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典故里的交际观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009761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1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寓言、典故里的交际观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寓言、典故里的交际观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寓言、典故里的交际观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寓言、典故里的交际观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寓言、典故里的交际观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寓言、典故里的交际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寓言、典故里的交际观(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大 理 学 院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 中国古代寓言、典故里的交际观 专业 汉语言文学 年级 2009 级 学生姓名 李江秀 学号 2009163316 指导教师 郭于海 职称 副教授 文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制2 0 1 2 年 11 月 06 日2材料目录1.文献综述2.提纲3.中文摘要、关键词4.英文摘要、关键词5.正文6.参考文献7.总结与体会8.谢辞9.附录3中国古代寓言、典故里的交际观文献综述大理学院 2009 级 汉语言文学本科 李江秀 学号:2009163316指导教师 郭于海 副教授前言交际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自女娲造人以来,存在与人与人之间的现象,并且就这么一

2、直存在着的这么一个现象交际,便生产生了。可以说交际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因为它从人类正式产生的那天起就产生了。交际又是一个崭新而时髦的话题,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化,复杂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道也随之变得复杂化、热化现象也变得日趋明显。中国古代寓言、典故是中国“古代”这一时期范围内所有寓言、典故的概说。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它大多出自神话传说集,民间传说集,历史典籍,文学作品等中,是这些古代文学作品中最令人难忘,最有启发或教育意义的故事或传说。因此中国古代寓言、典故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哲理。寓言、典故是一种把深刻而抽象的人生哲理生动形象地揭露给读者的一种文学存在,包括

3、在我们看来奥妙精深的人与人之间交往方法,在中国古代寓言、典故中也是浅显易懂的。选择这个题目是出于对中国古代寓言、典故里的交际观的浓厚兴趣以及前人对这一论题的少有研究。因为前人对交际观的研究很少涉及到从中国古代寓言、典故这个角度出发的,可以看出从中国古代寓言、典故这个角度出发来写交际观是一个比较崭新的命题。同时,当今社会交际异常重要却世风日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那么单纯,而出现了诚信问题、阿谀问题、恃才傲物问题不断涌现的当下,研究中国古代寓言、典故中的交际观,了解古人质朴而智慧的交际思想就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题1 关于中国古代寓言、典故中国古代寓言、典故大都来自中国古代的各种文体中的故事或

4、历史情节,在中国4古代,不论哪朝哪代,文学和历史中都有大量的寓言和典故。尤其是中国古代前期的文学和历史中。寓言,典故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浅显易懂的故事或典型的历史事件来解释某种深刻的哲理,从而对人起到启示、教育的作用。2 对于“交际观”的综述关于交际,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许多典籍或著作中都有讲解。何为交际,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论古今,都是先交际后做事,更深层次的来讲,交际就是做人。要学做事,先学做人,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从周易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厚德”强调的就是与人交往要“厚德” ,再到论语中“君子”的种种描述,强调的主要内容也是如何做人,如何与人交往的问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

5、曾无可奈何地感叹“物理很简单,人际关系很复杂。 ”简而言之,爱因斯坦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门比相对原子量更为深奥的学问。而在中国古代寓言、典故中恰好给我们讲述了许多有关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道理。比如,强调与人交往要谦虚的,强调包容的,强调奉承的等等。在于丹心得书系大全中有一节叫以直抱怨,以德报德论述,这段论述的分析根源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齐天!”说的就是中国传统交际原则中的“报”文化。而孔子所谓的“德” ,主要体现在“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其中,其中“温、恭、让”体现的都是孔子的交际观。它们分别表示与人交往中的平和、恭敬、谦让。论孔子的人际关系观提出孔子在处理人际关

6、系的准则是“忠恕之道” ,而孔子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是交友要诚信;待人要宽厚;要察言观色,善于揣测别人的思想感情;推己及人,尊重别人的情感。这也是孔子的与人交往原则,我们所谓的交际观。 ,总而言之,交际观就是对人与人交往原则的观点,中国近两千年的古代文化,在这较为漫长的一段时期中,不仅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而且积累了一系列丰富而智慧的交际学说。而古代的交际智慧在中国古代寓言、典故中就有较多的体现。中国古代许多文献的作者已经充分的认识到交际的重要性,他们在著作中强调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5在当代,已有不少学者从各个角度切入,对交际观进行了研究与论述论述。如,曾仕强,刘君政

7、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这本书中,介绍了中国特色的交际观,曾仕强先生还在一次演讲中说道“中国没有马屁文化”强调了反对阿谀奉承的交际原则。在刘辉所著的说话办事交际这本书中,也说到了“慎独慎行” , “心诚福至”等等有关交际的观点。中国人的交际观是传承下来的,谦,诚,包容,报,反对阿谀这些交际观自古有之。当代人的研究和论述是在交际真理不变的情况下,结合当下实情加以研究和论述的。不论是曾仕强先生对交际的看法还是做人道法术这部著作的作者高志鹏的有关交际的种种观点都是传承了中华传统的交际观。这种传承如一棵树的成长过程,外形不断变化,本质却从未改变。综上所述,我国古代到当今的许多有识之士对交际观做了许多充满哲理的

8、论述,不同的是古代的学者对交际观的论述没有明显的系统化,而如今的所有有关“交际”这个话题的论著都是系统化的。学者们继承了华夏传统的交际原则,便结合当今实际情况对交际观进行了独到的分析。给出了各自的见解。各学者的论述各有侧重,各有千秋,不分伯仲,为我们了解和探讨中国古代寓言、典故里的交际观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理论资源。3“中国古代寓言、典故里的交际观”的研究现状交际观是热门的话题,但研究“中国古代寓言、典故里的交际观”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角度。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中国古代的寓言和典故都并非一家之言,更不是全国以一个标准统一出版发行的专集。不同的相关书籍有不同的内容。例如,戴山青、马达、刘国正主编的寓林

9、折枝和陈蒲清、汤可敬、曹日升、蒋天桂主编的中国古代寓言选都是寓言集,但它们所含的寓言篇目是不尽相同的。再说典故集,徐君慧主编的使用分类典故辞典和陈君慧主编的中华典故都是典故集,但它们的内容也是不相同的。总而言之, “中国古代寓言、典故里的交际观”这个论题至今少有研究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寓言、典故博大精深,却没有一个公认的内容标准。各个版本的寓言、典故内容不尽相同,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更没有统一的内容标准。它不是论语 、 庄子 、 韩非子等一样的典籍,版本再变内容始终如一,它们是诸多典籍中典型而又有启发或教育意义的事例的总称。6前人针对某一著作的交际观的研究也许涉及到包含在那部著作的寓言、典故中的

10、交际观的研究。但针对某一著作的交际观的研究对于中国古代寓言、典故里的交际观的研究来讲是显得比较零散的。在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交际观的指导下,对中国古代寓言、典故中的交际观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将中国古代众多学者,民众充满智慧的交际观发扬光大,发挥现实效用是有重大意义的。通过参阅大量资料,发现前人对交际观的研究皆出于对某一著作中交际观的研究,或者结合现实事例来表达作者自己的交际原则,对中国古代寓言、典故里的交际观的研究是寥寥无几的。中国古代寓言、典故作为历史典籍和文学故事中的精华,它们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和教育意义,其中的交际观也是充满智慧和可行性的。在研究状况相对局限的前提下,研究“中国古代

11、寓言、典故里的交际观”这个论题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结语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重视人际交往的民族。从古至今,中华儿女都以谦虚、诚信、宽容为荣,以恃才傲物、阿谀奉承,为耻。同时,中华民族又是一个细腻的民族,谨慎小心是与人交往的一个原则。从古至今,反应这些人际交往原则的著作和篇目数不胜数,但从中国古代寓言、典故入手,解释这些交际观的文献寥寥无几。中国古代寓言、典故作为古人历史事迹的典型和前人智慧的结晶,其中的交际原则更为智慧且浅显易懂。许多寓言、典故用形象的事例其实我们如何做人,如何交际才能成功。本论以中华民族传统的交际观为入口,结合众多有关交际的书籍和文献来分析和研究中国古代寓言、典

12、故中的交际观,从而使中国古代民众、学者的智慧和历史人物的经验教训给我们更多的与人交往的启发和教育。7参考文献1陈君慧 、徐继素.中华典故(一)M.线装书局出版发行 ,2008 年 2 月第 1 版.2陈蒲清 、汤可敬、 曹日升、蒋天桂.中国古代寓言选M.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1 年 8 月第 1 版.3刘国正、 马达、 戴山青.寓林折枝(上)M.北京出版社出版, 1984 年 6 月第1 版.4艳齐.寓言大观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7 月第 1 版.5麻成林.成语故事(下)M.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 月第 1 版.6曾仕强.圆通的人际关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

13、2006 年 4 月第 1 版.7曾仕强、 刘君政.人际关系与沟通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5 月第 1 版.8徐君慧.实用分类典故辞典M.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11 月第 1 版10刘军 让“四谦”为你的交际锦上添花J.演讲与口才,2009 年第 3 期.11张向 交际中,这样的人不要做!J.演讲与口才,2009 年第 11 期.12高志鹏.做人道法术M.新世界出版社, 2010 年 6 月第 1 版.13于丹.于丹心得书系大全M.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7 年 4 月第 1 版.14孔健.图解论语全集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年 7 月第 1 版.14王力.

14、“交际,要以为镜 ” J.演讲与口才,2009 年第 2 期.15周凌云 .“人际交往,切莫过河拆桥 ”J.演讲与口才,2009 年的第 4 期.16文辉 “与人相处,要有同理心” J.演讲与口才,2009 年第 6 期.17王高岩“李嘉诚:成功始于交际” J.演讲与口才,2009 年 第 10 期.18赖莺“请珍惜那一份否定 ” J.演讲与口才,2009 年第 11 期.19丁玮峻.“梅德韦杰夫与普京是怎样交往的两位政坛名人给我们的交往启示”J.演讲与口才,2009 年第 11 期.20天意斯然.“山涛缘何官场得意?”J.演讲与口才,2009 年第 12 期.21王娟.“坐着三驾马车奔向成功

15、交际” J.演讲与口才,2010 年第 2 期 .22徐长才.“自立于己,虚受于人” J.演讲与口才,2010 年第 4 期.823 牟淑荣.“李广为何难封 ”J.演讲与口才,2010 年第 4 期.24牟淑荣.“千古一相缘何落得如此下场” J.演讲与口才,2010 年第 6 期.25 万安峰.“孔融的悲剧是如何酿成的?”J.演讲与口才,2010 年第 10 期 .26侯应声.“闻过则喜,成就自己” J.演讲与口才,2008 年第 11 期.27滕建明.论孔子的人际关系观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 年 01期.28曹雨.论语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J.青少年书法,2010 年 07 期.9中国古代寓言、典故里的交际观提纲大理学院 2009 级 汉语言文学本科 李江秀 学号:2009163316指导教师 郭于海 副教授前言人际交往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不管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生涯上,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并要和他们做某些交往和沟通。因此,如何与人交往才能使我们的交际取得成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成功的交际就是使人际交往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产生良好的影响,这需要我们掌握并运用许多智慧的交际观。中国古代寓言、典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明珠,其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其中为人处世之道便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