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10诗词鉴赏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007393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10诗词鉴赏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10诗词鉴赏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10诗词鉴赏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10诗词鉴赏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10诗词鉴赏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10诗词鉴赏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10诗词鉴赏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曲江(其二)杜甫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注】曲江:唐代长安城名胜。此诗写于乾元元年(758 年)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 ,因上疏触怒肃宗而被疏远。1请赏析这首诗颈联的艺术技巧。 2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 “穿花”对“点水”,“蛱蝶”对“蜻蜓”,“深深 ”对“款款”,“见”对“飞”,对仗工整,给人以美感; “穿”“点”分别写出“蛱蝶”“蜻蜓”的动态美,“深深”“款款”分别写出“蛱蝶”“蜻蜓”的情态美,用词精当,语句更具韵味;蛱蝶穿花“见”

2、、蜻蜓点水“飞”描绘了恬静、自由的画面,体物缘情,突出春天的美好;此联为诗的转句,既与前两联的人生境况形成对比,又引出尾联的感慨,全诗圆合自然。2 表达了对美好春光即将流逝不能尽情欣赏的惋叹之情;表达了祈盼与美好春光“共流转”的惜春之情;借欣赏春光表达诗人忘却人生失意的积极心态(或“旷达之情”“无奈之意”)。【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可以从炼字、修辞、表现手法方面考虑。“穿花”一联写江头景。这一联在杜诗中也是别具一格的名句。叶梦得曾指出:“ 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老杜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深深字若无 穿字, 款款字若无

3、点 字,皆无以见其精微如此。然读之浑然,全似未尝用力,此所以不碍其气格超胜。2试题分析:“ 传语”犹言“寄语”,对象就是“ 风光”。这里的“ 风光”,就是明媚的春光。“传语风光共流转”一联体物之妙,不仅在于写小景如画,而且在于以小景见大景。蛱蝶、蜻蜓,正是在明媚的春光里自由自在地穿花,点水,深深见(现),款款飞的。失掉明媚的春光,这样恬静、这样自由、这样美好的境界也就不复存在了。诗人以情观物,物皆有情,因而“传语风光” 说: “可爱的风光呀,你就同穿花的蛱蝶、点水的蜻蜓一起流转,让我欣赏吧,那怕是暂时的;可别连这点心愿也违背了啊!”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雨晴陈与义天缺西南江面清,纤

4、云不动小滩横。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尽取微凉供稳睡,争搜奇句报新晴。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3请分析第二联在写景方面的特色。4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陈与义诗中“卧看星河尽意明”一句即从“卧看牵牛织女星”点化而来,但两者表达的感情却不相同,请比较。【答案】3以由近到远的顺序来写。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清脆的鹊语和低沉的残雷构成对比。4“卧看牵牛织女星”表达的是女主公失意的凄凉之情。女主人公身处冷宫,夜凉如水,百无聊赖,心境凄凉。“卧看星河尽意明”表达的是主人公因雨后放晴的欣喜之情。作者描写了优美的景色,陶醉于优美的景色之

5、中,欣喜之情油然而生。【解析】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答题时,应根据对表现手法的积累,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作答。由“墙头”“楼外”可知,诗人采用了由近及远的写景顺序;诗人用“衣”“气”来分别写语鹊、雷,很明显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语鹊” “残雷”在声音上的不同构成了鲜明对比。综合起来组织答案即可。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情感不同则是因为写作背景不同,故答题时,应根据两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根据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感知,抓住关键词分析作答。杜诗中通过对“凉”“冷”等环境的描写,渲染出凄凉的氛围,烘托出女主人公身处冷宫的凄凉寂寞之愁;因此杜诗中“卧

6、看”恰恰表达出女主人公的失意与孤寂的心境;而陈诗中,由“报新晴”“绝胜”等词可体会出主人公因雨后放晴的欣喜之情。【答案】5色彩 春草蔓延,满眼绿色6一运用正面烘托手法。“芳草”与“垂杨 ”、“碧流”组合成春意盎然的画面,且“芳草”象征高洁品格、不屈精神,以此为背景烘托出了白鹭清高、孤傲的形象。石运用反衬手法。“芳草”的茂盛,反衬出石头城的衰败荒凉,暗含古今盛衰对比,表达作者对金陵古城繁华不再、沧桑变化的深沉感慨。【解析】5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炼字题,诗人用“绿到”来描写“芳草”表现的生机,很明显是从颜色的角度将春草蔓延、满眼绿色的景象表现出来。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答题时,可分

7、别从两首诗中抓住关键词来比较二者采用的不同的表现手法。刘羽诗中的“雪衣公子”由题目可知,指白鹭。从白鹭的活动环境来看,诗人将“芳草”与“垂杨”、“碧流”进行组合成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景物描写有衬托人物形象或物象的作用。“一生清意”表现了白鹭的清高孤傲形象,而“芳草”象征高洁品格、不屈精神,故刘羽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表现手法来表现白鹭的形象。刘翰的诗中,前两句写古时石头城的兴盛,后两句写今昔石头城的破败,由此可知,诗人采用的是反衬和对比的手法来表现石头城的古今变化,从而来表达作者对石头城沧桑变化的感慨之情。答题时,既要分析表现手法的不同,也要答出诗人的情感。四、阅读下面的诗词,按要求 作答。水龙吟

8、 【宋】朱敦儒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容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 ,泪流如雨。【注】本诗写于金兵南下,作者初离洛阳,由水路南行之时。孙郎良苦:三国时吴主孙皓闻晋军沿江来犯,遂以铁索横江拒敌,惜为晋人所破。此处暗喻宋为金所迫局面。梁父:即梁甫吟,乐府歌曲。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好为梁甫吟。7分析“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所描绘的景象和抒发的感情。8本词下阕有两处用典,请具体分析。9“泪

9、”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请简析上述两词中“泪”的意象与本词“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有何不同?【答案】7描绘了天地高远,云垂欲雨;江面空阔,波滚浪翻的景象,暗示了诗人的郁闷和茫然之感。8“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说诸葛亮奇谋报国,仍然不免,隐喻自己虽有才干却难有施展的机会。写东吴败亡的历史教训:虽然凭借长江天险,铁锁横江。但是未能挡住王濬的战舰,隐约表现出对南宋小朝廷的担忧。9本词是对国家不幸的痛苦和回天无力的无奈;雨铃霖是不忍别又不能不别的深情;水龙吟是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无知己得不到同情

10、、慰藉的孤独寂寞悲怆愤慨。【解析】7试题分析: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 1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 2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3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8试题分析:手法技巧的鉴赏首先明确答出运用的手法技巧,接着结合具体语句谈它的运用,然后围绕句意谈其运用的效果,在写景抒情方面所起的作用。用典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必须联系诗歌主题加以分析,揣摩诗人写作的用意,表现的感情。9试题分析:“泪”的意象内涵的破解,应该从诗歌的主题入手分析。那些在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典型传统的意象,代表了民族 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因而这些意象有较为固定

11、的意义。作为高三学生,熟悉这些传统意象,有助于我们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五、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夏 日张耒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注释】本篇是诗人罢官闲居乡里之作。诗人罢官还乡之后,这是其中之一。 10请简要分析首句中“清”字的含意。11本诗中的“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与陶渊明的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10全诗紧扣“清”字来写,写出夏日环境之“清幽”,也道出诗人心境之“清闲” 11张诗中诗人已经两鬓如霜,也早已厌倦世俗官场,眼

12、前这乡村环境又如此宜人,于是产生了退居村野过此一生的念头。陶诗中诗人一边采着菊,一边赏着山,物我相融,表达了作者对恬淡闲适的山野生活的喜爱。【解析】10试题分析:考查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这是炼字题,通过关键字把握意境。“清”表面是写日清,其实是作者内心的清净。11试题分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根据诗文来分析,“直欲樵渔过此生”的“直欲”是“就想”,虽厌倦官场,但还没有真正的归隐,只是一种想法;陶渊明的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 诗人已经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六、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九 日文森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

13、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12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颈联。13沈德潜评价此诗曰:“语不必深,自然蕴藉。”结合首尾两联,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2借景抒情。广袤的原野一望无际,天际的白云和远方的树林融为一色;天气寒冷,南飞的大雁正聚集在河滩上休憩。诗人借空旷萧索的环境与自由南飞的大雁,表达 思乡而不得返乡的孤独愁苦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亦可)13本诗的语言自然、朴素,如首联“三载”,“不在家”等,用语浅显、直白。思乡之情含蓄蕴藉。尾联以“京华”代指家乡,以“无限意”表达心中的万千感慨,不直言吐露思家的悲切,但思乡之情已不言而明。【解析】12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14、要先了解情景关系的种类,例如,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等。颈联“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两句通过对“野旷”“树”“雁”“沙”等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了萧索凄凉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思乡的孤独愁苦之情。因此这种表现手法为借景抒情。1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特点的能力。题干中“语不必深,自然蕴藉”意思是指诗歌语言能自然、朴素、含蓄蕴藉即可。故赏析时,可结合着首尾两联,抓住关键词,分析其是如何体现这一语言特点的即可。例如,首联“三载”,“不在家”等;尾联以“京华”代指家乡,均体现出语言浅显、直白、含蓄的特点。以此类推即可。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

15、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14二、三两联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展现了山居景物怎样的特点。15这首诗表现了处土卢岵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答案】14两联远近角度不同。二联写的是树、石、泉、沙,为一路所见,是近景。三联写的是雨中的山峰、入云的山路,为远望所见,是远景。 (扣住远景、近景, )两联展现了山居景象幽僻清静、阔大深远的特点。15追求远离尘世的古朴高洁的生活,表现作者对山居者的生活及人品无限景慕的感情。(扣住古朴、高洁,扣住无限景慕)【解析】14试题分析:颔联两句写一路所见,是近景。古树老根缠石,仿佛它天生是连

16、着石头长起来的。湍急清澈的泉水,把面上的浮土、树叶冲走了,露出泉底的沙子来,更显得水明沙净。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幽僻山径中特有的景物和色彩。而与此相应,作者用的是律诗中的拗句, “老”字和“清”字的平仄对拗,在音节上也加强了高古、清幽的气氛。颈联两句写入望的远景。 “千峰”言山峰之多,因在雨中显 得幽暗,看不清楚。 “一径入云斜”和“千峰随雨暗”相对照,见得那通往卢岵山居小路的高峻、幽深,曲曲弯弯一直通向烟云深处。这两句改用协调的音节,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变化,一方面也是和写远景的阔大相适应的。15试题分析:这首诗没有直接写卢岵,也没有直接写作者的心情,而是只写卢岵处士山居的景色。通过山居景色的描写,反映其人品的高洁及作者的景慕之情。八、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望海潮北宋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