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参赛古诗苑漫步贾立芳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003893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部参赛古诗苑漫步贾立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部参赛古诗苑漫步贾立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部参赛古诗苑漫步贾立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部参赛古诗苑漫步贾立芳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部参赛古诗苑漫步贾立芳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部参赛古诗苑漫步贾立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参赛古诗苑漫步贾立芳(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 语 文3,课时:1 课时二、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三、 教材分析综合性学习,是对课内诗歌学习的一个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古典文化,现在提倡国学,古典诗词是国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老师有一个责任就是传承好古典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这是我们的责任。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有关唐诗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华。2在

2、活动实践中感受唐诗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感情。 3通过口语交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起对真善美的热爱、领悟人生的真谛。重点难点通过对有关唐诗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华。通过口语交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起对真善美的热爱、领悟人生的真谛。四、参考资料:1古诗中的春夏秋冬:http:/ 2搜集唐朝诗人的故事。 3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选出好作品拿到班级交流。 4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六、 教学实施过程2情景导入唐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登高望远,每每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气;浪迹天涯

3、,时时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这些浩如烟海的诗歌,或咏山川名胜,或颂边塞将士,或诉百姓疾苦,或鞭鞑权贵腐败,或抒发人生情怀读之往往令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回味无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的百花园,在缤纷的唐诗奇葩中尽情徜徉。一、走进唐诗,你吟我诵 1.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小组推荐,激情朗诵。 ) 第一小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http:/ 。http:/ ) 学生一: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读它,总觉得有满怀的心事,无限的惆怅,兀自膨胀。却又被淅沥的秋雨淋得湿漉无力,唯有在心里沉沉地叹息一声。 (夜雨寄北李商隐 http:/ 。那是一幅男子汉的形象,正因为

4、是一种“沙场在前,美人与后”的境界才显得和谐与壮烈,令人感叹遐想不已。 (凉州词王翰 http:/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令人顿觉天地虽大,万物虽众,自己却是来时来,去时去,生来孤独,死也孤独。心境好时读它,只觉得淡淡的惆怅;而心境不佳时读,可是觉得无边的寂寞了。http:/ ) 走进唐诗宋词,就是走进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闲静淡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精巧艳丽的温庭筠,豪放旷达的苏轼 最爱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聚来”的自信放达,瑰丽奇幻的想象让他的诗作插

5、上飞翔的翅膀,攀登浪漫主义的巅峰;(将进酒李白:http:/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他的名句与妙思太多,个人认为历代以来鲜有及者。(无题李商隐:http:/ “推敲”的故事一天,唐朝年轻的诗人贾岛去长安参加考试。他骑着驴,在大街上一边走一边想着他的诗句。突然,他想到了俩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又一想,觉得“推”字改为“敲”字更好一些,他想的正入神时,只听得对面喊了一声:“干什么的?”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被拉下驴,带到韩愈面前。原来,他碰见了大文学家韩愈和他的随从,等贾岛把事情说了一遍后,不但没有受罚,反倒引起了韩愈对诗句的兴趣,韩愈想了一会,还是敲字好。静静的夜

6、晚,在月光下,一个僧人德德的敲门,这个情景是很美的。 ”于是“推”字改为“敲”字。后来, “推敲”便成为人们反复考虑的意思。(诗词来源:题李凝幽居贾岛:http:/ 宋之问听老僧之话,不觉一惊,他是当时颇负盛名的才子,受到老僧讥讽,很不是滋味,既然老僧口出狂言,他就借机发难:“师父莫非也会吟诗吗?”老僧慢条斯理地答到:“老僧诗虽不会吟,但这一句却代郎君对就了。 ” 宋之问见老僧出言不逊,谅他是个不知山高水低之人,不由得心中暗笑,但嘴上还客气地说:“何不念与弟子见识见识?”于是,老僧也就不客气地吟出一句下联:石上泉声带雨秋宋之问见老僧对句幽雅,十分惊喜,顿时信服。随即宋之问又请教老僧:“老师父既

7、出口便就,想胸中定然头头是道。弟子见灵隐泉石秀美,欲赋一诗,以纪其胜。虽说只在口头,却一时拾不出,只做得首二句在此。请教老师父,不知可还能为我再续一联否?”老僧请他念来,于是宋之问便诵出二句:鹫岭郁岧峣,龙宫琐寂寥。宋之问刚诵毕,老僧则不假思索,随口接着吟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两句绝妙联句,对仗工整,景色壮观,读后令人如入其境,心胸豁然开朗。得到这一启示,宋之问的思潮随之涌出,于是一首名诗灵隐泉便由此产生并传诵一时。(灵隐泉宋之问:http:/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http:/ 卜算子:http:/ 月满西楼:http:/ )四、结束语 主持人:唐诗中那些优美的诗句,伴随着千千万万的华

8、夏子孙的成长。唐诗中那些动人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让我们在唐诗的陪伴下茁壮成长!我们爱古诗词的狂放、豪迈、大气,我们爱古诗词的婉丽、柔美、含蓄。我们爱古诗词的潇洒超逸、清丽妩媚 。在古诗词的王国中,我们情愿长醉不愿醒。教学反思收获:本次综合性学习贴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实际,凸现了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始终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体,学生在自主合作、兴趣盎然的情境中积累了古诗词知识,陶冶了思想情操,发展了语文能力。不足:现代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学与教应当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5为宗旨,时代的变革迫切地需要教学人性化、人文化、平等化关注与学生的平等化的交流、人文化的对话、自主化的感悟,放飞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我在教学道路上至始至终应当沿寻的目标。教师个人介绍省份: 山东省 学校: 昌乐外国语学校 姓名: 贾立芳 职称: 中教二级 电话: 电子邮件:通讯地址: 262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