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011999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第卷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镜子中的难题人人都照镜子,对镜子总是使物体左右反转习以为常。然而,为什么镜子使物体左右反转,而不使物体上下反转的问题,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镜像难题” 。镜像问题不仅涉及到镜子的几何光学性质,还涉及到人在看映在镜子里的像时的心理作用,这是镜像问题成为千古之谜的原因之一。当你面对镜子,举起左手,这时映在镜子里的自己举起了右手。这时你猛然发现,镜子让自己左右反转了。从物理学的角度看,镜子形成像的机理是怎样的呢?找一面镜子垂直于地面放置,在镜子前面依次放三

2、个箭头,箭头的指向分别是向上、向右和向前。垂直镜面,从镜子外向镜子里移动箭头,我们将看到,向上和向右的箭头的实像和虚像会重合在一起,箭头与箭头重合,箭尾与箭尾重合。可是,惟独与镜面垂直的向前的箭头,实物和虚像方向反转,箭头和箭头不能重合。这样看来,从光学角度讲,镜子其实是把实际的物体的前后反转了。可是,为什么我们感觉到的却是左右方向的反转呢?原来,通常在面对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以自己身体作为坐标系来判断它们的位置情况。如果看到自己头上的物体,就会判断“那个东西在上面” ;如果看到自己左手方向有个物体,则会判断“那个东西在左边” 。在照镜子的时候,我们却以镜子中的像作为坐标系,本来是前后反转,却

3、最后强加给了左右方向,于是在人的眼中,镜像和实物出现了左右反转。我们照镜子,会感觉到左右发生了反转;但是生活中也有感觉左右不反转的事例,比如说汽车的后视镜。假设你坐在车里,有人骑摩托车试图超越你的车,在后视镜里,当你看到试图从右侧超越自己的摩托车时,真实的情况是,它的确是打算从右边超越过去。在这种情形下,尽管我们看到了映在镜子里的车后的像,但是却不会产生左右反转的感觉。如果将这个搞错了,以为既然是镜像,左右反转,因此判断摩托车是想从左边超越自己,则十有八九会发生交通事故。为什么我们不会产生左右反转的感觉呢?在驾驶员的视野中,不管是镜子内或镜子外,都能看到延伸向前方或后方的道路,两者的方向实际上

4、是相反的。但这个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在镜子内外的世界里使用同一个坐标系, 所以有后视镜的场景中,人对镜中的像不产生左右反转的感觉。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当人们用共同的坐标系捕捉镜子内外的世界时,不会产生左右反转的感觉;而如果人们用不同的坐标系分别适用在镜子内外的世界时,我们就会产生反转的感觉。很显然,镜子的神秘有潜在的心理机制的作用。通过对镜像问题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大脑意识是具有可塑性的,脑内生理上的机制可以根据后天情况加以改变,产生对后天情况的适应。通常,我们毫不怀疑地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的概念生活着。但是,如果情况改变,我们的大脑能够把过去的常识封锁,重新塑造出另一套坐标系。总

5、之,镜子既平凡又神秘,它把我们的大脑引向无边无际的深邃世界,而且,它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神秘世界的入口,这是多么地 不可思议。(选自 百科知识 2008 年第四期,有删改)1下列关于“镜像难题”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3 分)A人们看映在镜子里的物体时,有时会感觉到左右反转,有时却感觉左右不反转。B人们在照镜子时发觉,镜子会使物体发生左右反转,而不能使物体发生上下反转。C镜像反转这一镜像难题,不仅与几何光学的性质有关,更与照像人当时的心情有关。D从镜子成像的机理来看,镜像只是把物体的前后反转了,而不是左右方向的反转。2下列对于“镜像难题”形成原因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 (3 分)A

6、从光学角度讲,镜子其实是把实际的物体的前后反转了。B人们在照镜子时,多会以自己的身体作为坐标系来判断位置情况。C人们在照镜子时,多会以镜子中的像作为坐标系来判断位置情况。D人们在照镜子时,多会因为所处的环境和位置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感觉。3依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镜像难题其实并不玄妙,它只是人们在照镜子的时候不知不觉置换了定向的坐标系。B用箭头做实验,镜子中的虚像通常与镜子前面的实像能够重合,唯独那些与镜面垂直的箭头不能。C有过驾驶经验的人,一般情况下不易产生左右反转的错误感觉,尤其是在驾驶过程之中。D镜像难题之所以让人有神秘之感,是因为其中有潜在的心理机制在起作用。

7、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琼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文襄以仪同开府,引为刑狱参军,每加勉劳。并州尝有强盗,长流参军推其事,所疑贼并已拷伏,唯不获盗赃。文襄付琼更令穷审,乃别推得元景融等十余人,并获赃验。文襄大笑,语前妄引贼者曰:“尔辈若不遇我好参军,几致枉死。”除南清河太守,其郡多盗,及琼至,民吏肃然,奸盗止息。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盗者。从此牧畜不收,

8、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贼遂去。郡中旧贼一百余人,悉充左右,人间善恶,及长吏饮人一杯酒,无不知。琼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研曰:“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有百姓乙普明兄弟争田,积年不断,各相援引,乃至百人,琼召普明兄弟对众人谕之曰:“天下难得者兄弟,易求者田地,假令得地,失兄弟心,如何?”因而下泪,众人莫不洒泣,普明弟兄叩头乞外更思,分异十年,遂还同住。禁断淫祠,婚姻丧

9、葬皆令俭而中礼。又蚕月预下绵绢度样于部内,其兵赋次第并立明式,至于调役,事必先办,郡县长吏常无十杖稽失。当时州郡无不遣人至境,访其政术。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郡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货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在郡六年,人庶怀之。遭忧解职,故人赠遗,一无所受。毕义云为御史中丞,以猛暴任职,理官忌惮,莫敢有违。琼推察务在公平,得雪者甚众,寺署台案,始自于琼。迁三公郎中。赵州及清河、南中有人频告谋反,前后皆付琼推检,事多申雪。尚书崔昂谓琼曰:“若欲立功名,当更思

10、余理,仍数雪反逆,身命何轻?”琼正色曰:“所雪者怨枉,不放反逆。”昂大惭。京师为之语曰:“断决无疑苏珍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贾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后为大理卿而齐亡,仕周为博陵太守。(节选自北齐书苏琼传)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署为府长流参军 署:部署,安排B. 禁断淫祠 淫:过分,过度C. 乃别推得元景融等十余人 推:推求,推断D. 复欲推其货粟 货:收买,买进5.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吏民对苏琼的信服的一组是(3 分)民吏肃然,奸盗止息 从此牧畜不收,多放散每见则谈问

11、玄理,应对肃敬 当时州郡无不遣人至境,访其政术寺署台案,始自于琼 京师为之语曰:“断决无疑苏珍之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苏琼对事情有独到的见解,办案细致用心。对于为官一事,幼时的苏琼就有其独到的见解,并由此踏入仕途。为官之后,为寻得真正的罪犯,能秘密巡视私访。B苏琼为政有方,成为一时典范。苏琼在治盗、安民、约束官吏、设立制度方面颇有成效,他的做法不仅使民众信服,也使得其它州郡前来学习。C苏琼清廉谨慎,审察案件务在公平。他从不接收私人信件,也不受人馈赠。他审案追求公正,解救了很多含冤的百姓,也洗脱了一些谋逆者的罪名。D苏琼有着真性情,能一

12、心为民,有担当。在解决乙普明兄弟的纷争时,他动情泪下;在帮助百姓渡过饥荒时,他宁愿牺牲自身;在别人为其点明仕途经济时,他能正色反驳;在面对不合理的制度时,他能尽力申诉。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郡中旧贼一百余人,悉充左右,人间善恶,及长吏饮人一杯酒,无不知。(5 分)(2)尚书崔昂谓琼曰:“若欲立功名,当更思余理,仍数雪反逆,身命何轻?”(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秋日酬王昭仪汪元量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黄金台愧少知已,碧玉调将空好音。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注释:汪元量

13、: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 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 碧玉:“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乐苑) 劲气:寒气。8.“愁”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5 分)9. 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1)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 ,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同舍生皆被绮绣, ,腰白玉

14、之环。乙 选考题请从以下三、四两题中选定一道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蒲公英情人美欧亨利和舒伦堡家庭餐馆达成的协议,是萨拉单枪匹马闯世界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这家餐馆紧挨着她租住的老式红砖房子。一天晚上,在餐馆用过晚饭以后,她顺手拿走了放在餐桌上的菜单。菜单上的字迹潦草的几乎无法辨认。第二天,萨拉给舒伦堡看了一张漂亮的打印菜单。菜名在右边排列得整整齐齐。老舒伦堡十分高兴。在萨拉离开之前,他欣然与她签订了协议:她负责餐馆里 21 张餐桌的菜单打印。早餐、中餐、晚餐各一份,菜单每日更新。作为回报,舒伦堡将把

15、一日三餐送到萨拉的房间里。这个协议,双方都感到非常满意。现在在舒伦堡家庭餐馆用餐的人可以知道他们吃到嘴里的东西到底是何物了。而在这个阴冷的冬日里萨拉也有了食物得以果腹,对她而言这是眼下最要紧的事了。尽管春天的月份来到了,那还不是春天。春天总是在该来的时候才来。街上一月份的积雪还冻得硬梆梆的。一天下午,萨拉在房间里冻得直打哆嗦。除了打印餐馆的餐单之外,她无事可做。萨拉从摇椅里站起来,看窗外,已经是春天了。事情还要从去年夏天说起,在萨拉到乡下去的时候,她坠入了爱河。在阳光农场逗留的两个星期里,她爱上了老富兰克林的儿子沃尔特。他们相偎而坐,他为她编蒲公英花环,他赞美说金黄色的花朵和她深棕色的头发是多么的相称啊。她害羞的把花环留在地上,跑回屋里,一路上不停地摆弄着手里的草帽。他们打算在春天结婚“就在嗅到春天的第一丝气息时。”沃尔特是这样说的。然后萨拉回到城里,继续敲她的键盘。一阵敲门声把萨拉从过去的幸福时光拉回到了现实里,一名侍者带来了第二天的菜单清单。萨拉在打字机前坐下。她是一个熟练的打字员,大概只要一个半小时,21 张卡片就能准备妥当。萨拉的手指在键盘上灵巧地弹跳着,就像小虫在夏日的浅溪上翩翩起舞。她依次而下,细致地让不同长短的菜名在卡片上各就其位。就在她快要打到水果一栏的时候,萨拉突然冲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