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中考真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0104157 上传时间:2021-04-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中考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西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中考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西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中考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西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中考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西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中考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中考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中考真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2020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卷说明: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P:31 Cl:35.5 Cu:64 Ag:108 Ba:1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 医疗急救中输氧,其中“氧”指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臭氧D. 二氧化硫【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中输氧,故A正确;B、二氧化碳

2、不能供给呼吸,不能用于医疗急救中输氧,故B不正确;C、臭氧不能供给呼吸,不能用于医疗急救中输氧,故C不正确;D、二氧化硫有毒,不能供给呼吸,不能用于医疗急救中输氧,故D不正确。故选A。2. 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A. 大理石B. 小木条C. 玻璃D. 泥沙【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大理石、玻璃、泥沙都不可以燃烧,不是可燃物,小木条可以燃烧是可燃物,故选:B。3. 人体缺碘易引发的疾病是( )A. 贫血B. 夜盲症C. 骨质疏松D. 甲状腺肿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人体缺铁引起贫血,故A错误;B、人体缺乏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是,故B错误;C、人体缺钙引起骨质

3、疏松,故C错误;D、人体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故D正确。故选D。4. 下列做法违背节水理念的是()A. 防止水龙头滴漏B. 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C. 使用节水器具D. 循环利用工业用水【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防止水龙头滴漏,节约用水保护了水资源,不符合题意;B、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不利于节约用水,符合题意;C、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D、将工业冷却用水循环利用,可以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故选B。5. 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A. 读B. 闻C. 拿D. 滴【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

4、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闻药品气味时,不能直接凑到试剂瓶口去闻,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味飘进鼻孔,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C、不能直接用手去拿正在加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防止烫伤,图中操作错误,符合题意;D、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6.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信号实现全球覆盖。发射用的火箭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关于该燃料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 热值高,推力大B. 反应方程式是C. 绿色无污染

5、D. 贮存、运输和加注都容易【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同质量甲烷的两倍多,热值高,推力大,不符合题意;B、氢气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C、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不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D、氢气的制取成本较高,贮存和运输都比较困难,符合题意。故选D。7. 下列离子能在含有硫酸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Mg2+、B. Na+、C. K+、OH-D. Ba2+、C1-【答案】A【解析】【分析】硫酸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H+、SO42-,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详解】A. Mg2+

6、、与H+、SO42-,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符合题意;B. Na+、与H+、SO42-,四种离子中与H+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C. K+、OH-与H+、SO42-,四种离子中H+和OH-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D. Ba2+、C1-与H+、SO42-,四种离子中Ba2+与SO42-,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故选A。8.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检验氧气通入澄清石灰水B鉴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加入明矾C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碳酸钾加入适量的稀硝酸D自制酸碱指示剂将捣烂的牵牛花用酒

7、精浸泡后过滤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氧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检验,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故A错误;B、鉴别硬水和软水应加入肥皂水,若有大量泡沫出现,则为软水,若出现大量浮渣,则为硬水,故B错误;C、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碳酸钾,加入适量的稀硝酸,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硝酸根离子,故C错误;D、自制酸碱指示剂,将捣烂的牵牛花用酒精浸泡后过滤,遇酸溶液呈红色,遇碱溶液呈蓝色,遇中性溶液呈紫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故D正确。故选D。9.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知识归纳错误的是()A. 氧化物都含氧元素B. 清除油污的原理都是利用乳化作用C.

8、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质的性质决定D. 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氧化物都含氧元素,不符合题意;B、清除油污可能是利用乳化作用,如洗洁精清除油污,还可能是能溶解油污,如汽油,还可能是能和油污发生反应,如氢氧化钠,符合题意;C、性质决定用途,故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质的性质决定,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0.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

9、氧化锰B. 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 向一定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D. 向一定量的铜粉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当过氧化氢反应完之后气体质量不变,出现一条水平线,图像不符,A错。B、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质量增加,图像不符,B错。C、向一定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再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氢氧化铜沉淀,最后氢氧化钡过量,氯化钡质量不变,图像相符,C正确。D、向一定量的铜

10、粉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硝酸银溶液质量为零时,溶液质量为零,起点不对,D错。故选:C。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11. 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动植物呼吸B 碳酸分解C 甲烷燃烧D _【答案】A 铁生锈【解析】【分析】【详解】A、动植物呼吸属于缓慢氧化,正确。B、碳酸分解,反应物没有氧气,不属缓慢氧化,错误。C、甲烷燃烧比较剧烈,不属于缓慢氧化,选项错误。D、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故选:A;铁生锈。12. 建造北京大兴国际机

11、场使用了大量钒钢,如图是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可获得的信息是( )A 钒属于非金属元素B 钒的中子数为50.94C 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D 图中x=_【答案】 (1). C (2). 23【解析】【分析】【详解】A、钒带“钅”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元素周期表小方格最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故B错误;C、由图可知,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故C正确;D、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3,元素周期表小方格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x=23。故选C,填写:23。13. 下列物质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的是( )A 醋酸B 氨水C

12、 蔗糖D _【答案】 (1). B (2). 氢氧化钠【解析】【分析】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详解】A、醋酸溶液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A不正确;B、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B正确;C、蔗糖溶液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C不正确。故选B。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填氢氧化钠。14. “世界VR看中国,中国VR看南昌”。生产VR(虚拟现实)设备的材料之一是硅,工业制取高纯硅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甲的化学式为SiH4B 反应中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13、C 丙是由离子构成D 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价【答案】 (1). B (2). -1【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SiCl4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由图可知,每个甲分子由1个硅原子、4个氯原子构成,故甲的化学式为:SiCl4,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符合题意;C、丙是硅,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丁中氢元素为+1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0,x=-1。故选B,填:-1.15.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14、是( )A 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大B 仅用降温至0的方法可将a点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C 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D 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答案】 (1). C (2). 降温结晶【解析】【分析】【详解】A、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A错。B、甲在a点溶质质量,小于0甲溶解度,仅用降温至0的方法不可将a点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B错。C、t2时,甲溶解度大于乙溶解度,故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大于乙,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甲大于乙,溶剂质量甲乙,正确。D、甲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迅速增大,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故填:C;降温结晶。三、填空与说明(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16. 最新发现,“六神丸”(含麝香等六种中药)具有较好的抗肺纤维化作用,麝香中含有麝香酮、氯化钾、硫酸钠、碳酸铵等物质。据此用化学用语填空:(1)含有的一种金属元素_。(2)n个硫酸根离子_。(3)碳酸铵【(NH4)2CO3】中氮元素显一3价_。(4)其中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盐_。【答案】 (1). K或Na (2). nSO4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