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鲜明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007161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性鲜明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个性鲜明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个性鲜明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个性鲜明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个性鲜明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性鲜明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性鲜明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成才大学时代是人生中最关键、最美好的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那么大学生怎样才能全面发展,度过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呢?一、培养三种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是做人的根本,是人生的动力因素和导向因素,它包括政治觉悟、思想观点、道德品质和人格特征等因素。培养思想道德素质要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努力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要加强道德修养,努力做个有着高尚品德的人;要牢牢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的知识、智能、学习方

2、法和创新精神,是一个人发挥社会作用,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科学文化素质是形成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前提。大学生最基本的文化素质培养应达到:第一,建立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第二,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第三,学习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培养科学文化素质就要自觉学习经济、科技、文化和法律等方面知识,拓宽知识面,为将来走上社会打牢基础。健康素质是指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健康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前提,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成才和成功的基本条件,是载知识之车,密道德之合。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很重要,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在大学里一定要加强修养和锻炼,努力做到身心健康,德才兼备。二、要提升三种能力。即学习能力、实践

3、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习能力要做到主动学习、探索性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以适应当今时代知识不断更新的要求。提升实践能力要学以致用,积极参加“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包括思想创新、行为方式创新等,大学生科技文化月等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为大学生提供了提高创新能力的平台,同学们要积极参与,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三、要塑造三种精神。即敬业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大学生从迈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天起就要培养敬业奉献精神,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干一行爱一行,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成绩。要有团队精神,英国著名的作家萧伯纳曾说过,两个人交流思想与交换苹果不同,交换苹

4、果以后,每个人手里还是一个苹果,而交流思想后,每个人都有了两个思想。只有善于与别人合作,善于整合资源,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才能把事情做好。诚实守信主要是指做人做事要讲诚心、讲信誉,人无信不立,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诚信二字尤为重要。大学生只要不断挑战自我,尽自己所能,真诚做人,努力做事,就一定会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投身建设社会的实践中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个性一、 “吸引性”个性1、相似性个性:相似的态度、信念、价值观、追求目标相似。2、接近性吸引:年龄、同乡、同室等。3、补偿性相吸: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从对方处得到帮助等。二、 “嫌弃型”个性1、不尊重别人的人格,对他人缺乏情感,不

5、关心他人的悲欢情绪。2、自人中心主义强,只关心自己的的利益和兴趣,忽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3、对我不真诚,不顾别人的利益和需要,采取一切手段处处获得自己的利益和好处。4、过分依赖他人而又丧失自尊心。5、嫉妒心强。6、有敌对情绪和猜疑的性格。7、过分自卑,缺乏自信心。8、孤僻、羞怯,不喜欢与人交往。9、偏见、固执、报复心强。10、自视过高、苛求他人,对他人不信任。这属于心理障碍:表现为:1、嫉妒心理:它包含虚荣和忧虑、羡慕和疑惧、敬佩和怨恨。是一种缺陷心理。2、孤僻心理:不合群、不随和:一种孤芳自赏,睥睨一切;另一种是属于行为习惯,独来独往。3、猜疑心理:培根说:“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

6、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使人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 ”猜疑的对象往往是存在于较亲近的人之间。它的产生往往是猜疑者不明事实真相,缺乏真正的认识和冷静客观的态度。猜疑是不幸的种子,使友谊瓦解,是人之间交往的绊脚石。、自卑心理:是一种消极心态,内向的个性。抗挫折性较弱。、羞怯心理:过多约束自己的言行,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阻碍了人际交往的正常发展。与人交往时表现为:紧张、拘束、尴尬。 气质性羞怯:天生内向、胆怯,举手投足思前顾后。 认识性羞怯:过分注重自我,十分在意别人的议论,生怕自己的言行被人耻笑。交往时表现:束手束脚,缺乏主动性。 挫折性羞怯:此种人屡遭

7、挫折久未走出困境,变得胆怯厌世,消极被劫。克服办法:1、放下思想包袱,不要求自己事事正确和次次成功,聪明才智是在多次实践中逐步增长起来的。2、鼓起勇气,敢说第一句话,敢走第一步,越过了障碍,就会在积极交往中受到鼓舞。3、多接受交往训练,学会观察生活和交往技巧,才会变得得心应手、应付自如。6、心胸狭窄:一容不下人;二容不下事( 生性多疑,常为一些小事耿耿于怀,坐立不安 )。达种人习惯孤立,静止看问题,目光较短浅,不能认识人和事的多维性。产生原因:一是个性原因:对某些事物特别敏感,体验较深,总是在头脑中挥之不去;二是品质原因:过多重视个人利益,容易导致唯我独尊,排斥他人。人际交往时:表现为缺乏气量

8、,难以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克服办法:1、树立更高的人生目标:(唐)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个人目标越高,气量越大。2、要变革和优化思维方法:从线性平面式思维( 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 )到从立体思维(从多层次、立体化、多方面来认识人和事物)3、加强道德修养:(三国) 曹操:“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 。三、 “人缘型”学生的个性特征1、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2、热心班集体活动,对工作非常负责。3、持重、耐心,忠厚老实。4、热情、开朗,喜爱交往,待人真诚。5、聪颖、爱独立思考,成绩优良,乐于

9、助人。6、重视自己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有谦逊品质。7、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8、有审美的眼光和幽默感,但不尖酸刻薄。9、温文尔雅、端庄,仪表美。人际交往原则:(一)成熟:对法则和道德、行为规范有充分认识,并能自觉遵守,德法并治是社会文明之举;善于倾听他人、倾听社会使自己的交往能够符合公认的规范。(二)真诚(法)哲学家拉罗什科福:“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它包括:真心、正直、坦率、诚实、诚恳、诚意等。是人际交往的相互依赖的坚实基础。真诚:真心实意,襟怀坦白,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正直: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三)守信守信践约,是做人的道德要求。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为也” 。无信,人必与之疏远

10、;有信,人才与之亲近。信是人之间互相合作的基础。净化信息源,就是要说实话,言之不虚。(四)平等相互尊重:它包括对别人人格的尊敬,情感的接受,利益的维护,处境的体谅。尊重别人:是要关心人、同情人、爱护人、体贴人。要表现人格魅力:尤要坚持自由平等的原则,经常保持良好的自我状态。交往时:既要认同对方的优势,又要不鄙视对的弱势;既不居高临下,又不惟命是从。自尊与尊人达到高度统一。(五)相容:是心理相容、即彼此在认知上肯定和认同,在情绪上的满足和悦纳,在行为上的应答和协调。此状态的强弱,说明心理相容的高低。、相容:包括括宽容、容纳。正视人之间的差异,接受他人的个性,倾听不同声音。有理让三分,不过多计较。

11、 (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详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对联: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薄西山观月观来观去,观他人有高有低;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彼笑此笑来笑去,笑自己无知无识。(六)互利它合乎人性,合乎规律,合乎自我实现的需要。互赢互利。一个人:有惠人精神,在人际交往中能增进友谊。人之间和谐关系:表现为互助、利他、合作和为。 (清)顾嗣协:“骏马能历险,梨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合理分工,扬长避短:朋友之间弥补不足大学生个性的培养(有利对方)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虽然没有了炮火硝烟作为背景,但是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显著的变化。我们

12、最容易体会到的是计算机、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科学技术进步带给我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技术进步进而引发思维意识层次的变革,我们都不得不去面对新情况下出现的各种问题。关于高等教育的相关问题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热点。通过一系列的讨论和横向纵向的对比研究,我们终于认识到,学生的独特个性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并且只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进行针对性地培养,才能更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在将来适合自己的位置上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然而,究竟大学生个性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怎样有针对性地培养,却并没有统一认识。不仅如此,而且社会上还存在这样的一种认识偏差,那就是把个性绝对化,神圣化,这些偏

13、差显然不利于个性及个性培养的科学定义和理性追求。因此,深入研究有关个性的一系列问题,必将会对我们的理性认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我们要探讨的就是个性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把个性定义为事物的特性,既矛盾的特殊性,这是在哲学意义上对个性的概括,应当是最广泛意义上个性的概念。我们日常谈到的个性往往针对特定的主体,那就是人的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气质、性格、智力、意志、情感等。在心理学上也对个性有一个定义,作为心理学术语的个性是指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每一个具体的人,既有表现于外的给人以鲜明印象的特征,又有包含于内的,不直接显露的,但可以间接验证的特征,如

14、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以及带有某些倾向性的本质、品格等。这些特征有一定的倾向性、造就出由表及里的,包括身心在内的真实而独特的个人形象。从上述不同科学领域所总结的个性的概念,我们不难看出,个性至少具有以下几点重要特征:一、普遍性。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他们之所以可以互相区别,就在于他们都有特殊性即个性,个性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不同类型矛盾的可靠特征。二、综合性。我们在谈到个性的时候,实质上指的是各种特质的总和,个性的各个方面综合作用才构成事物的整体,我们之所以把个性的某一方面拿出来研究,并且也称其为个性,是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全面把握事物对比研究的需要。三、相对稳定性。无论是人的个性还是事物的特殊性

15、,都是区分彼此的重要标志,因此,那些易变的表面特征由于不容易把握或者说对于我们认识事物相对不重要因而被忽视,保留下来的那部分则具有明显的相对稳定性。四、可知性。不论是事物的外部表象还是内部本质,我们或者可以直接通过感性认识直接把握或者可通过理性推理间接验证,个性的可知性使得我们研究个性成为可能。同个性相对,我们还经常提到共性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共性呢?我们认为共性并不是本来就有的,事实上,在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时候,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往往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客观事物进行各种分类,在同一类别的事物中,通过归纳总结,抽象出他们当中的共同点,并称其为共性。可见,共性来源于对事物的分类,形成于对事物的归纳抽象,

16、是属于思维意识的范畴,并非初始客观存在。研究共性是以充分认识个性为基础,同时也是深入研究事物本质所必经的思维阶段。无论是个性还是共性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事物的某项特征是属于个性还是共性,并非由事物本身的客观存在所决定,而是依赖于我们研究事物的范畴和具体的研究目标,在不同的划分标准之下,个性与共性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说某班某位同学会踢足球是他的个性,但是在学院足球队中,他会踢球就不再是个性而是一种共性,在这个群体当中,他更擅长射门就成为了个性,把握他的这种个性,我们就可以让他来充任前锋。同样,针对不同的研究目标,个性共性之间也有相互转化的问题。在现在这样一个敏感时期,某位同学持续发烧 38C 以上,并且咳嗽,肯定会引起充分的重视,但是如果放在平时,这样的症状就可能当成一种共性而不会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谈到人的个性的时候,也是和我们的划分标准和具体研究目标密切相关。和世界上其他的万事万物一样,人的个性也是一个综合体,他由各个方面的特征综合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标志。人人生而不同,正是这种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