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80137114 上传时间:2021-04-1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5.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下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九下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九下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九下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九下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下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下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版九下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目标,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情况和科技成就,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能处理历史材料,概括、提炼历史观点。 认识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增强历史责任感,走进高科技殿堂,走进高效课堂,科技的应用给我们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工具,科技的应用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减轻了家务,科技的应用给我们提供了快捷的通信,科技的应用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方便,动脑筋,你知道第一、二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吗,你知道第一、二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吗,动脑筋,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198

2、1年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神州七号”飞船和宇航员,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学习目标,掌握: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及重大成就。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认识: 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坚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信念,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背景? 2、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有重大突 破?核心是什么? 3、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 4、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自学导航 请你阅读P102P105内容,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2、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原子能、

3、计算机、 航天技术、生物工程,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4、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哪一个国家,美国,5、什么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6、生物工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克隆技术,7、2000年,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 的山羊在哪里诞生,中国,知识竞赛,第二轮,2、谁被誉为“发明大王”,而且还 发明了电灯,3、是谁发明了火车,5、谁被称为“汽车之父”,我们中国人根据 他的姓氏的译音,译为“奔驰”,6、美国的一对兄弟通过研制、并试制飞机成功,他们是谁,4、是谁发明了轮船,瓦特,爱迪生,史蒂芬孙,富尔顿,莱特兄弟,卡尔、本茨,1.是谁改进了蒸汽机,把人

4、类带入蒸汽时代,科技展厅,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计算机技术,1945年7月16日上午,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领导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威力 为2万吨TNT的原子弹。并用于二战. 1951年,美国首次实验原子能能发电,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 这是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始,1946年2月15日 ,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埃尼阿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会使用计算机。特别是“上网(internet)”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不论是孩子,还是老人,都能“坐在家中,知晓天下事,1996年,世界上

5、第一只克隆出的哺乳动物绵羊多利诞生,克隆技术在抢救珍奇濒危动物、攻克遗 传性疾病、研制高水平新药等研究中发 挥作用,它既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也 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问题,世界各国应 该制定法律来加强管理,严禁复制人类,太空世界,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人 类第一次在另外一个星球上留下足迹,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P104,材料一: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如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2年;而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材料二:如

6、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到医学,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农业科研教育 国防建设等,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材料三: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70年代增长到60%,80年代已达80,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促进经济增长,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P105,材料一: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生产力内在结构发生变化 ,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为节物节能型;由初级技术型转变为高技术型。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材料二:世界

7、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的“尤利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863计划”等,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展望未来,你认为中国能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吗,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要全面落实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的思想,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863计划,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邓小平同志亲自作了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举行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首届国家

8、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吴文俊获得500万元,江总书记亲自为获奖者颁奖,2010年1月11日,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向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孙家栋颁奖,1、中国有数不清的绝顶聪明及可塑造性强的年轻一代,这是科技发展的首要前提。 2、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重人伦和勤俭的同时,也重视教育,势必令上述人才大有可为。 3、中国在过去一百年的发展中已经走出了固步自封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对近代科学的热忱。 4、中国内地、香港、台湾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5、政府支持科学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 6,整合联系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整合联系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A,B,C,D,E,F,G,H,第一次的是( ),第二次的是( ), 第三次的是(,CD,ABEF,GH,对号入座,自18世纪中期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一定要牢牢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以崇尚科学为荣。希望同学们能多思考、多实践、参与科学、走进科学,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寄语,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