克隆技术分别属于哪种生殖方式?提示:与试管婴儿培育过程相比,设计试管婴儿多了遗传学诊断。试管婴儿的生物学原理是有性生殖(又称体外受精技术),克隆技术的生物学原理是无性生殖(又称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探讨:人的“基因身份证”具有什么特点?其特点是由什么原因决定的?提示:“基因身份证”具有特异性。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张基因身份证,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也容易受环境影响使基因突变。其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1试管婴儿与克隆人的比较一般过程实质说明试管婴儿体外受精、体外一定程度

9、的胚胎发育、胚胎移植到子宫内继续发育有性生殖与人类正常生殖情况相比,主要是改变了受精和初期发育的场所克隆人将体细胞的核物质移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将重组卵细胞移植到子宫内,逐渐发育为新个体体细胞繁殖,属于无性生殖克隆过程证明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2.试管婴儿与设计试管婴儿(1)两者概念及过程:试管婴儿:将精子和卵子从人体中取出来,在人工提供的生活条件下(通常在试管中)进行受精,并让体外受精的受精卵在试管中发育,再把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胚胎移植到“代孕母亲”的子宫内,继续发育直至诞生。过程如上图中。设计试管婴儿:是建立在试管婴儿培育的技术基础上,在早期胚胎移入母体子宫之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如诊断血型

10、、诊断性别、诊断HLA的类型等,有选择性地把胚胎植入母体子宫,以达到生出所需类型婴儿的一种技术手段。过程如上图中。(2)两者区别与联系:设计试管婴儿试管婴儿技术手段多了胚胎移植前进行遗传学诊断这一环节不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实践应用用于白血病、贫血病等遗传性疾病的预测解决不孕不育联系二者都是体外受精,体外进行早期胚胎发育,再进行胚胎移植,从生殖方式上都为有性生殖1设计试管婴儿是在早期胚胎移入母体子宫之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72240039】A植入前,可以通过诊断筛选出无遗传疾病的胚胎植入母体子宫B针对女方是血友病患者,而男方正常的夫妇,可以筛选出无遗传疾

11、病的女胎植入母体子宫C针对男方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而女方正常的夫妇,可以筛选出无遗传疾病的男胎植入母体子宫D该技术是为了不生出患病孩子,因此无须考虑性别【解析】有些伴性遗传病在男女中得病的情况不同,可以根据设计试管婴儿的性别,生出正常的孩子。【答案】D2以下关于通过基因检测制作的“基因身份证”对人类产生的进步性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这将加深人类对遗传变异的理解,使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深入B人们将可以利用基因图谱将各种遗传疾病对号入座,有针对性地制造基因药物,对症下药C人们将可根据易读的基因身份证来预测人的性状,随着个人遗传资料库的建立,这必将给升学、就业、保险、婚姻带来极大的

12、方便D通过控制人体的生化特征,人类将能够恢复或修复人体细胞和器官的功能,促进人类健康【解析】 根据易读的基因身份证来预测人的性状,容易造成个人基因资料的泄露,会造成升学、就业、保险、婚姻等方面的不便,个人隐私得不到保护。 【答案】C生 物 武 器 的 种 类 及 危 害1种类(1)致病菌:鼠疫、霍乱、伤寒、炭疽、菌痢(至少三种)。(2)病毒(3)生化毒剂:肉毒杆菌毒素。(4)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蜡状杆菌像炭疽杆菌的致病菌。2散布途径将病原体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敌方,会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杀伤后果。3危害(1)致病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在中国领土上修建了几十座细菌武

13、器工厂,曾用数千名中国人做活本实验,还曾在中国20多个地区使用了细菌武器造成几十万中国老百姓死亡;日本战败投降时,侵华日军又一次把培养的细菌释放出来,在中国造成传染病大流行。(2)生化毒剂:如肉毒杆菌毒素分子可以阻滞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从而引起肌肉麻痹。(3)病毒:如天花病毒或某些动物的痘病毒。(4)基因重组致病菌:这些致病菌是人类从未接触过的致病菌,可让大批受感染者突然发病,而又无药可医。4禁止生物武器的公约(1)1972年4月10日,苏联、美国、英国分别在其首都签署了禁止试制、生产和储存并销毁细菌(生物)和毒剂武器公约(简称禁止生物武器公约)。(2)中国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

14、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探讨:生物武器与其他常规武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提示:具有生命力,能够在宿主体内繁殖,并随宿主移动散布到不同地方。探讨:与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病原微生物的生存、繁殖、死亡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探讨:对待生物武器,我们必须形成何种明确的立场?提示:关于生物武器,必须形成明确的立场:不论在何种情况下,生物武器的生产、储存和使用都将对受害国的民众,以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造成极度的恐慌和致死危害。1生物武器的概念:生物战剂及施放它的武器、器材总称为生物武器。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坏农作物的微生物及毒素。2

15、生物武器的杀伤特点:(1)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某些生物战剂只需少量病原体侵入人体,就能引起发病,如几十个热杆菌侵入人体就能致病。某些生物战剂,如鼠疫杆菌等,有很强的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长期流行。(2)污染面积广:生物战剂致病力强,气溶胶可随风飘散,在气象、地理条件适宜时,可造成大面积污染。(3)不易被发现:生物战剂气溶胶无色无味,加之多在黄昏、夜间、拂晓、多雾时秘密施放,不易被人发现。(4)有一定的潜伏期:生物战剂致病需经几小时至几天的时间,在这期间被感染的人不会很快减弱工作能力。(5)传播途径多:呼吸、饮食、皮肤接触、昆虫叮咬等。(6)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风速、气温对气溶胶传播有影响,大雪、低温、干燥、日晒等能加速病菌的消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