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80136604 上传时间:2021-04-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道远课堂”必备目录一、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环节与活动(教学过程)、教学资源【老师教学用的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用的学习资源】、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标题:宋体三号,文段:宋体小四,段落行距1.5倍)二、所用课件及相关资源:包括用于教学的课件、学习资源(或资源链接【学生使用的学习包】)等。三、课堂实录视频。附1“教学设计”案例: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广州市荔湾区文昌小学 夏静文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认知目标: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的

2、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习惯。4、教学重点:正确理解 怀特森老师运用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具有怀疑精神的做法。 5、教学难点: 探究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的原因。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因此,学习本篇课文,学生能很快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本文所塑造的怀特森老师的形象对学生的已有经验是一种“冲突”:首先从视觉上看,怀特森老师别具一格的科学课让学生耳目一新;其次从心理认同上看,他们没想到怀特森老师会“糊弄”自己的学生,这让他们的心里或多或少会有些

3、疑惑;从思维方式上理解,小学时期的大多数孩子还是教师和教材的忠实信徒,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去怀疑教师和教科书上说的,因此本文对他们多年来形成的一种定势思维方式是一种挑战。 三、教学内容分析我最好的老师是小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五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一般都排在每个单元的最后,这样编排的目的是通过精读课文的阅读方法,来促进学生学法的运用,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课文是美国作家欧文回忆自己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课文具体描写了怀特森老师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学过程。用他独特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学习这组教材,要把握主

4、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而这篇课文除了要学生把握课文中独特的科学精神外,另一个是让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四、教学环节与活动:一、 交流谈话,导入新课。1、 板书课题2、 解释“最好的”:同学们 “最好的”是什么意思?3、 小结:有最理想的,最满意的,没有比他更好的老师,确实是学生最幸福的事情啊。4、 读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齐读课题,声音响亮地读,充满自豪地读打开课本,114页。二、指导自读,初读感知。1、默读导读提示划要求:师:这是篇独立阅读课文,我们都能在课文前面的导读找到学习的要求,请同

5、学们快速阅读并划一划。 2、.出示自学提示,指导自学 (1)自由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最好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ppt出示)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我”最好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板书:怀特森 独特) 三、探究个性,质疑“最好”师:看来作者认为最好的老师就是科学老师怀特森先生。但作者一开始就这么认为吗?(生:不是)文中那个句子告诉你不是?1、出示句子:怀森特算哪门子老师?(ppt出示)思考: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这种老师不算什么老师。这种老师不配当老师。这种老师根本不符

6、合好老师的标准。)2、小组合作学习过渡:怀特森先生究竟做了什么让我们这么生气,这么气愤地说他不算老师?下面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在小组合作学习课文。(1)出示小组学习要求:(ppt出示)读一读:在小组里选择喜欢的读书方式朗读课文划一划:1、我们为什么这么生气?在文中用“”划出有关句子,并用自己的话说说。 2、怀特森先生的举动对全班学生有什么好处呢?在文中用“”划出来并读一读。议一议:怀特森用怎么样的教导让我们明白了原委,改变了看法?讨论后写一写。 填空:我既然告诉过你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那么( ),你们应该( )啊!我之所以( ),是希望( )! (2)学生交流。感悟读句子:怀特森

7、算哪门子老师?生:(1)怀特森先生编造上课内容,有关猫猬兽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生:(2)我是完完全全按照怀特森先生所说的写却得了个大大的红叉。测验不及格。师引导:如果你的老师也编造内容来上课,把错的知识教授给你,你遇见过这样的老师吗?我们试卷的零分是要登记在他的成绩记录簿上的。这意味着什么?但怀特森先生真的照做了。怀特森先生却为自己的行为理直气壮的回答我们,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的确如此,所以我们全都气炸了,一起读: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ppt出示)3.过渡:就是这样一位最初在我心目中不可理喻的老师,居然成了我心中“最好的老师”。四、探究“最好”,释怀“最好”。

8、1.交流:怀特森先生的种种出人意料的举动对学生会有什么好处呢? 2.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句子来回答: (1)有时,为了驳倒他的一个貌似正确的“观点”,我们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2)然而,正是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3)怀物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3. 他是用怎样的教导让我们明白了原委,改变了看法呢?让我们学着用怀特森的语气解释给同学们听,化解下我们之前的气愤。找学生汇报,实物投影仪出示:我既然告诉过你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那么(

9、 ),你们应该( )啊!我之所以( ),是希望( )! 板书: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 学会质疑 不迷信书本,也不迷信权威4.小结: 怀特森先生用了如此独特的、巧妙的方法教会了学生求真务实,不愧是一位(齐读课题,板书:最好的老师!)。5.表演对话:可是不是所有人都理解怀特森的做法,当我把怀特森老师的做法介绍给一位朋友时,朋友有什么反应呢?谁来扮演一下“我”和朋友?6. 小结:从作者的坚定的眼神以及肯定的语气中,怀特森生先生是最好的一位老师,是一个极具个性,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的老师。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不迷信权威的事例。(伽利略敢于挑战权威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10、,通过试验证明重的铁球和轻的铁球是同时落地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臭苹果)2.总结:这篇课文通过具体的一件事,为我们阐述了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道理。科学需要怀疑,需要“冒险”,需要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具有善于发现、探求真知的能力。七、板书设计21、我最好的老师 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怀特森先生 学会质疑 不迷信书本,也不迷信权威 五、教学评价我最好的老师是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阅读课文。第五单元的5篇课文是以“科学精神”为主题编排的。在前四篇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同学们对科学精神和四篇课文的写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作为这篇独立阅读课

11、文我主要就是继续引导学生自主理解科学精神的含义,比较理解本篇课文的写法,这是教学本篇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怀特森先生的做法?首先我认为关键在于学生阅读。只有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才能理解课文内容。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进行了预习,课上通过引导学生多读课文。这样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其次在于老师的引导。学生对于怀特森先生的做法是否理解?这个我采用了三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是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概内容,初步认识“我”的老师;二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从而明白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是最好的老师,明确科学精神的含义;三是

12、让学生回忆课内外不迷信权威的事例,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在教学中,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第一,整节课基本上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上完了,教学目标实现了。第二,教学重难点得到落实,学生能跟上我的思路来一步步思考问题,并能准确找到答案。第三,学生能根据我的引导去品读句子,并且在品读句子中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但也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1、朗读方式过于简单,朗读能力得不到提高。本课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我意图是引导学生自读、自主、自悟,努力想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整节课阅读方式的选择我大多采用默读、自由读,这样课堂显得有点“安静”,对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一学习目标不能有效达成,因为无法测量。3、课堂40分钟未能做到高效,课堂氛围和节奏的把握不好,学生们的自主参与度还不够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我的课堂上未能充分体现。这的确都是我在今后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努力和完善的,希望我以后的课堂能多姿多彩,在有序的组织教学下,一个个鲜活有个性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参与、交流、讨论,爱上语文课,爱上阅读课,语文能力有更高层次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