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学实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005483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的鸭蛋》教学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端午的鸭蛋》教学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端午的鸭蛋》教学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端午的鸭蛋》教学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端午的鸭蛋》教学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端午的鸭蛋》教学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的鸭蛋》教学实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端午的鸭蛋教学实录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第 17 课端午的鸭蛋. ,首先我请问大家,你们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吗?生: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师:为什么在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这个节日呢?生:是为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师:那我们本地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哪些同学比较清楚?(学生纷纷举手,争相回答)生: 、赛龙舟(师: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大家到时可以到新县城去观看那壮观的场景。)、食粽子(师:它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家亲口吃过,肯定印象深刻。 )、屋前挂艾草( 师:有句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喝雄黄酒师: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在全国各地都盛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江苏高

2、邮人汪曾祺的端午节,去感受其浓郁的民俗风情。二、循循善诱,学习课文师:请大家把课文自读一遍,给读不准的字词划上记号,并思考:课文围绕端午的鸭蛋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板书课题及重点字词。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对有些字词的读音是否把握得准确。你们拼读我来写:系索子(j)粽子(zng)门槛(kn)拧成(nng)用酒和(hu)腌蛋(yn)熏五毒(xn)肃然起敬莫名其妙囊萤映雪师:后三个词语你理解吗?谁能把其意思解释一下?(学生举手,提名回答)明确: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囊萤映雪-囊萤,用口袋装萤火虫。映雪,用雪的反光。它们分别指晋

3、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师:跟囊萤映雪类似的体现刻苦读书的故事的词语还有吗?生 1:悬梁刺股。生 2:凿壁借光。师:请同学们一起把每个词语熟读两遍。(学生齐读)师:哪些同学能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学生举手发言,看谁分析把握得好。 )明确:主要写了三方面的内容家乡端午的风俗;家乡的咸鸭蛋;端午的鸭蛋。师:请大家浏览课文第一段,用一句话概括这段写的是什么?生:端午节的风俗。师: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快速的找一找。生:系白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教师板书:端午节的风俗-7 种)师:在这 7 种风俗中,作者最不能忘记的是什么?生

4、:吃“十二红” 。师:主要是因为“十二红” 里有什么?生:咸鸭蛋师:作者为什么偏偏对家乡的咸鸭蛋不能忘怀呢?请你们集中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找一找家乡的咸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学生读后,举手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家乡的咸鸭蛋:享有名气双黄蛋多历史悠久质细油多吃法多样师:作者在介绍咸鸭蛋的这些特点时,他饱含着对咸鸭蛋的什么感情?生:喜爱,赞美,并存之自豪。 (板书)师:你可以从哪里明显地感受到?生 1:“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生 2:“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 ”生 3:“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师:所以在端午节的那么多风俗中,作者最不能忘怀的是什么?生:端午的鸭

5、蛋。师:第四段就正式涉及正题“端午的鸭蛋”,他侧重写了孩子们挂的“鸭蛋络子”(板书) 。请问:孩子们为什么要挂“鸭蛋络子”?生: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师:饰物一般是用来做装饰、陪衬,以显示好看的精美物品,这“鸭蛋络子”精美吗?生:精美。师:那你们描述一下。生:络子是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的;鸭蛋是由孩子们自己挑选的,一要挑淡青壳的,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师:嗯,这么说, “鸭蛋络子”不愧是孩子心爱的饰物了。它不仅外表精致,而且里面的鸭蛋也很特别,完全是按照孩子们的意愿去挑选的。那他们什么时候才舍得吃上鸭蛋了?生:“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 ”师:他们

6、吃鸭蛋也很讲究,怎么个吃法?生:“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 ”师:这是为什么?生:蛋黄蛋白吃光了,蛋壳还可以用来装进萤火虫,做一个别致的灯具。师:这样的灯具漂亮么?生:漂亮。师:描述一下。(学生纷纷举手,教师让他们齐读)生:“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师:孩子们对自己制作的灯具在实用上还挺赞赏的,你看出来了吗?生:看出来了。师:从哪里?生:“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 ”师:哦,原来, “鸭蛋络子” 是饰物,是玩具,给作者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所以作者一直念念不忘家乡端午的鸭蛋。三、指

7、导朗读,揣摩语言师:作者在做这些介绍时,他的语言看似平淡,但细品起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我们先来一起品析这样一句话:“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你们说值得赏析的地方在哪里?生 1:“吱”。师:为什么?生 1:它形象地描摹了扎下去发出的那种声音。师:回答不错,好一个拟声词!还有吗?(学生暂时沉默,老师注意启发)师:我若把这句话中的“冒” 换成“ 流”,可不可以?生:不可以。师:为什么?生:“冒”形象一些,显示了油特别多。师:分析得不错,请大家就尝试着用类似的方法再精读课文第二、三段,也找出你喜欢的字、词、句,并仔细品味赏析它有什么特色呢?(学生精读课文,酝酿之后各抒己见。 )生 1

8、:“肃然起敬” 、 “特别标明 ”这两个词用得好,体现了咸鸭蛋的名气之大,也道出了作者那种自豪、幽默感。生 2:“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 ”“确实”这个词道出了作者的那种真实情感,没有一丝虚假,没有一丝夸张。生 3:“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这里的“蠢”“ 秀气”用得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鸭蛋写得富有灵性。师:这两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感叹句比较多,请你们先找出来。(学生拿笔做上了记号。 )师:若把这些句子中的“!” 换成“ , ”或“。 ”,比较读一读,在语气上有区别吗?请发表你的见解。(学生试着比较朗读,然后举手发言)生:用“!”读起

9、来带有浓厚的感情,用“ , ”或“。 ”就没有这种效果,显得平淡一些。师:回答得好,那谁能为我们现场演示,声情并茂地读出这些感叹句?(善于表现的同学都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教师分别点两位同学(一男一女)作展示,效果确实不一般)师: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的语言品起来确实耐人寻味。希望大家学了本课之后在语言17、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梁巧玲教材分析:端午的鸭蛋出于汪曾祺故乡的食物系列,文章结构是他特有的行云流水般的随意,语言文白夹杂、或雅或俚、自然生动,平平淡淡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儿时的童趣、浓浓的乡情、对生活的热爱。本设计希望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对细节的揣摩、对语言的品味,让学生体味鸭蛋中

10、的童心,乡情,并理解从汪曾祺的生活态度,获得生活启示。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结构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端午风俗。2、品味语言,体会其平淡有味的情致风格。3、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儿时趣事的怀恋之意。4、从汪曾琪身上体悟生活态度。教学过程一、 导入前几天老师在网上找一个有关端午节的童歌谣,你们有兴趣看看吗?看的时候你们要注意一下都出现了哪些端午风俗?(包粽子、挂艾叶、桃枝插大门、手腕系百索子。 )端午节虽然是我国传统节日,但各地的风俗也略有不同。作家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他就写了一篇有关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文章。 (板书:端午的鸭蛋)二、感知、探究1、他的家乡在端午节都有哪些风俗呢?你对哪种风俗最感

11、兴趣?板书:风俗生: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 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 吃十二红、挂鸭蛋络子(8 种风俗)2、挂鸭蛋络子都有那些玩法?挑鸭蛋、吃鸭蛋、络子当饰物、在鸭蛋壳中装萤火虫如: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师:挑个鸭蛋还有这么多的讲究。能挑到淡青壳、秀气的鸭蛋小孩的心情怎样?既然能让自己开心,虽然费点时间,那也值得了。如: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 师: 挑过来就是为了吃吗?要装在络子里当饰物。络子什么样?字典中给出的解释是:依照所装物体的形状,用线结成的网状

12、的小袋子。络子谁做的?为什么用彩色丝线?更漂亮、更美。因为它还要挂在大襟的纽扣上当作饰物。大襟:纽扣在一侧的服装的前面部分。以前服装的样式跟我们现在有所不同。其实挂鸭蛋络子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还有平安幸福的寓意。谚语有云:“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意指随着气温上升,炎夏步步逼近,小孩子特别容易产生身体疲劳四肢无力、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的现象,这便是“疰夏”症状,据称只要在立夏那天吃蛋,就可预防此病。就这三个动作琢磨起来就有如此的趣味。如: 吃鸭蛋 一是解了谗, “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 ,饿了就吃,很自由。二是惊险,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因为还要用蛋壳做“灯笼”呢

13、!如:蛋黄蛋白吃光了,捉了萤火虫装在蛋壳里!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师:为什么好玩?好看。那如果仅仅是因为好看,那老师觉得这段文字不够简练,我把它作了改动,你们觉得怎么样?我们也一起来享受一下用蛋壳做灯笼的滋味。师:汪曾褀写这篇文章已经 69 岁高龄,但我们从他的文字中却能品出什么味?板书:趣味4、材料介入:儿时故乡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罩上一层光辉。5、其实汪曾祺在家乡只呆了短短的十九年,成年后更多的时间生活在北京,但他魂牵梦绕的依然是他的家乡,他家乡的鸭蛋。请划出你认为能表现作者对家乡的鸭蛋情有独钟的句子,说一说品出了什么味道。 (学生朗读 2、3 段) 如:“筷子头一扎

14、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zhizi 造型词的朗读指导师:“吱”读出声音的延长, “冒”改为“流”如何?“ 冒”感觉红油慢慢渗透蛋白,还能闻到红油的香味。如: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对方就会肃然起敬:你们那里出咸鸭蛋!师:“哦”是叹词,有惊叹的语气。 “哦”还对应了前面的哪个词?读出惊叹羡慕的语气,还有作为高邮人的自豪感,如: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师:这几个副词,最能体现作者对家乡鸭蛋的情有独钟。6、在同学们的朗读声中,老师听到了作者作为高邮人浓浓的

15、自豪感。只是自豪于鸭蛋吗?还有什么让他自豪?那么在作者钟爱的鸭蛋中你还能品出什么味道来吗?这种赞美,这种自豪都缘于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师:故乡的美食就是故乡的味道。从这小小鸭蛋中我们又品出了作者浓浓的乡情。板书:乡味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了解了高邮端午的风俗,在小小的鸭蛋中尝出了趣味、乡味。这也就是汪曾祺散文的魅力所在;8、材料: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汪曾祺散文的魅力板书:生活滋味师:同学们,汪曾祺为什么能在这小小的鸭蛋中尝出这么多的味道呢?三、拓展延伸1、汪曾祺的生活滋味就是捻起凡人小事,油盐醋茶,花鸟虫鱼,瓜果食物,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写“一地鸡毛”。师: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些凡人小事,生活中的种种快乐、平淡以及诗意似乎在渐渐离我们远去。同学们,有没有曾经被你忽略而现在回想起来却别有滋味的生活小事呢? 2、感谢汪曾祺!是他,让我们停下匆匆的脚步 ,去体味这“凡人小事 ”的闲适、真实、鲜活,获得一点清凉,一点宁静,一点“滋润”。是他叫我们:慢点走,欣赏你自己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