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31952文档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180203393 上传时间:2021-04-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5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31952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31952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31952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31952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31952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31952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31952文档(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业大学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1.监测目的此次大气监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方面: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深入了解空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方法、分析方法、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方法。巩固大气环境监测的原理与知识,了解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2对校园的空气环境进行监测,评价校园的空气环境质量。3充分了解校园空气质量情况并分析可能的趋势发展及变化。2.方案设计思路大气质量监测查找相关标准,确定监测的项目及容,调查学校功能区分布及人口分布情况,查找校园气象资料,调查污染源分布,由以上资料确定监测点的布置。采集样品后查找相应国标方法测定结果并分析,最后与实际情况对比。监测类型监测项目TSP、二

2、氧化硫、氮氧化物气象资料、排放标准、国标测量方法文献调查方案设计现场调查方案实施污染源调查、功能区人口分布方案实施现场工作实验室工作数据处理采样、保存、仪器操作样品分析、实验数据记录统计结果3.方案调研大气污染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强烈影响而随时间变化,因此应对校园各种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及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征进行调查,并对大气污染 物排放作初步估算。3.1 背景调研4.1.1 总体气象情况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多雷雨大风天气;秋季 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冬季寒冷,多雾、少雨雪。春季回 暖期(4 月 130 日):平均气温 15.2 。初夏少雨期(5 月 1

3、 日6 月 20 日):平均气温 21.8 。初夏多雨期( 6 月 21 日 7 月 20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2528,最低气温通常高于 15。盛夏伏旱期(7 月 21 日 8 月 20 日):日平均气温在 2428之间。初秋多雨期( 8 月 21 日 10 月 10 日):日平均气温 1524。秋季凉爽期( 10 月 11 31 日): 日平均气温 11 15 。年平均气温变化图410 月平均总降水量 488.6 毫米,平均总降水日数 66 天。平均日 降 水 25毫 米 的 大 雨 日4.5天 。年均降水量变化图春季回暖期( 4月130日):平均相对湿度为 64.5% , 4月各旬相对

4、湿度分布比较均匀。初夏少雨期( 5月1日 6月20日):相对湿度 6月上中旬的 54%,达到全年最低值。初夏多雨期( 6月21日 7月20日):相对湿度达 6070%。盛夏伏旱期( 7月21日 8月20日):相对湿度 70%,加上温度相对比较高,此时人们感觉炎热,偶尔有高温高湿的闷热天气。初秋多雨期( 8月21日 10月10日)与秋季凉爽期( 10月1131 日),气温较盛夏有明显下降,相对湿度达 7480%。410月平均风速 0.7 2.6m/s ,主导风向为东北风,第二主导风为西南3.2 总体污染状况各时段平均风速、主导风向和静风频率校园空气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比如校园周

5、围产业布局分布是否产生污染。所以要想准确测量校园的大气质量, 就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当然,由于学校地处北郊校园区,工业企业基本没有,临近地区的影响不是太大。3.3 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主要调查校园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源、数量、燃料种类和污染物名称及排放方式等,为大气环境监测项目的选择提供依据,可按表中的方式进行调查。校园大气污染源情况调查序号 污染 数源名 量称燃 料 污 染 治 理 排 放 备注种类物措施方式1 生活区(食堂 宿舍)2 建筑工 地( 施工 地区)3 锅炉房4 工科楼群5 教学楼区通过参考大气污染源的分类与污染物时空分布的特点,我们对污染源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显示污染源有:1汽车

6、尾气污染:属移动污染源,线源,低架源,交通污染源。排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烟尘、NOx、CO、O3 等。但校园机动车较少, 且移动速度较快,因此对各运动场所的影响大致相同。2食堂旁边锅炉房:属固定污染源,点源,高架源,生活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是烟尘、SO2、CO、CO2、有机化合物等。它位于校园东部,离几座公寓楼较近。但由于其为高架源,受控气流动影响大, 且扩散快,因此对周边地区影响大致相同。3建筑工地:属固定污染源、点源、低架源、生活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噪音。4工科楼群:属固定污染源、点源、低架源。主要污染物是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性气体。它位于校园中部,但其规模较小,保护措施好,严格执行安全

7、实验准则,没有发生过严重的事故,因此对外界运动场所影响很小。5,教学区:属点源、分散源。主要污染物为人为造成,包括扬尘等,污染现象不明显。通过参考大气污染物存在状态及来源,以及上述污染源,我们得出,人的活动和动植物的新代谢是CO2 的主要来源;汽车废气以及锅炉燃烧的废气是CO、CO2 和NOx 的主要来源;各场所地表形态、工地和锅炉烟尘是颗粒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锅炉燃烧废气是SO2 的主要来源;工科楼是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3.4现场调研校园运动场集中在学校东北部,学校东部周边分布着学生公寓。考虑地面用材情况,校的地面状况可分为以下几类:1裸土地。这种地面由经过平整的沙土覆盖,虽然是出于安全考虑

8、、避免受伤,但北京天气干燥、降雨量少,有人在这样裸露的土地上跑动时,总是扬起一片尘土;遇到大风天气,常常尘土飞扬,沿运动场附近的道路边上积土成堆,降低能见度,成为空气中TSP、PM10、降尘的来源,刺激呼吸道和肺部,影响人类健康和周围植物的生长。2塑胶地面。塑胶运动场由素土层、碎石层、基础结构层(沥青砼或水泥砼)、塑胶面层组成,该地面的塑胶层主要为聚氨酯,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低温、防震隔音,是十分利于运动员发挥的地面。但是,从学校操场的情况来看,塑胶地面在太阳照射、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会挥发出明显的气味,该气味可能来自于塑胶颗粒本身和粘连塑胶颗粒的胶结料。3沥青。沥青为一种传统的铺路材料,学校

9、部分路面铺设的就是沥青。沥青是一种复杂的化合物,其加热挥发烟尘中含有大量多环芳烃,尤其苯并(a芘含量甚高,石油沥青烟尘中 B(a)P 的含量尽管低于煤焦沥青烟尘中的含量,但长期接触可能赢棋的遗传毒性作用也不容忽视。4水泥地。水泥地对环境没有明显影响。5沙地。其对大气环境的主要影响和裸土地差不多,但沙的颗粒直径较大,较不易被风吹起,且场所不多、面积较小,所以危害没有裸土严重。6草坪。由于草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3.5校园周边大气污染源调查我校紧邻医学院和科技大学,产生污染对本校影响不大,周边也没有大型工业场地,但紧邻两条道路,且车流量较大,因此大气污染源主要调查汽车尾气排放情况,汽车尾气中主要含

10、有CO、NOx、烟尘等污染物,需在临近学校边缘设置采样点。3.6检测方法调研根据大气环境监测因子的筛选结果所确定的监测项目,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环境监测技术规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所规定的采样和分析方法执行,具体方法可按下表列出。环境空气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监测采 样 方 流量/L/ 采 气 量 分 析 方 检 出 下项目法(min) /L法限(mg/m3 )TSP滤 膜 阻留法SO2溶 液 吸收法N02采样时间和频次采用间歇性采样方法,连续监测3-5d,每天采样频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SO2、NO2、CO 等每镉23h 采样一次; TSP 每天采样一次,连续采样。采样应同时记录气温、气

11、压、风向、风速、阴晴等气象因素。4.监测特点我们此次的监测有以下特点:1、颗粒物污染的来源总体比较固定,因此监测时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布点,这样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2、但由于本次监测的围为校园,面积较大,且有些污染源并不固定,因此各采样点监测值差异性会较大;3、由于此次监测的地点是在户外,必然要受到天气气候的影响, 因此在布点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时间频率的问题;4、校园大气颗粒物污染与室颗粒物污染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受气象状况影响较大,因此在监测时间上应当注意,而且监测频率也与室空气有所不同。5 监测方案5.1 方案概述根据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结合校园各环境功能区的要求,及当地的地形、地貌、气 象

12、条件,按功能区划分的布点法和网格布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布置采样点。各测点名称及相对校园中心点的方位和直线距离可按下表列出,各测点具体位置应在总平面布置图上注明。测点名称及相对方位测点编号测点名称测点方位到校园中心点距离/m1 西门环校路2食堂3工科楼群中心4东南向学生公寓5教学区楼群中心6学生运动场中心本方案综合考虑了各个地表状况、污染源情况、主要污染物、相对位置等因素以及我们的监测目的和实际条件,决定对校具有代表性 的几个室外运动场所进行空气质量监测,监测项目为:总悬浮颗粒TSP。经过选择,采样监测的场所有:北部操场、四周公寓、教学区域、锅炉房、校区食堂、校周边缘邻路地带。采样点距地面高度均为

13、1.5m。由于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等条件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会有所不同,因而还需测量空气流速、温度和湿度。另外,根据学生在各时段的运动情况和日照情况的不同导致空气质量的差别,取8:00,10: 00,13:00,16:00,20:00 五个时间段进行监测分析。最后,根据结果判断环境空气是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及比较分析各个室外场所地表形态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本监测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作为评价标准。5.2 检测大气环境监测因子的筛选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校园及其周边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来筛选监测项目,学校一般无特征污染物排放,结合大气污

14、染源调查结果,可选TSP、SO2、NO2、CO 等作为大气环境监测项目。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的颗粒物。5.3 检测方法5.3.1 TSP 的测定: 测量原理: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m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滤膜经处理后,可以进行组分分析。主要仪器:1、有一定切割特性的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样器2、大流量孔口流量计、中流量孔口流量计3、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4、恒温恒实箱5、天平:大盘天平用于大流量采样滤膜称量;分析天平用于中流量采样滤膜称量6、U型管压差计7、滤膜袋、滤膜保存盒8、X 光看片机和打号机现场及实验室分析:1、准备合格的滤膜,并在选中的滤膜光滑表面的两个对角上打印编号。2、把滤膜放入恒温恒室箱平衡24h,并按要求调整温度,记录温度湿度。3、在上述平衡后称量滤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