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1(人民版)(考试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80101099 上传时间:2021-04-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1(人民版)(考试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1(人民版)(考试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1(人民版)(考试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1(人民版)(考试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1(人民版)(考试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1(人民版)(考试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1(人民版)(考试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1历史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人民版必修二第1-4单元。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

2、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注重节气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2明代时实行水利奏报制度,通过规范奏报行为,严密奏报程序,监督奏报官员等管理机制,确保获取精确、全面的水利信息,并予以科学、有效的决策应对。这一制度A解决了水利方面危机B有效地稳定了社会秩序C确保了农业生产安全D有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3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靖康之变”后,定窑由于连年兵灾而逐渐衰落和废弃;金朝时定窑瓷业得到了恢复;到了元朝,定窑在政府管制下逐渐没落。这说明A古代定窑产品已在全

3、国普及B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唐朝C北宋是制瓷业最鼎盛的时期D时代环境影响瓷器的发展4明代万历年间浙江嘉兴濮院镇改土机为新式纱绸机,制造尤工擅绝海内两京,山东山西、湖广、陕西、江南福建等省,各以时至至于琉球,日本,濮绸之名几遍天下。濮院镇丝业的发展折射出当时A政府鼓励海外贸易B民营手工业已占据主导C重农抑商名存实亡D手工业专业化水平提高5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粮食的需求量日益减少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6有学者指出,“真正解决倭患的关键之举并非战争,而是官方政策的转换。面对势

4、不可挡的国际贸易大潮流,战争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倭寇的实质是海禁与反海禁的斗争,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必须放弃海禁政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倭患是明朝最大的统治危机B国际贸易大潮引发倭患问题C海禁政策是维护稳定的需要D战争是解决倭患的根本手段7侯家驹在中国经济史中指出:中国古代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干预”是左右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A闭关锁国B朝贡贸易C市坊制度D官营专卖8如表是三则选自汉代的引文,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自郡吏以下皆畏避之,莫敢与忤,咸曰宁负二千石,无负豪大家

5、”汉书酷吏传“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盐铁论复古篇“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昌言理乱篇A执行“推恩令”的必然性B强化政府管控的必要性C放松“抑商”政策的可行性D放纵土地兼并的危害性9史载,在宋朝的福建尤溪县,“有田主受佃民粪土银,而狡黠佃民遂据为业,不得召耕。或私相授受,田主不得问焉”。这反映了宋代A土地兼并得到有效遏制B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出现分离趋势C租佃关系的确立与发展D农村地区出现较为浓厚的逐利风气10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时谈到,如果仅从当前需要来看,自造轮船还不如雇买,但要“求其精、求其备,而尽其所长归

6、之中土,相衍于无穷,非许以重资不可”。左宗棠意在A重资购买外国轮船以归中国B兴办民用企业弥补资金不足C提高本土技术谋求长远发展D发展远洋运输打破外国垄断1118721875年,清政府分四批共征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其籍贯分布见下表。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籍贯广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人数84218421百分比%7017567331708A洋务派重视引进国外思想B社会开放程度影响教育发展C留学成为救国的重要途径D学习外国教育成为社会共识121960年,我国开展整风整社,逐步纠正农村普遍存在的“共产风”等错误,随后提出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方针,采取了清理和下放农村劳动力、精简城镇人口、各行各业

7、支援农业、对农业实行财政倾斜等措施。据此可知,当时我国政府力图( )A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B扭转农村经济困难的局面C开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31962年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大力压缩重工业战线。这一措施意在1960年1962年基本建设投资38869亿元7126亿元大中型工业项目1500个1000个工业总产值950亿880亿A改善国民经济结构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发挥政府主导作用D改变所有制的结构1419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A

8、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C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D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151985年,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国家物价局与国家物资局将加工企业的按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由原来的256种缩小到2030种,加工企业需要的许多原材料需要自己“找米下锅”。材料现象主要说明A企业首先成为改革对象B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制确立C计划经济体制已出现松动D企业经营日益出现困难16汤因比说:“如果中国能够在社会和经济的战略方面开辟出一条新路,那么它也会证明自己有能力给全世界提供中国和世界都需要的礼物。”材料中中国提供给世界的礼物是A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B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C

9、实现现代化建设模式的创新D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172001年前后,国内著名媒体羊城晚报先后刊载了机遇轻叩广东人饭碗、跨国公司在想什么、“英语经济”应运而生等多篇报道文章,引发深刻社会反响。这些报道的主题是基于关注A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创业大潮B中国经济全面步入世界轨道C国企改革带来社会深刻变化D亚洲金融危机产生持久影响18下图所示为2001 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进口情况(单位:亿美元)。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A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初步形成B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出现变化C工业呈现出高质量增长态势D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革1920世纪初,青浦县乡土志记载: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

10、家者,此又昔之所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启,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矣。下列对此分析准确的是A崇洋媚外风气成为普遍现象B政府急需加强公共管理引导C西方文化对传统观念的冲击D女子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20下表统计了株萍铁路、广九铁路、京汉铁路、沪宁铁路等路线建成后的物流营业情况。由此可见国有铁路营业统计概况(19071911)年份营业里程车辆数载客人数装货吨数营业收入1907年3392公里703573609943443270-71723211908年3554公里776190501675292650-10765151909年3659公里8075935260258084795453881

11、1910年4218公里863511523650757402458490981911年5006公里89461278500484340293946393A列强加紧了对华商品输出B交通运输业实现了近代化C辛亥革命爆发的时机成熟D铁路物流业发展初具规模21清末民初,出现了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局、中国图书公司、普通学报社、上海藻文局、上海会文学社、杭州蒙书室、乐群书局、北新书局、新国民图书S社、民智书局等出版社。这些出版社的大量出现A推动了现代教育的形成B反映了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C有利于国民意识的觉醒D表明政府重视新思想的传播22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报纸猛增至500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

12、”命名;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这一现象说明A民主共和理念得到传播B完善的民主制度得以建立C近代新闻业的迅速发展D国内的社会矛盾已然缓解231899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后发展为一厂、二厂和三厂。19131915年,张謇担任农商总长。据大生系统企业史统计,19121918年大生一厂发展状况如下表。对此分析正确的选项是年份锭数资本额利润1912年4080011300003269852321913年4080011300003676919721914年4080020000003475737601915年600002000000275649

13、9331916年600002000000629203161917年6000020000007967685301918年600002000000638669775锭数和资本额明显增加与一战爆发有关 中华民国成立后利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利润上升可能与北洋军阀政府支持相关 一战期间大生一厂发展规模在逐步扩大ABCD24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且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国民政府的上述举措意在A调整原有的工业布局B扩大军备以进攻苏区C为抗日战争奠定基础D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第II卷二、非选

14、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25(14分)有学者认为明清社会以经济变动为核心出现了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迹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行村坊织丝,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清)徐锡龄熙朝新语材料二 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走向社会转型的许多特征。16世纪开始,以租佃权商品化和货币化为前提的新租佃制推行,导致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主要手工业部门出现了手工工场或包买商。社会政治方面,政府改革运动、民间党社运动和市民运动都在明后期蓬勃兴起,构成社会政治新气象。与此同时,明中后期兴起了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的思想大解放,如16世纪阳明心学思潮与反传统思潮兴起,17世纪实学思潮与早期启蒙思潮兴起。但是,这场开启于晚明的社会转型运动,直到1840年也未完成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余同元明清社会近代转型及转型障碍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江南市镇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