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淮安学者、诗人徐嘉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005294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晚清淮安学者、诗人徐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晚清淮安学者、诗人徐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晚清淮安学者、诗人徐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晚清淮安学者、诗人徐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清淮安学者、诗人徐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晚清淮安学者、诗人徐嘉作者: 徐嘉(1834年 1913年)字宾华,一字遁庵,江南淮安府山阳县人,道光十四年(1834年)出生于淮安河下古镇竹巷街家里巷的一个贫苦人民家庭。其父徐淮,字汇川,是位穷儒生。徐嘉十二岁丧父,贫甚,两世寡弱,日食甘薯,祖母以帮人家缝缝补补维持生计。徐嘉七岁,从淮人程祝三先生启蒙。父母的日夜辛劳换不来一家温饱,后将徐嘉寄食于舅父家,从舅父读书。后来舅父生病而亡,徐嘉在其哭项锦堂舅氏诗中说:“忆少寄食,奋勉忘于家。 ”继又入淮人杨尧生私塾从学。杨尧生,字元凯,诸生,能诗,徐嘉得其指授,也善于写诗。徐嘉十余岁时,诗即写得很出色。时士大夫禹柏华在赠徐宾华诗中写道:“碧天如水月

2、三更,闻汝新诗脱口成。 ”徐嘉在 宾华丛笔写道:“ 禹笛先生知余最早,每出城即过杨尧生师塾,执余手慰诲殷切。 ”清咸丰四年(1854年)徐嘉以淮安府试第一入学,时年仅二十一岁。淮安知府恒廉爱其文,为其纳粟太学生,使应北京顺天乡试。次年与淮人尹耕云【尹耕云,字杏农,桃源人,世居淮安府山阳县淮城西长街,1850年进士;据其第五代孙女淮安新安小学离休教师尹佩珠女士口述:说其高祖父为进士一甲第四名,授御士,其女嫁北京王府井大街一朱姓宰相家里。官至河陕汝道。今故居仍有部分保存完好。 】 、裴荫森订交。顺天乡试不售,归故里,此行成诗多首,收入其著作味静斋诗存 。1858年,再应顺天乡试,有不售,与淮人高延

3、弟【字子上,咸丰中监生、学政;清末四川夔州知府高士魁之子,为淮安南马厂乡人。光绪皇帝钦赐翰林院待诏(正七品文官) ,著有庙子湾鞭 、 淮安军、安淮军辩等行世。 】同道归里。同乡陈云卿闻之邀请其入自家创办的家馆授生徒,从此开始了教读生涯。1859年赴浙江乡试,再不售,他便与学子游览了西湖诸名胜,写了不少吟咏的诗篇。 1860年农民武装起义捻军占领淮安河下,烧毁不少年房屋,攻淮城不克,陈云卿先生避居南乡泾河花园庄,以诗召徐嘉,徐乃馆于泾河。陈云卿先生也是一位学者、诗人,曾作泾河感旧诗云:“马樱花落雨潇潇,旧馆泾南第四桥。饥雀空仓库深黑夜,一灯如豆话南朝。 ”1861年冬,徐嘉先生为河下园亭记题六十

4、绝句,一夕而成。此诗应李元庚之子李钟骏之请而写。1862年徐嘉与李钟骏先生主持河下养蒙义塾,课后以诗歌相唱和,徐嘉自奋于学,时向师长宿儒好友请教,诗写得超出同辈。1866年徐嘉先生迁居淮安府淮城东长街有司水巷口,始为迁居城里之祖宅。年37岁,于九年于江宁乡试中举。1871年赴京春闱(闱,科举时代的考场)不第,回淮后继续家居授徒,以经世致用为主。见邑人段朝端总篆的民国续篆山阳县志人物 。1880年,以届大挑之期辞去王寿萱【又叫王锡祺(1855年 1913年)别号瘦髯,同治11年(1872年)考中秀才,捐刑部候补郎中。原籍山西太原,其先人于乾隆51年(1786年)迁居淮安河下湖嘴大街白酒巷头路西,

5、除经营盐业外,同时经营典当业,当典商号名“永懋” 在淮安淮城上坂街多子巷与龙窝巷交叉口。王氏著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 、 小方壶斋诗存 、 小方壶斋词存等行世。 】家馆,推荐淮人段朝端继馆于王氏馆,此条见段朝端小传 。在京与沭阳王子扬订交,二人久之诗名,一见倾心。春闱报罢,内阁大挑二等,例授教职,以母老不赴谒选。后又被淮人尹颜钺召入淮安府淮城西长街尹宅(此宅原来很大,东至西长街、西至月湖二帝祠、南至蒲葭巷、北至天妃宫巷口)学馆授教,与尹颜钺、尹颜和兄弟学习。又历四年,徐州知府桂履其聘请徐嘉去徐州就其家塾,于1884年底结束了家乡的馆事。徐嘉先生从1858年开始到1884年底整整在家乡教书27年,他

6、为淮安培养了许多有学行的人,如王鸿翔【号研荪,清末翰林院编修。娶曹甸郝氏为妻,是淮安楚州中学离休教师郝孚宁先生嫡亲大姑爹。其子王光伯是淮安河下志的作者。】 、裴荫森、徐绍泉【徐嘉之孙,晚号花隐,光绪30年进士,与知名人士郑孝胥同被光绪皇帝的遗孀隆裕皇太后聘请为溥仪御先生。慈禧皇太后去世时,曾被清廷邀请书写挽联。见江苏县志 。晚年住淮安东长街朱雀桥。 】三人均为清末进士;王鸿翔、徐绍泉为翰林院编修。王氏善画梅花、徐氏善画古代山水画。二者均有诗集传世。还有小方壶斋丛书的作者王锡祺、清末民初淮安社会名流裴楠、秦湘渔等。 1885年春,徐嘉应聘赴徐州,与金坛冯梦华订交,冯是晚清探花,曾任安徽巡抚,他又

7、是学者、诗人, “江左诗派” 的领袖人物。其诗论潘德舆先生。冯梦华:“余久访养一先生,余风流韵。今迟之且二十年,而得之于宾华。 ”他对徐嘉的味静斋诗集十分钦佩,主动为其作序。1887年与友人、学生一再催促下,其诗集问世。在徐州教授之余,还游览了云龙山诸胜迹,多有诗作。徐州知府桂履真家里藏书甚富,借以校订顾诗笺注 ,使他对顾炎武诗的研究更为深刻。他业余时间还访明代的遗民万年少的遗迹,将隰西草堂集重印。1891年开始,徐嘉主讲于精勤文社、盐城书院、尚志书院,前后十余年。他敦敦教导生徒,不但教授四书五经 、还教授史记 、 汉书 、 资治通鉴等,要求学生触类旁通,书要“读得进,走得出,以培养真才实学,

8、品端有为之士为己任”。他还说: “国家三年得一状元,未必能得一真实读书可传千古之人,子弟得数贵人,不如得一贤人。 ”1903年6月徐嘉被选任昆山教谕,结束了盐邑工作归淮安淮城东门有司水巷口家里,9月去昆山就职,年已七十。昆山自兵荒马乱之后,元气未复,荒草残碑,满目疮痍,徐嘉见之感慨不已。1904年9月赴苏州师范学堂任监院(即院长) ,兼国文国史教习。徐嘉于1908年春,突患风疾,不能动笔,五月归里。1913年9月5日去世,终年80岁。其一生著书甚富,主要著有顾诗笺注20卷、 味静斋诗文集20卷、丛笔1卷、 杂诗1卷、 拾沈录2卷、 夜存录8卷等。徐嘉的学术成就主要是完成了顾诗笺注 , “顾诗” 即指顾炎武先生的诗集。徐嘉对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的人品、学识、诗歌可以说是情有独钟,研究了一辈子顾炎武。鉴于世人“ 若其诗多用古,非通人不能晓” ,徐嘉决心为顾炎武作一个笺注,在诸友的资助下,终于刊刻问世。近代大学者余樾说其诗文集“质其而有味,清疏而有物。记载时事,敷陈义理,无不曲尽” 。徐嘉的一生在学术、诗文的创作上均有着巨大贡献。本文承徐嘉第五代孙徐台顺提供不少材料,在此表示十分感谢。并参考徐嘉味静斋诗集 、 味静斋日记 、 夜存录等古籍善本。 (高建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