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必做文档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180200824 上传时间:2021-04-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必做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必做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必做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必做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必做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必做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必做文档(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作业立法简史篇第一章:外国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二、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 1(必做)( C )被公认为劳动法的起源,英国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被视为劳动法产生的标志。A“劳工法规” B民法 C“工厂立法”(工厂法) D行政法2(必做)( A )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劳动法典。 A俄劳动法典 B联劳动立法纲要C联劳动集体法 D联工会及其权利和活动保障法 3(必做)英国 1802 年的( B )被视为劳动法产生的标志。A劳资关系法 B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C疾病保险法 D职业安全卫生法第二章:中国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二、多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

2、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为错误答案)1(必做)我国现已通过、颁布的劳动立法有( ABCD)。 A中华人民国工会法B中华人民全生产法C中华人民国劳动合同法D中华人民国社会保险法第三章:国际劳工立法的产生和发展一、判断题(认为对的在括号打“”,认为错的打“”)1(必做)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建议书,只是供成员国在制定相应的国法律或者政策时参考,不具有约束力。()2(必做)国际劳工组织和其他组织不同的一大特色是实行“三方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 1(必做)下列各个(类)公

3、约中(D)被列为优先国际劳工公约(即“优先公约”)。A就业政策公约B关于自由结社与集体谈判权的公约 C关于废除强迫劳动的公约D关于禁止使用童工方面的公约2(必做)国际劳工组织的“核心劳动标准”涉及四类容,下列各项中( A )不在此围。 A保障休息休假B自由结社与集体谈判权C废除强迫劳动D禁止使用童工3(必做)以下各项中,(D)属于“基本国际劳工公约”。A三方协商促进贯彻国际劳工标准公约B劳动监察公约 C就业政策公约D同工同酬公约4(必做)下列各项中,( D)不属于“基本国际劳工公约”(或称“核心劳动标准”)的围。 A关于自由结社与集体谈判权的公约B关于废除强迫劳动的公约 C关于禁止使用童工方面

4、的公约D关于劳动监察方面的公约基础理论篇页脚.第四章:劳动法概述一、判断题(认为对的在括号打“”,认为错的打“”)1(必做)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专指职工为谋生而从事的,履行劳动法规、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所规定义务的集体劳动。()2.(必做)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主要是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和劳动服务法律关系。()3(必做)劳动法上的劳动,是指一切劳动,即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二、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 1(必做)下列人员中(C D )不适用我国劳动法。A企业职工B个体经济组织的雇工 C事业组织的工勤人

5、员D公务员三、多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为错误答案)1(必做)下列人员中(A B )适用我国劳动法。 A企业职工B个体经济组织的雇工 C事业组织的工勤人员D公务员2(必做)劳动关系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在()。 A它的当事人双方固定为劳动者、用人单位(或雇主) B它包括在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C它是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结合的社会关系 D它是平等性质与隶属性质兼有的社会关系3(必做)劳动法的基本特征有( B C D)。A劳动法为特别私法B劳动者保护法与劳动管理法的统一 C劳动关系协调法和劳动

6、标准法的结合D实体法和程序法的配套4(必做)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其“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 A有的社会关系是劳动关系赖以建立的必要前提 B有的社会关系是为了使劳动关系正常运行而伴随劳动关系发生的 C有的社会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直接后果 D有的社会关系是与劳动关系相关联的民事关系或者人事关系5(必做)下列人员中,(A B )不属于我国劳动法的适用围。 A公务员B农村农业劳动者C现役军人D个体经济组织的雇工四、名词解释题 1(必做)劳动法又称劳工法,是一个有多种含义的概念。是指法律体系中的劳动法律部门,即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的总合五、简答题1. (

7、必做)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具有哪些一般特征?1、它的当事人一方固定为劳动力所有者和支出者,称劳动者,另一方固定为生产资料占页脚.有者和劳动力使用者,称用人单位(或雇主)。2、它的容以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核心。3、它是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结合的社会关系。4、它是平等性质与不平等性质兼有的社会关系。5、它是对抗性质与非对抗性质兼有的社会关系2. (必做)简述我国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围。 1)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围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中形成的劳动关系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一定围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劳动关系。 A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实

8、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规定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之间的劳动关系; B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与其职工之间形成的劳动关系; C其他劳动者通过签订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的劳动关系。3. (必做)简述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容。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主导整个劳动法体系,为劳动法调整劳动领域的社会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也可以说是劳动法的核心和灵魂。主要特征为:1 全面的涵盖性;2 高度的权威性;3 相当强的稳定性。六、论述题1.(必做)试论劳动法是公法与私法的兼容。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源于罗马法,公法涉及宏观利益,它不能由当事人以协议方式约定或变更,

9、而是完全依法设定;私法涉及私人利益,私法关系允许协议设定。我国法学界认为,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和融合,反映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和法律一般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因而,公法和私法的概念可为我国法学所借用。劳动关系最初是作为雇佣关系而纳入民法的调整畴的,当时是将其作为一种纯粹的私法关系来看待。当劳动关系从民法中独立出来由劳动法调整后,继续允许雇主与劳动者以合同形式确立劳动关系和相互权利义务,但同时又对劳动关系作出许多必须由雇主严格遵循的规定,如最低就业年龄、最高工作时间等劳动基准规定,而雇主遵守这些基准规定不仅是对劳动者的义务也是对国家的义务,否则就由有关行政机关强制执行,于是劳动法在西方国家就被称为私

10、法公法化的法律部门。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中,劳动关系实际上是劳动行政关系的延伸和附属物,属于纯粹的公法关系,因而这种条件下的劳动法实际上是劳动行政法,属于完全意义的公法。实行经济体制市场化后,企业被赋予用工自主权,劳动者被赋予择业自主权;劳动合同的普遍推行,使劳动关系的运行和容越来越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合意;劳动行政职能由对劳动关系的决定和支配,逐渐转变为对劳动关系的指导、监督和保障。这样,劳动关系不再是纯粹的公法关系,而兼有私法关系属性,因而可以说,我国劳动法是一个公法私法化的法律部门。2(必做)试论劳动法是劳动者保护法。劳动法要保护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但是,在总体上它向保护劳动者倾斜。表现在

11、1、劳动法偏重于规定劳动者的权利和用人单位的义务。2、劳动法对劳动者利益,以强行性规规页脚.定只准提高而不准降低的最低标准,对用人单位利益,则无这种保护性规定。3、劳动法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关系实行严格限制。4、在劳动监察制度中,监察对象一般只限于或者主要是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的行为。劳动法之所以向保护者倾斜是因为 1、市场经济中,劳动者一般牌事实上的弱者地位。2、在具有人身性的隶属性的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所支配和使用的劳动力,是劳动者生命力的实现过程,在此过程中,对劳动力的任何损害,都直接危及劳动者生存。因而,当今世界各国的劳动法,都将保护劳动者奉为主旨,在劳动者是国家主人的我国,强调这一主

12、旨,更具有重要意义。3(必做)联系实际,论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基本原则的涵及其表现。1、全面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无论是财产权益还是人身权益,无论是法定权益还是约定权益,无论其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哪人方面,无论存在于劳动关系缔结前、缔结后还是终止后,都要置于劳动法的保护围。2、平等保护:全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包括两方面:A 各种劳动者平等保护。B 对特殊劳动者群体的特殊保护。3、优先保护:在特定条件下,当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与对用人单位利益的保护发生冲突时,劳动法应优先保护劳动者的利益。4、基本保护:对劳动基本利益的保护。在劳动者的利益结构中,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要的

13、人身安全健康、基本生活需要等利益属于基本利益,是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因此保护劳动首先就是要保护劳动者的基本利益。4(必做)中华人民国劳动合同法在起草过程中,关于立法宗旨的表述有“单保护”表述(即表述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双保护”表述(即表述为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两种主。现行法律第1 条规定: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 系,”制定本法。请结合这一立法背景,谈谈你对劳动法“维权”宗旨的认识。第五章:法律关系一、判断题(认为对的在括号打“”,认为错的打“”)1. (必做)引起劳动法律关系发生的

14、,必须是合法行为,并且其中必须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合意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 1(必做)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客体是(C)。A劳动力B劳动条件C劳动行为D工资三、多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为错误答案)1(必做)以下各项中(CD)属于劳动法学中的附随法律关系。 A劳动法律关系 B民事法律关系 C劳动行政法律关系D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四、名词解释题页脚.1.(必做)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所形成的实现劳动过程的权利和义务关系。2(必做)劳动法律事实指劳动法所确认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发生、续延、变更、暂停或终止的客观情况。第六章:劳动法主体一、判断题(认为对的在括号打“”,认为错的打“”) 1(必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我国工会的基本职责。()2(必做)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