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中考真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0103879 上传时间:2021-04-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威海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中考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威海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中考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威海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中考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威海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中考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威海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中考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威海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中考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威海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中考真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咸海市2020年初中学业考试化学温馨提示:1.本卷共7页,共70分,考试时间80分钟。2.所有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中的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一、选择(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B. 用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C. 佩戴口罩预防疾病传染D. 教室和宿舍经常通风【答案】B【解析】【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志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为物理变化。

2、【详解】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只是水银受热膨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消毒液消毒的原理是使细菌或病毒的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佩戴口罩预防疾病传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教室和宿舍经常通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故选B。【点睛】2. 垃圾分类投放已成为新时尚。某同学清理教室时收集到如下垃圾:废纸 铝制易拉罐 废口罩 矿泉水瓶 废电池,应投入图1所示标志垃圾箱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废纸、铝制易拉罐、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A。3. 下列对物质变化认识不正确的是

3、A. 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的能量、间隔、相互作用均不变B. 水的天然循环只发生物理变化C. 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变化是由构成物质的微粒决定的D. 研究化学变化的意义在于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物理变化的实质是无新物质生成,但是分子的能量、间隔、相互作用可能发生改变,如水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物理变化,但是分子间隔变小,符合题意;B、水的天然循环,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化学变化实质是由新物质生成,故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微粒一定发生了改变,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变化,要看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否改变,不符合题意;D、研究化学变化的意义在于实

4、现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用于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4. 下列对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A. 单质B. 化合物C. 化合物D. 混合物【答案】B【解析】【详解】A、A图中都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A选项正确;B、B图中都是有相同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B选项错误;C、C图中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而且都是同一种分子,属于化合物,C选项正确;D、D图中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D选项正确。故选B。5. 学习了化学,我们掌握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物质的本领。对以下物质的辨别方法及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 用带火星木条辨别氧气与二氧化碳氧分子能助燃,二氧化碳分子不支持燃

5、烧B. 用氯化钡溶液辨别硝酸银溶液与硫酸钠溶液一银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C. 用燃烧法辨别碳纤维与蚕丝纤维一一碳纤维由碳原子构成,蚕丝纤维由蛋白质分子构成D. 用酸碱指示剂辨别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一一盐酸中含有氢离子,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可用带火星的木条辨别氧气与二氧化碳,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不符合题意;B、银离子能与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均能产生白色沉淀,故无法用氯化钡辨别硝酸银与硫酸钠溶液,符合题意

6、;C、碳纤维由碳原子构成,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燃烧物逐渐减少至消失,蚕丝纤维由蛋白质分子构成,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用燃烧法鉴别碳纤维与蚕丝纤维,不符合题意;D、盐酸中含有氢离子,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可以用酸碱指示剂鉴别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B。6. 下列除去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CuO(Cu)将物质在空气中加热BMnO2(NaCl)将物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CO(CO2)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

7、液和浓硫酸DNaCl(Na2CO3)将物质溶解后,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结晶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铜和氧气加热反应生成氧化铜,去除氧化铜中杂质通可以加热,故A正确。B、氯化钠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去除二氧化锰中氯化钠可以加水溶解,过滤,对滤渣,洗涤,干燥,故B正确。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去除一氧化碳中二氧化碳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故C正确。D、石灰水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将物质溶解后,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结晶,氯化钠中还含有氢氧化钠,故D错误。故选

8、:D。7. 下列关于物质组成与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原子中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是决定原子构成物质的关键因素B. 原子在分子中的配置(原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决定了分子的种类C. 化学元素只有一百多种,却组成了所有的化学物质D. 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原子中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决定原子化学性质,是决定原子构成物质的关键因素,说法正确。B、原子在分子中的配置(原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决定了分子的种类,说法正确。C、组成和结构不同,物质种类不同,化学元素只有一百多种,却组成了所有的化学物质,说法正确。D、元素的

9、种类是由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核内的质子数没有改变,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填:D。8. 下列与动植物生命活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主要供能物质B. 水、空气、食物和阳光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最基本的化学物质C.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D. 用氯化铅代替氯化钠作为食品添加剂【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不符合题意;B、阳光不属于化学物质,不符合题意;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

10、,故是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符合题意;D、铅属于有害元素,对人体健康不利,不可以用氯化铅代替氯化钠作为食品添加剂,不符合题意。故选C。9.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如表1所示。溶剂氢氧化钠碳酸钠20402040水109g129g21.8g49g酒精17.3g40g难溶难溶下列有关分析和推理不正确的是A. 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和酒精B. 温度相同,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C. 40碳酸钠饱和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9%D. 20时,将足量二氧化碳通入饱和氢氧化钠酒精溶液中,溶液变浑浊【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09g,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

11、17.3g,均大于10g,故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和酒精,不符合题意;B、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相同时,氢氧化钠、碳酸钠在水和酒精中溶解度不同,不符合题意;C、40时,碳酸钠饱和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D、 20时,将足量二氧化碳通入饱和氢氧化钠酒精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温度下,碳酸钠难溶于酒精,故溶液变浑浊,不符合题意。故选C。1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图所示实验或操作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B. 收集二氧化碳C. 测定溶液pH D. 制备O2发生装置【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

12、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如果水倒进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的上面,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量不易散失,使水暴沸,带着酸向四处飞溅,有可能发生意外,A错。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应长进短出,B错。C、测定溶液的pH值,pH试纸不能放入待测液中,会污染待测液,C错。D、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固体不加热,就可制取氧气,故选用固液不加热的发生装置,作为反应装置,D正确。故选:D。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小题,共44分)11. 认识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乙酸(C2H4O3)是一种高效绿色的消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选项序号)。A 是一种氧化物 B 由三种元素组成

13、 C 分子中含有臭氧(O3)分子 D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2)凡是含有“”结构的物质都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研究发现,过氧乙酸分子结构中也含有“”结构,所以过氧乙酸也具有杀菌消毒作用。获得这一结论所运用的科学方法属于_推理(填选项序号)。A 归纳 B 演绎 C 类比(3)过氧乙酸具有如下性质:A 无色易挥发液体 B 有酸性 C 有很强的腐蚀性 D 易溶于水和乙醇 E 不稳定,易分解放出氧气 F 有毒性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有_(填选项序号)。(4)醋酸(C2H4O2)与过氧化氢在室温下混合均匀,即可反应生成过氧乙酸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配制1L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现

14、有以下物品:水、溶质质量分数20%的过氧乙酸溶液、量筒(规格分别为1000mL、50mL)、塑料桶、铁桶、木棍、口罩、护目镜、橡皮手套。需要20%的过氧乙酸溶液_mL(计算时,将水、20%和0.5%过氧乙酸溶液的密度都近似为1g/cm3)。戴好防护用品,用_mL量筒量取所需20%的过氧乙酸溶液倒入塑料桶中,按比例兑水,用木棍搅拌后,盖好桶盖备用。请你根据(3)中过氧乙酸的性质分析,进行配制时,不用铁桶的理由是_。【答案】 (1). BD (2). B (3). BCEF (4). (5). 25 (6). 50 (7). 过氧乙酸显酸性,能与铁反应【解析】【分析】【详解】(1)A、 过氧乙酸含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故A错误;B、过氧乙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B正确。C、过氧乙酸分子中不含有臭氧(O3)分子,C错误;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D正确。故选:BD。(2)凡是含有“”结构的物质都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研究发现,过氧乙酸分子结构中也含有“”结构,所以过氧乙酸也具有杀菌消毒作用。获得这一结论所运用的科学方法属于演绎,故填:B。(3)A 无色易挥发液体,物理性质;B 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