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多种信息资源倾情打造数字校园 (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011913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合多种信息资源倾情打造数字校园 (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整合多种信息资源倾情打造数字校园 (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整合多种信息资源倾情打造数字校园 (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整合多种信息资源倾情打造数字校园 (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整合多种信息资源倾情打造数字校园 (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合多种信息资源倾情打造数字校园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合多种信息资源倾情打造数字校园 (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整 合 多 种 信 息 资 源 倾 情 打 造 数 字 校 园 泌阳羊册镇中心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经验介绍各位领导: 大家好!在此,我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对我校教育信息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市信息中心给我们提供了这个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在今天的现场会上,蒙承各位领导的厚爱,让我们做典型发言,我们深感荣幸,但由于各方面条件有限,我们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做到、做好,因此,谈不上经验介绍,只是一次简单工作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多多指正。今天我汇报题目是 :“整 合 多 种 信 息 资 源 倾 情 打 造 数 字 校 园 ”随着新课标新课程的实施,信息技术的普及,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时代

2、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便捷途径。先进教育媒体的广泛运用,必然带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质的飞跃和变革,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说教式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城域网项目的实施,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此,我校借力市教育城域网工程,整合利用多种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为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缩小城乡教育的差别,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打造出了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信息教育发展道路,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教学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立足校情,大力发展信息

3、化教育学校占地 28 亩,有 22 个教学班,在校生 1496 人,教职工 92 人。中高级教师 48 人,省市级骨干教师 16 人,市县级优质课教师 40 余2人,本科学历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 70%以上,教师学历合格率100%。近年来,我们按照“以平安建设为保障,以实施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强化师资队伍与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创建信息化教育特色学校”的思路,扎实推进,稳步发展,实现了一年一个台阶的奋斗目标。2007 年学校建起一个可容纳 200 余人的多媒体教室。后又建起两个多媒体教室,部分教学班安装新式彩色电视。2008 年学校建起校园电视台、闭

4、路电视系统、学校系列网站,同时还购买手写背投电视,在各教学班安装电脑、电视。我校校园电视台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校园电视台,是我市唯一一家示范校园电视台, 也是全省唯一一家农村学校示范校园电视台。电视台拥有高规格的闭路系统,录播编辑系统,播出系统、采集刻录设备,音响灯光设备,中心控制台等必备设备,并成立有小记者站,具备了学生自己编排、主持的节目能力。校闭路电视系统既能播放校电视台的节目,又能播放中央电视台等几十个电视台的节目,丰富了师生的文化生活。学校系列网站(网址为: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是社会、家长了解学校的窗口,网站设置了学校概况、管理机构

5、、德育教育、教学教研、平安建设等栏目。(上网上浏览。)除了这些栏目以外,后来还根据学校的发展特点设置了校电视台、教师园地等特色栏目。学校网站起到中转、储存、交流资源的作用,让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我校教师还自行搭3建了下属学校网站平台、教师个人主页系统,实现了下属学校及各处室考研组有网站、各学科教师人人有网页。2009 年,学校建起校园广播网络、视频监控网络、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并对原有的简单校园网进行了升级,接入驻马店教育城域网,实现了整个地区内的资源共享。同时借力城域网项目,把所有教室原有的背投更换为电子交互白板。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实现音乐打铃、广播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校

6、园背景音乐、自动分区、电源控制和所有包括常用音乐的自动播放等功能,做到校园广播的全天候无人值守,使校园广播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校园文化氛围。视频网络监控系统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监控,并可以对录制的内容进行回放,利用新建的城域网还实现远程监控,既起到了监控报警、安全防范的作用又对教师考勤、学生纪律情况进行记录,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我校每间教室配备的电子交互白板既是电子白板、同时又是计算机屏幕,即可用笔在屏幕上标注,也可把屏幕当作黑板在其上进行板书与推演。利用专门的教学模拟软件,可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学生更容易接收和掌握。目前,学校已拥有闭路电视网络、校园局域网络、校园

7、广播网络、视频监控网络、校园电视台、学校系列网站、远教地面接收站以及摄像机、录像机、数码像机、彩色电视机、手写背投电视、电子白板、智能语音播放机、多功能录音机、投影机、实物展台等硬件设施,学校还拥有各种教学录音带、教学录像带、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软件4设施。为了更好的实现学校的日常管理,学校于 2009 年秋季开始使用城域网配发的校园行政管理软件,实现了学校基本信息、学校固定资产、教务信息、教师信息、学生学籍档案、学生成绩、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等的数字信息化管理。学校提前实现了“班班通、堂堂用” ,并在信息化管理上提前迈进了一步,真正构建出了一个现代化数字化校园。二、强化培训,有效开展教育活动(一

8、)强化教师培训,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落实1、以制度作保证,切实推进教师培训。学校配备有 5 名专职信息技术教师,他们分别负责网站后台管理与网站维护;教育信息资源的接收、整理、编辑并指导课件制作;校园电视台的节目编辑、制作、播出;多媒体教室设备的使用、管理与维护;教学班内电脑、电视机的使用、管理与维护等工作。在教师培训中,我们坚持“全员培训为主、分散指导为辅”的原则,采用自主学习和集中授课,骨干培训和全员培训,校外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等方式,抓好教师培训。学校将教师电教课培训成绩与年度考核挂钩,不参加培训或考核不达标者不得评先、评优和晋升职称,并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学校为 2008年度运用信息化教学

9、的优秀教师购买了高质量的带有麦克风的摄像头和大容量 U 盘,方便教师交流。2、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教师培训效果。首先,自我学习。提倡教师自觉学习自我提高教育信息技术水平,鼓励购置有关书籍,并指导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从网上学习视频教程相关知识。5其次,集中培训。从 07 年秋开始,学校利用每周五下午教师例会时间,由技术人员对全体任课教师进行分专题培训。其三,利用假期专题培训。如 08 年 7 月 4 日到 7 月 10 日,对任课教师进行为期一周的全员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电脑基础知识、应用知识、教育信息技术资源二次开发与加工、学科教学整合利用和课件制作等内容。09 年 8 月 10 日到 16 日

10、,对教师进行了自动化办公系统应用的培训。特别是 09 年秋期利用双休日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多次集中培训,分别进行了电子白板的使用与维护、电子白板配套课件的制作、中教育星网络备课系统的使用;教育城域网系列软件的使用,涉及到城域网配发的校园办公系统、学科网站群应用平台、多媒体视频点播系统,以及我校自行开发的系列校园网站。我校还针对教育城域网内的教育资源做了专门培训,引导教师使用城域网的教育资源库、电子图书馆、教学视频点播系统、智能出卷评测系统等优秀教育资源,进行教学素材的获取,搭建适合本校的校本资源库。其四,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通过骨干教师的带动促进其他教师的进步。通过交流与学习,使教师基

11、本掌握了 WORD 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绝大部分教师比较熟练掌握了电子幻灯片制作,部分教师还熟练掌握了 PHOTOSHOP 图像编辑软件、 (现在大家看到的画面,是我们学校美术教师郭昂德老师自己制作的)cool 3D、 (这的动画字是我用 cool 3D 制作的)几何画板、 (这个课件是我们的物理老师制作的)AUTHORWARE 课件制作技术、 (这个课件是我们的网站后台管理员石清湘老师制作的) FLASH 动画制作软件、6(这个动画字是我们网控中心主任徐荣起制作的)PREMIERE 视频的编辑与处理现在大家看到的视频是我自己用 PREMIERE 软件学做的育人之道,希望之光视频片头。

12、 ) 、 (网页制作及 3D MAX 等,我们利用软件可以把悟空变八戒,如:人变虎。 (这个作品就是我制作的。 )并能对电脑进行维修。3、以活动促学习,丰富教育资源库。近年来,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教师自制课件活动,要求教师紧密结合自己担负的学科内容以及教学设计选题制作。通过全校教师多年的努力,我校自制课件有近千个。学校电视台自采自编,先后制作教学录像四十多件。学校组织全镇教师参加驻马店市首届中小学教师课件大赛,共报送参赛作品200 多件,占全县参赛作品的 50%以上,其中四十余人获奖,其中石清湘老师荣获二等奖、我和张东坡老师荣获三等奖。截至 2009 年底,我校共整理及自行编制各类教学资源

13、120G,形成了自有的校本资源库。4、通过评优课等活动促进信息化工作的落实。多年来我们坚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多媒体评优课活动,以此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化素质和教学水平,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先后举办了观摩课、优质课等活动,对教师运用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辅助教学及网络课件等技术进行考核,极大地促进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二)以信息技术为把手,丰富校园文化生活1、学校以多种形式提高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一是把接收到的资源及时发布到学校网站供教师学习和应用;二是组织师生集体观看视频教学资源,学习观摩;三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通过校园网络做到7资源共享,将各种信息技术资源直接传输到各个教室,供学生学

14、习。2、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教师优质课大赛中,刘书臣老师执教的曲柄连杆和光的反射 、张东坡老师执教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姜海州老师执教的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等都是自己制作了课件使枯燥的内容变生动,抽象变直观,复杂变简单。通过运用信息化资源制作的课件,整个课堂教学直观、生动、形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在理化教学方面,教师难讲、学生难学的难题,通过教育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也得到解决,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易于理解。3、坚持赛课制度,激发教师研究、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激情。09年 6 月份学校组织六、七、八三个年级的语数英教师 20 余人前往沁阳永威学校进行了为期一

15、周的学习。对永威学校的赛课制度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细致的学习。09 年秋期开学以来,学校开展“同科异构”赛课活动,要求同年级同学科的几位教师赛同一节课,都使用多媒体授课。同时要求听课教师根据评课标准当堂打分,当天对本学科赛课情况进行及时的总结,指出优点、查找不足。赛课教师针对这一课需解决的重点、难点设计授课方式,虽然教师讲的是同一课,但是授课方式各有千秋,用不同的授课形式解决了相同的课程重难点,令参赛教师耳目一新,极大地提高了教师运用多媒体授课能力。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学初我们制定学科组教研计划,周一定为教研活动日。教研组长安排活动内容,每

16、周有活动专题,有主讲,有发言,有记录。为了充分发挥教8育教学研究的作用,学校实施了“五个一”工程,即“一台电脑、一个 QQ 号、一个网页或 U 盘、一个飞信号 、一个带有麦克风的摄像头”。在传统的教研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了集教学研究、培训、服务等为一体的网上教研,适时适当召集现场活动的全新教研模式。学校建立了 QQ 群,利用它能即时传送交流信息,诸如文字、语音、视频等,将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场景聊天模式,以及视频电话、可断点续传的文件传输、能够多人聊天的多人世界,消息群发功能和团体等功能,做为网上教研活动的平台,结合其它常用网络技术及工具,可以大大提高教研与交流活动的实效性。这样打破了传统教研的时间、空间限制,让教师在家中就能互相交流学习。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运用教师个人网页,促进教育教学交流。09 年秋期开学以来,学校提出了人人建网页计划,每个教师的教案、课件、论文、教学反思都可以上传,让教师个人网页成为教师展示自我、交流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