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考点考向新题解析13 文言文阅读: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中的思想(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80100937 上传时间:2021-04-1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7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语文考点考向新题解析13 文言文阅读: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中的思想(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21年高考语文考点考向新题解析13 文言文阅读: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中的思想(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21年高考语文考点考向新题解析13 文言文阅读: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中的思想(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21年高考语文考点考向新题解析13 文言文阅读: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中的思想(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21年高考语文考点考向新题解析13 文言文阅读: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中的思想(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高考语文考点考向新题解析13 文言文阅读: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中的思想(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语文考点考向新题解析13 文言文阅读: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中的思想(解析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3 文言文阅读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中的思想一、考纲解析1题型稳中有变。分析综合题、翻译题,自2009年一直沿用至今,没有变化。2014年起课标全国卷删去信息筛选题,增设了断句题,而且是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2015年将文言实词单选题替换为文化知识题,仍是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2始终坚持“浅易”原则。选文基本上出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是典范的文言文作品,考生可在脱离写作背景的情况下读懂;文章用词均为常用词和常见句式。3“内”“外”兼顾,以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为主。选文是课本外的,但答案却能在课本内找到。断句题、翻译题,甚至分析综合题,皆体现出这一特点。4要提醒关注的是,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虽然

2、只有4道小题,但是对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点的覆盖仍然是全方位的。不单独设虚词题、筛选信息题等,似乎遗漏了某些考点,但实际上这些考点在断句题、文化知识题、分析综合题和翻译题的考查中都有所体现。二、考向分析近年来全国卷所选考的文言文的体裁大多是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以写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的品行和才能,赞扬人物的精神品质。这类文言文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语言精练简洁。一、史传类文本的特点(1)选“文”方面(2)选“人”方面范围广泛关注传主和次要人物的关系,性格突出,对比衬托二、考点设置方面的特点1轻文言词汇,重句段理解释义和整体把握。从整体看,课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难易适中,以理解

3、为主,兼顾对传统文化的考查。2近几年,课标全国卷在文言文试题的设置上变动较大。除对文意的概括和文言文翻译较稳定外,2014年没有考查信息的筛选,增加了文言文断句。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没有考查文言实词的判断,增加了文化常识的考查。三、“3步3读法”读文流程阅读人物传记类文言文,要根据写人记事的特点,建立模板意识,采用分步骤、分层次的阅读方法。现将一种切实有效的人物传记文言文阅读方法“3步3读法”介绍如下:第一步:初读文本,圈点勾画,以“词”疏意。为了快速读懂文言文,我们可以采取圈画关键词的方法。那么,圈画什么?怎么圈画呢?人物传记大多以时间为线索来记述人物在某地所任官职

4、、所做事情,因此,可以圈点勾画时间、地点、官职等词语,大体了解文章思路,了解人物经历及事件大概。第二步:再读文本,梳理内容,以“文”会意读文章最怕断章取义,读文言文也不例外。再读文本时,要结合尾注、题目,总观总览,上下贯通,这一点就传记类文言文而言,力求对传记中的人物各个时期的生活和事件的大体脉络心中有数。具体需要:知人要弄清文中所写之人,阅读时要明确文章主要人物是谁,经历了哪些事件,有哪些性格特征;次要人物有哪些,和主人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明事史传文记叙人物主要通过事件,而这些事件往往是随着其官职、时间、地点、与其交往的人的改变而改变。再读文本,要注意结合第一步圈点勾画的地方,理清人物的活动

5、脉络,掌握人物所做事情,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表现了什么人物怎样的品质或说明了什么道理。辨理史传文中的“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是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需要“辨理”。第三步,借助概括分析题的选项,筛选信息,以“题”悟意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基本上是按文章行文的先后顺序而设置的,即每个选项对应的是文章的一个层次。在读文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生僻的、难懂的字词造成阅读障碍,从而造成阅读“卡壳”,此时可先读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将四个选项中的每句话在原文中找到对应,通过一一比对,既可以破解一些难懂的字词,快

6、速疏通文意,又为解答概括分析题找到了信息比对区间,为准确解题找到依据,虽然其中一个错误项在里面,但我们姑且把它当作正确项去看。提前看问题,对于理解文言文,读懂文言文,是很有帮助的。三、新题解析一、文言文阅读(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陆九渊字子静。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及总角,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后登乾道八年进士第。至行在,士争从之游。言论感发,闻而兴起者甚众。教人不用学规,有小过,言中其情,或至流汗。有怀于中而不能自晓者,为之条析其故,悉如其心。亦有相去千里,闻其大概而得其为人。初调隆兴靖安县主簿。丁母忧服阕改建宁崇安县

7、以少师史浩荐召审察不赴侍从复荐除国子正教诸生无异在家时九渊少闻靖康间事,慨然有感于复仇之义。至是,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因轮对,遂陈五论,帝称善。未几,除将作监丞,为给事中王信所驳,诏主管台州道崇观。还乡,学者辐凑,每开讲席,户外屦满,耆老扶杖观听。光宗即位,差知荆门军。民有诉者,无早暮皆得造于庭,复令其自持状以追,为立期,皆如约而至,即为酌情决之,而多所劝释。其有涉人伦者,使自毁其状,以厚风俗。唯不可训者,始置之法。其境内官吏之贪廉,民俗之习尚善恶,皆素知之。有诉人杀其子者,九渊曰:“不至是。”及追究,其子果无恙。有诉窃取而不知其人,九渊出二人姓名,使捕至,讯之伏辜。因语吏以某所某人为暴,

8、翌日有诉遇夺掠者,即其人也,乃加追治,吏大惊,郡人以为神。申严保伍之法,盗贼或发,擒之不逸一人,群盗屏息。荆门为次边而无城,乃请于朝而城之,自是民无边忧。罢关市吏讥察而减民税,商贾毕集,税入日增。旧用铜钱,以其近边,以铁钱易之,而铜有禁,复令贴纳。九渊曰:“既禁之矣,又使之输邪?”尽蠲之。(节选自宋史陆九渊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丁母忧/服阕/改建宁崇安县/以少师史浩荐/召审察/不赴/侍从复荐/除国子正教/诸生无异在家时B丁母忧/服阕/改建宁崇安县/以少师史浩荐/召审察/不赴/侍从复荐/除国子正/教诸生无异在家时/C丁母忧/服阕/改建宁崇安县/以少师史浩荐召/审

9、察/不赴/侍从复荐/除国子正教/诸生无异在家时/D丁母忧/服阕/改建宁崇安县/以少师史浩荐召/审察/不赴/侍从复荐/除国子正/教诸生无异在家时/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古代未成年男女,将头发分为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角,故称“总角”。B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北宋沦亡后,宋高宗逃往南方,在杭州设立临安府,称之为行在。C主簿,官职名,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多设置,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明朝时废除此官职。D贴纳,贴,补缴费用;纳,交纳(息钱)。宋代贴纳一般为征收税费或者补缴差额等,文中指后者。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0、( )A陆九渊自幼聪颖,与众不同。他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的尽头在哪里;童年时代举止与普通孩子不同,见到他的人都不怠慢他。B陆九渊长于教育,不沿学规。对于犯有小错的弟子,他能够使其认识到错误;对于不能清晰认识自己心中想法的弟子,他能为其进行梳理。C陆九渊为官勤勉,治政有方。他在荆门军任职期间,只要有老百姓喊冤上诉,就随时开堂受理;裁决案件时,大多都能调解好。D陆九渊为民请命,关心民生。荆门临近边境而无城,他奏请朝廷在荆门设城;又整顿市场,减轻商人税额,将铜钱禁止,全部换成铁钱。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还乡,学者辐凑,每开讲席,户外屦满,耆老扶杖观听。(2)申严保伍之法,盗贼或

11、发,擒之不逸一人,群盗屏息。5陆九渊任职荆门军时,他做的哪些事情让“郡人以为神”?【答案】1B2C3D4(1)(陆九渊)回到家乡,学者聚集(其门下),每次开席讲学,门外(脱下的)鞋子满满的,老人拄着拐杖观看聆听。(2)陆九渊申令严格遵守保伍法令,有的盗贼犯案了,抓住他们不漏一人,众盗贼因此隐避平息。5有人上诉某人杀了自己的儿子,陆九渊断定不是这样的,查究后发现那人的儿子果然没事。有人上诉自己遭到盗窃,但不知道盗贼是谁,陆九渊列出两个人的名字,抓来审讯后那二人认罪。陆九渊说某人会在某地施暴,第二天果然有人来报案说自己遭遇抢劫,而抢劫之人就是陆九渊所说之人。【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

12、中“召”的主语是皇帝,“召审察”是“以少师史浩荐”的结果,之前应断开,据此排除CD;“除”有“任命官职”的意思,“国子正”为官职名,“教诸生无异在家时”的主语为陆九渊,故“除国子正”后应断开,据此排除A。画线句的意思是:服丧结束后,(陆九渊)改任建宁崇安县主簿。因为少师史浩举荐他,皇帝召见他仔细察看,他没有去。随从侍奉的人再次举荐他,他被授任国子正,他教授生员的方法与他在家时没有不同。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明朝时废除此官职”错误。“主簿”这一官职是在清朝灭亡后被废除的。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将铜钱禁止,全部换成铁

13、钱”错误。由文中的“旧用铜钱,以其近边,以铁钱易之”可知,以前使用铜钱,因为此地靠近边地,用铁钱代替它。所以把铜钱换成铁钱是一直以来的做法,不是陆九渊采取的措施。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辐凑,聚集;讲席,席位;屦,鞋;耆老,老人。(2)申,申令;或,有的人;逸,散失;屏息,敛迹、消失。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回到原文中找到“郡人以为神”这句话,然后从前后文中找出陆九渊让人有如此评价的原因,由此即可得出答案。结合原文“有诉人杀其子者,九渊曰:不至是。及追究,其子果无恙”可知,有人上诉某人杀了自己的儿子,陆九渊断定不是

14、这样的,查究后发现那人的儿子果然没事,因此郡人以为神;结合原文“有诉窃取而不知其人,九渊出二人姓名,使捕至,讯之伏辜”可知,有人上诉自己遭到盗窃,但不知道盗贼是谁,陆九渊列出两个人的名字,抓来审讯后那二人认罪,因此郡人以为神;结合原文“因语吏以某所某人为暴,翌日有诉遇夺掠者,即其人也,乃加追治,吏大惊”可知,陆九渊说某人会在某地施暴,第二天果然有人来报案说自己遭遇抢劫,而抢劫之人就是陆九渊所说之人,因此郡人以为神。参考译文:陆九渊字子静。他三四岁时,就问他的父亲天地的尽头在哪里,父亲笑笑没有回答。陆九渊便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到忘记睡觉和吃饭(的地步)。到了童年时期,他的言行与普通小孩不一样,

15、见到他的人都不怠慢他。后来在乾道八年考中进士。他到皇帝所在地后,士人争相与他交往。言谈议论(令人)感慨启发,听了之后感动奋起的人很多。陆九渊教育人不循学校规章,(弟子)有小的过失,就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有时(会令弟子)羞愧到极点。心中有想法而不能自己明白的弟子,(陆九渊)就为他细致剖析其中的缘故,都与那个人心中所想一致。也有相距千里的人,陆九渊听说他的大致情况就能知道他的为人。陆九渊最初调任隆兴靖安县主薄。遭遇母亲去世。服丧结束后,(陆九渊)改任建宁崇安县主簿。因为少师史浩举荐他,皇帝召见他仔细察看,他没有去。随从侍奉的人再次举荐他,他被授任国子正,他教授生员的方法与他在家时没有不同。陆九渊小时候听说靖康年间的事,心怀感慨想要复仇。到了这时候,拜访智慧勇敢的人,与他们商议收复的远大谋略,在轮流问对时,陆九渊就陈说了五论,皇帝称赞了他。不久,陆九渊被授任将作监丞,被给事中王信反驳,皇帝下诏(让他)主持管理台州道崇观。(陆九渊)回到家乡,学者聚集(其门下),每次开席讲学,门外(脱下的)鞋子满满的,老人拉着拐杖观看聆听。光宗继位后,陆九渊被派遣主管荆门军。老百姓有上诉的,无论早晚都可以到公堂,又让他们自己拿着诉状去追索,为他们定下日期,他们都如约而至,陆九渊就为他们斟酌实际情况加以裁决,而大多都能够得到劝解。如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