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大宋大全集》读后感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005840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说大宋大全集》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细说大宋大全集》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细说大宋大全集》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细说大宋大全集》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细说大宋大全集》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细说大宋大全集》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说大宋大全集》读后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说大宋大全集读后感 王均兵变贺子翀 初一九班【好词】恼羞成怒,丢盔弃甲,凄凄惶惶,腹背受敌。【品词】“恼羞成怒”意为“因羞愧恨到了极点而发怒”。文中指王均士卒对益州知州牛冕大摆宴席犒劳将士而益州凤州团练使符昭寿无动于衷的行为表示愤怒。“丢盔弃甲”意“形容打了败仗后仓皇逃跑的狼狈相”。原文中王均等人率军攻剑门失败后,仓皇逃回益州的样子。“凄凄惶惶”意“悲伤不安”,文中王均兵变失败,转战富顺城,一路上他背井离乡,经历着凄风苦雨。“腹背受敌”意“前面后面都受到敌人的攻击。形容处于受夹攻的不利环境”。文中,因王均兵变导致宋朝多地起义军蠢蠢欲动,威胁这汴京。【佳句】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2.令人

2、不可思议的是,数名叛卒掀起叛乱,竟然能坚持十个月之久,转战千余里,岂不怪哉?3.不到一顿饭功夫,听到城中一阵鼓响, 远远看见城门关闭,城中喊声震天,隐隐传来4.官兵分散在各个街巷间,无法合理攻击,如同是俎上鱼肉,只有任人宰割了。【析句】1 句运用了引用的说明首发,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宋将雷有终谨慎的性格,十分得体。也夸张地表现了王均的指挥才干。2 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叛卒狡猾老练的心思;“竟然”一次突出了叛军一路千辛万苦躲避政府军追击的样子;最后句末打上个问号,用意是感叹叛军首领王均的英明才智,也带着点对宋朝政府军的嘲讽意味在里面。3 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叛军动作迅速,也运用了白

3、描的手法,一笔带过派军在益州的动静,为后文做了一层铺垫。4 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分散的官兵”比作“俎上鱼肉”,讽刺了政府军及将领雷有终的愚蠢和无知。【内容概括】宋真宗咸平年间,川蜀地区爆发了继王小波李顺起义、以王均为首的第三次农民军起义,在益州建立了政权,亦号大蜀。叛军一路挥师北上,后败于剑门关,退守益州。准总调兵遣将,于咸平三年攻至益州城下,但将领雷有终等人中了王钧的空城计,官兵死伤大半。后来城中百姓随撤出城外的官兵一起逃跑了,城防力量固然愈来愈弱。官兵经一段时间整合奋战,终于在十月份攻下益州。王均出逃,不了被蜀州知州杨怀忠等率领的千余追兵遇上,并围歼于沱江边。王均兵变失败,王均

4、自刎。【文章结构分析】先写了王均发动兵变以益州为都建立大蜀政权,再写了宋将雷有终率兵攻陷益州城,最后写了蜀州知州杨怀忠所领追兵遇王均残兵,围歼于沱江边。【人物形象分析】王均应对声势浩大的宋军时临危不惧,而是冷静沉着地思索。他使用的“空城计”打败了宋兵,证明了他英明的指挥才能。雷有终却是一个急功近利的大将,性子急,做事不思考前因后果。见益州城门打开,不知是王均精心设下的圈套,怒而将犯下“屠城”的兵家大忌,却遭叛军伏击,大败而归。蜀州知州杨怀忠,他善于把握良机,洞察力极强。他在叛军抵达沱江边时已经掌握了天时地利,观察到叛军正准备造船渡江,警惕性正有所降低时,于是迅速在江边排兵布阵,适时出击,剿灭了

5、叛军。【读后感】自后晋高祖石敬瑭篡唐改晋来,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天下四分五裂的时代。宋太祖赵匡胤与其弟太宗赵光义致力于统一天下战争,防止军阀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统一战争耗费大量军费,必然加重对百姓的剥削。由此宋王朝危机四伏,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在北宋前期,川蜀地区曾出现过三次大乱。第一次是宋太祖乾德三年全师雄发动的叛乱;第二次是宋太宗淳化四年的王小波、李顺农民军起义;三次则是宋真宗咸平三年的王均兵变。王小波李顺起义失败后,宋廷对川蜀地区的应对政策也做了些调整,减少了赋税徭役,封建生产关系得到一定。可是社会矛盾并没有因此消失,反而更加尖锐了,加上川蜀地方军政官员也未从全师雄兵变

6、及王小波、李顺起义中吸取教训,依然享乐腐化、荒淫无道、剥削军民,从而激起咸平三年正月的王均兵变。王均曾是驻守益州宋军将领。咸平三年十二月十五日,王均一军不堪忍受凤州团练使符昭寿与益州知州牛冕的昏庸,干脆秘密谋反,杀死了符昭寿,赶跑了牛冕,从而推选王均当了首领,建立了大蜀。真宗派兵前去平叛,没有想到宋将雷有终一次次中计,宋军上网大半,撤至江州做整顿。王均固然有指挥才干,一次次将宋军挡在益州城外。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聪明的王均也料不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王均本想留下百姓为他守城,但是百姓们都纷纷往城外逃。他忘了如何安抚民心,只是一个劲得抓外逃者,并疯狂的屠杀,想“杀鸡儆猴”吓唬

7、城中未出逃的百姓。这种方式只会加快城中人口流失,城防力量削弱。官兵于咸平三年十月攻下益州,灭大蜀。周朝的分封制导致天下群雄诸侯并起,周室微弱。后来,秦始皇嬴政统一了中原,吸取了周朝分封制的教训,实施了郡县制;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颁布了推恩令,杀掉了韩信等一批异姓王历代君王都致力于加强中央、削弱地方,措施逐渐完备。但是到了宋朝,这种政策的负面效应已经非常明显。因为削弱过度。地方政府虽然无法与中央政府抗衡,起到维护统一、避免分裂的作用,但地方也无力维护中央政府,起到屏藩和爪牙的保卫中央作用。任何地方小有风波都会危及宋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使宋廷八面受敌,难以应付。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军权

8、全部掌握在皇帝手里,地方军队要听从中央指挥。王均叛变后,驻川蜀军队无力抵抗叛军,只有中央政府才能有力打击叛军。宋朝后期,宋廷之所以软弱无能,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兵力内耗造成的。可惜只有几位忠臣意识到蜀中三次大乱的根本启示意义,而腐败的宋朝中央政府仍是我行我素。地方权力再继续削弱,中央权利在膨胀,使中央完全暴露,无人支援,宋朝实力也随之被扼杀在这种中央集权制度下。北宋北临强大的辽朝,西北边又是崛起的党项羌建立的西夏帝国,日益强大。北宋内部起义不断。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时代里,北宋加速走向灭亡。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说过:“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如心腹运之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至事上,犹手足之

9、卫心腹,支叶之庇本跟。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安保”。司马光作为宋朝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他熟知旧法,懂得如何让政府与人民相拥。北宋前期几位皇帝都致力削弱地方,司马光深知此政策对宋廷大有所害,所以他对宋朝皇帝想法的概述往往一针见血。司马光的意思,就是国家要给人民福利可待,地方与人民才会拥戴这个政府,从而国家上下同心协力,宋朝怎能不国泰民安?然而宋朝皇帝都十分迂腐,一味实现削弱地方,加强中央,人民的利益被政府强占了,又怎么能拥戴这个政府?又怎么不会爆发如此多的起义?宋朝又怎能不会加速灭亡?王均兵变印证了宋廷的腐朽。后来宋朝各地起义不断,给宋廷造成一次次险些致命的打击,从而烙下了“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不可避免的悲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