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良种繁育基地可行性报告文档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180202588 上传时间:2021-04-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7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猪良种繁育基地可行性报告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生猪良种繁育基地可行性报告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生猪良种繁育基地可行性报告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生猪良种繁育基地可行性报告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生猪良种繁育基地可行性报告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猪良种繁育基地可行性报告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猪良种繁育基地可行性报告文档(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扶持方式:财政补助项目类别:种养项目(畜牧养殖) 项目代码:3410212012010 年 XXX 省XXXXXX2 万头生猪良种繁育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单位:XXXXXXX项目建设地点:XXXXXXXX可研报告编制时间:二一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2 项目基本情况41.3 项目效益5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61.5 综合评价7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82.1 项目建设背景8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2.3 项目市场分析10第三章 建设条件103.1 项目区概况103.2 经营管理能力123.3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12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

2、34.1 市场分析134.2 市场风险分析13第五章 建设方案145.1 建设规模145.2 建设规划和布局15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155.4技术方案155.5 设备选型方案165.6 主体工程方案175.7 实施进度安排17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176.1 环境影响176.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176.3 评价与审批19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20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207.2 劳动定员207.3 经营管理措施207.4 技术培训227.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22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228.1 投资估算依据228.2 投资估算238.3 资金来源238.4 资金使用和管理23第

3、九章 财务评价(附表)249.1 财务评价依据249.2 销售(营业)收入、销售(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249.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249.4 财务效益分析249.5 不确定性分析259.6 财务评价结论26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2610.1 社会评价基本结论2610.2 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2610.3 对比分析27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 概况项目单位名称:XXXXX 所有制形式:私营主营业务:生猪繁育、养殖企业概况XXXXXX 始建于 2002 年,经过数年的努力,全场总占地面积为 460 亩,职工 30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10 人。2009 年出

4、栏外三元商品猪 1.2 万头,主销到杭州、上海、XXX 市及周边区县市场。2009 年,企业资产总值达 3340 万元,销售收入 6500 万元。企业饲料加工能力达到 1.5 万吨,同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 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郑村镇、富堨镇、桂林镇等十多个乡镇建立高产优质玉米等生产基地,饲料年收购农户玉米达 1.2 万吨,有效地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企业的发展。2008 年,已建造大型沼气池一座。沉沙池规格 50 立方米,水解酸化池 200 立方米,调节计量池 100 立方米,日处理 123.9 吨排污物, 日产沼气 960 立方米的 USR 厌氧反应器 2 座,沼液贮存池 600 立方米,容

5、积600 立方米的 储气柜 1 座及阻火设施,锅炉房60 平方米, 功率 6KWH 的沼气发电设备 1 套,有机肥加工厂 1900 平方米,配套附属工程及相关仪器设备。年产沼气 35 万立方米,年沼气发电 47万 KWH,年产有机电 4320 吨,年产沼液肥 2 万立方米。1.1.2 财务状况(附表)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其中:流动负债485(万元)1274(万元)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1548(万元)2071(万元实收资本50(万元)50(万元)营业收入3366(万元)5050(万元)利润总额308(万元)522(万元)净利润308(万元)522(万元)总资产报酬率15.15%15.61%净资产收益率

6、19.89%25.21%资产负债率23.86%38.10%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1.2 项目基本情况1.2.1 项目名称:2 万头生猪良种繁育基地扩建项目建设地点:XXXXX建设性质:扩建1.2.2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建设规模:以实现良性生态循环集生猪良种繁育养殖、肥料沼气发电处理,种养融为一体的生态循环种养结合农业综合发展基地。在原种猪的基础上新增引进种猪 400 头(其中种公猪8 头),种猪存栏达到 1400 头,新建猪舍 5000 平方米,繁育面积达到 10000 平方米, 年出栏仔猪 20000 头供应农户养殖。1.2.3 品种、 技术、设备方案项目的技术来源:(1)品种引进:引

7、进长白、大约克等种猪400头。(2)项目的技术来源:生猪繁殖防疫技术主要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疾控中心检测技术依托于华中农业大学;科学普及来源于科技局、农业委等。(3)主要设备名称数量:产床130 套;保育床130 套;公猪精液检测仪 1 台;疫病检测仪 1 台。1.2.4 土建工程:扩建砖混及钢架合成生猪良种繁育室 1 座 16 间,建设面积 5000平方米。1.2.5 建设期限:2010 年 6 月完成:猪舍的基建(内部设施的安装);新品种的引种;产床、保育床及疾病控制中心设备的添置。2010 年 7 完成:种猪的选择与引进;各项工作人员的招聘与培训;各项工作全面起动,完善与修改各项工程试运

8、行中出现的问题;1.2.6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投资总额 300 万元。资金来源:申请财政资金 82.5 万元,自筹资金 217.5 万元。其中:土建工程 150 万元,机器设备 65 万元,种猪引进 72 万元,科技经费 11 万元,其它 2 万元。1.3 项目效益1.3.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通过生猪扩繁,每年可向周边地区养殖户提供商品仔猪 2 万头,经育肥后出售实现年销售收入 600 万元,新增利润90 万元项目投资回收期为 3 年。年产成品成本估算:510 万元,成品营业收入:600 万元,回收期最终利润为 270 万元。1.3.2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直接带动 500 户养殖户均增收 600

9、0 元,可以解决 750 人的就业,人均增加收入 4000 元。采取定单农业方式带动 1200 户玉米种植农户均增收 300 元。直接服务农户 2000 多个。同时,还带动当地种植业的发展,使农民增加收入,优化农村产业机构,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3.2生态效益该项目的实施既为本场解决燃料用能,也为周边农户种植农作物提供有机肥,可促进农牧业发展,增加有机肥效,确保农作物稳产高产。据研究分析,有机肥效比在传统粪池中发酵的粪肥,其中氮 和氨态氮含量分别 14%和 19%,推广有机肥,则可有效地转变目前普遍存在的过度使用化肥,致使土壤板结硬化的状况,对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稳产高产,具有相

10、当重要的作用。通过该项工程的实施,还可以有效地带动和促进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形成良好性循环。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减少农村污染源,改良土壤。畜禽粪污经过处理后,杀灭了大量有毒有害病菌,切断其生长周期,减少污染,变废为宝,有利于人畜身体健康。同时,由于在进行畜禽粪便有机肥料加工时,可消耗大量的秸杆粉,因此可以减少农村中另一污染源秸杆。另一方面,有机畜禽粪便肥料的使用,可大大改善土壤的颗粒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并可极大地改善农村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随着生态牧业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畜牧场周围的环境,同时也给附近的种植农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4 可行

11、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四、安徽省实施动物防疫法办法五、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六、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69-2001) 八、国家有关行业标准及法律法规1.4.1符合 2010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中的指南。 项目建设单位具有 20 年养殖经验,扎实的养殖基础,先进的管理技术水平,完善的市场运营机制,标准的规模场管理,1.4.2符合国家“三农”政策,也是自身发展带动农民科技养殖, 优化农村产业机构的需要。1.4.3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

12、展稳定市场供应意见的实施意见(皖政200789 号)1.4.4转发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以通知皖国土资2007207 号。本项目紧跟生猪业发展趋势符合优质、安全的新消费理念,产品具有广阔市场消费空间。1.5 综合评价实施这个项目有其外部形势的需要,也有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句话:大形势,大发展,经济、社会、生态三方共赢。项目与时俱进,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和前瞻性。符合国家“三农” 政策,也是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意见的实施意见(皖政200789 号)中提出的“推动我省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稳定市场供应,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项目的具体实施

13、,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大专院校为技术依托。以龙头企业为载体。采取八统一的服务方式,从建立良种繁育基地为切入点,实现畜产品的安全生产,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消费者对“健康优质”畜产品的需要。国内的健康养殖主要是以“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的形式体现的,项目的实施也将为今后国家倡导健康养殖开创新河 , 对能源的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做出有效的示范带动,对养殖业今后发展提供新思维,新品种创造高附加效益。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发展生猪产业是国家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生猪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品种,同时也是 XXX 市畜牧业的传统饲养品种,根据国家有利政策和当前 XXX

14、 市畜牧业发展的有利形势,把生猪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将是提高 XXX 市畜牧业综合生产力和行业竞争力的有效突破口。XXXXXX 是“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市级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是的外三元种猪繁育养殖示范基地。该场现外三元猪饲养规模达 1.2 万头,其中常年存栏种公猪及后备种猪39 头,其中大约克母猪 30 头、长白公猪 2 头、杜洛克公猪 7 头;二元母猪及后备母猪800 头,其中能繁母猪 620 头、后备母猪 180 头;仔猪 2800 头、育肥猪 3000 头。每年向社会提供商品猪 1.2 万头,仔猪 0.3 万头,预测年经济收入可达 700 万元。公司管理体制健全,市场化运作能力较强,已建立一整套市场营销网络,产品基本上供应上海等长三角市场。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是发挥山区资源优势,提升传统养殖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是高起点、高标准;规模大高科技含量的道路,利用资源的科学配置,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形成生物嫁接,种养加结合形成良性循环生态综合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加需要。农副产品质量特别是卫生质量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实践健康养殖、促进农业资源深层次利用,提高产品质量,有利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延长生物食物链条,实现能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