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参赛《中国国画的变迁》教学设计李学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003758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部参赛《中国国画的变迁》教学设计李学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部参赛《中国国画的变迁》教学设计李学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部参赛《中国国画的变迁》教学设计李学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部参赛《中国国画的变迁》教学设计李学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部参赛《中国国画的变迁》教学设计李学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部参赛《中国国画的变迁》教学设计李学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参赛《中国国画的变迁》教学设计李学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历史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课前预习了解完成课后习题二、教学课题了解: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掌握:中国古代绘画艺术起源、演变的过程,特别是文人画以及风俗画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三、教材分析本课讲述中国古代的传统绘画艺术。本课第一目以岩画、陶画、帛画为例介绍中国绘画的起源;第二目“从顾恺之到吴道子”立足成因和特点,介绍中国文人绘画艺术的形成和发展,重在吴道子以及隋唐时期绘画的特点和反映的时代特征;第三、四目“人文意趣”和“ 民间风情”介绍中国绘画艺术的繁盛,以宋元山水画、明清花鸟画

2、为例,重点讲述文人画注重意境的特点和成因。贯穿本课的主要线索是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次要线索是中国绘画在几千年间慢慢形成了两大流派:注重意境的文人画(特别是山水画)和注重写实的风俗画(典型代表是清明上河图 )文人画【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二、教学难点:如何欣赏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搜索到古代一些著名的画作,现场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用百度网上搜索下载,利用百度搜索古代的一些名

3、画图片,做成 PPT 让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四、教学方法1、通过历史资料、历史图片,再现中国绘画的辉煌历史,让学生体验历史的生动性。2、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分组讨论,对中西绘画之间的差异(即国画的特点)进行探讨五、教学过程【百度搜索】视频资料:北京奥运会开幕式http:/ 欣赏完这令人沉醉的水墨山水画请思考:1、视频中的画是国画的哪一种风格的?它有何特点?2、在宋代时还出现了另外一种风格的国画,典型代表是【百度搜索】视频资料清明上河图(http:/ 导入新课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作为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最直观的形式,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远比书法和文学的自觉产生与成熟悠久得多。

4、中国绘画源头可以追到新石器时代.讲授新课 一、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新石器时代至汉朝的绘画下面请同学们来欣赏几幅图片人物龙凤图及赏析http:/ 分钟后,5 组郄冬:题材:珍禽异兽、神仙魔怪特色:浪漫、神秘、古拙老师总结:大家所看到的这些作品从形式和内容上来说都非常的简单而且粗糙,同中国的书法艺术一样,绘画艺术在魏晋之前都属于自发时期。过渡(教师):从魏晋时期开始,随着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和壮大,中国绘画的技术、技巧渐趋成熟,中国文人画开始形成。 。二、中国文人画1、中国文人画的形成魏晋至明清时期展示女史箴图 【百度搜索】http:/ ,从政是士人的主要追求,为何会出现如此另类,甚至可以说

5、是不务正业的士人?并且,还不是一两个。教师:分组讨论,3 分钟后每组推一名同学抢答。(引导学生联系上一节课中,介绍的魏晋时期的时代背景,书法形成的背景和文人画出现的背景有其相通之处,设计此问考察学生养成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 )过渡:日转星移,渐渐到了唐朝,随着国家的统一,国势强盛,经济繁荣,唐代的绘画获得了重要的发展。2、中国文人画的发展隋唐时期展示吴道子的著名作品送子天王图【百度搜索】http:/ 送子天王图的故事 http:/ 。然后对这幅作品进行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归纳吴道子绘画的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后5 组康艳秋:这幅画中最有特色的是天王随风飘动的衣袖和飘逸的云彩,充分的反映了他绘画的特

6、点线条画得非常漂亮,被称为“吴带当风” 。【百度百科】吴带当风 http:/ 组康志新:注重法度,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景象。教师:不错,那这幅画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可以联系上一节课我们学过的唐朝的有关知识回答。 (提示学生即背景)4 组康志新:国家统一,社会需要法度和规范;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教师:很好。过渡:师:进入宋代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文人阶层的不断壮大,新思想尤其是理学思想的出现,中国的文人画呈现出了区别与前朝的不同特点。3、中国文人画的繁荣两宋时期【百度搜索】展示北宋名画关山密雪图等http:/zhy- 山径春行图赏析 http:/ 组朱艳敏:由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

7、意境。教师:不错,除此之外,还有吗?2 组姜萍:人物画向风景画转变:教师:不错,将这两个同学的答案综合起来就是我们需要的答案。希望大家在平时也注意多讨论,多交流。教师:宋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转折点。崇尚写意重于写实的文人山水画真正形成潮流,并占据了中国画坛的主导地位,奠定了中国绘画的独特风格。崇尚写意的文人画的兴起是对于以写真为能、写实为尚的北宋宫廷画和民间绘画的提升,是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那什么是意境?同学们一时都沉默了下来教师:展示【百度百科】意境 http:/ ”同学们觉得什么样的作品才能拿到第一名呢?(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A 一个船夫半卧在船尾,嘴中横吹一只竹笛B 岸边系

8、着一只空船,系在船舷的桨随江流飘动C 岸边停着一只横着的小船,船舷上留着鹭鸶,船篷上有两只栖息的乌鸦我们先来看看网上的一段评论【百度知道】http:/ 组刘彩云:这个考题出得非常巧妙。其突破点应是题中的字眼“无”字。若从“无人”为突破口,那画出来的画只能算是及格。 “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命题者是想作画之人将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感觉给表达出来。我想只有表达出这种感觉的作品才能拿到第一。(同学们有支持刘彩云的也有支持网上观点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教师:你们考虑的都不错,到底该如何画这幅作品呢?大家课后再讨论一下,也可到网上百度一下,查查资料。教师:大家再考虑一个问题:宋代文人画为

9、何会更为注重意境呢?1 组学生齐慧慧:宋代奉行“重文”的国策,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百度百科】理学 http:/ 、 山径春行图为例大家讨论一下后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讨论后 4 组赵艳丽:北宋绘画:气势宏伟、阳刚豪放;南宋绘画:描绘对象为江南风光,构图不追求对称,墨色恬淡教师:不错, “残山剩水”正是我们对南宋绘画特点的一个描述。那为何会出现这种不同?【百度百科】 “残山剩水”http:/ 组李莎莎:北宋实现了国家的大部的统一,文人心胸豪迈;而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进取,文人们对这种现状极为不满。教师:正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此时此刻,我突然想起一位老师

10、说过的一段话,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感:中国绘画发展历程特别像一个画家的成长历程。中国绘画的起源像一个画家在幼年时期,没有什么高超的绘画技巧,画的画也很简单粗糙;魏晋到唐的绘画发展就像一个画家在打基础时期,学习基本的绘画理论,努力地追求把一幅画画得很像;宋元明清时期的绘画就像一个画家成名之后,不追求画的内容和形式,而是追求画中所表达的精神,这才是一幅绘画作品的生命。教师:国画的学习到此告一段落,不过,我们好像忽略了另一种类型的国画,一种描绘我们普通百姓生活的画,那就是风俗画。3、风俗画 http:/ 1 组齐慧慧:形式更丰富了,有小说中的插图、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并且作品形象生动,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教师:很正确。看完中国的风俗画,请大家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