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初中物理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研究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80036555 上传时间:2021-04-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初中物理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开题报告初中物理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开题报告初中物理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开题报告初中物理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开题报告初中物理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初中物理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初中物理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19世纪美国的共同学校运动十分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杜威也非常重视它在教学上的运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股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的高潮,开发了如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小组游戏竞赛法、小组调查法等多样化且卓有成效的实施策略。概括起来,国外合作学习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研究进入到理论研究的层面,一些方法及策略开始初具雏形,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为代表,他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得奖励。”他的观点中指出了小组合作学习不是某一个人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以小组为单

2、位的群体活动,还指出了评价小组的好坏不是看个人得分,而是以团体得分获得奖励。这种定义重点强调以小组为团体的共同成功为目标的学习方式,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小组成员为了实现最终目标,常常以全组的荣誉为己任。从第二阶段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研究的主要内容从小组的组成和小组功效方面入手,理论也逐步完善。这个阶段是以美国阿伦逊为代表的。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也主张把一个班的学生平均分成10个组来开展合作学习。20世纪70年代,美国卡甘在对原有的合作学习方式修正和完善的基础上,发展了结构的概念,提出了合作学习结构法,使广大教师能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采用相应的合作结构,简化了教师

3、组织合作课堂的工作程序,并且能保证合作课堂的效果。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小组合作学习理论进入实践阶段并整合发展。这一时期小组合作学习逐步完善,合作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出现了融合的趋势。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是梅瓦里克等。国外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都相当丰富,但是研究成果中也存在着某些不足:对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境的界定不清晰。没有形成系统的评价体系。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都是基于小班额教学形式上的,不适合本国国情。针对我国大班额课堂的实际情况,如何在把它本土化以适宜我国的教学环境,教育学家和教师们做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工作。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萌芽,如诗经里面的“有匪君子,如切

4、如磋,如琢如磨,”是说学习时相互商讨、相互切磋才能够相互提高,孔子编写的学经里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等。1932年陶行知提出了“小先生”学习法并进行了实践,他提倡儿童一边学习,一边当好小先生教会同伴。1983年,无锡地区的一些学校从交往的角度去考虑学习小组的建设问题。他们先后提出了班集体的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等,这些研究分别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建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集体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等几个方面都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力图把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集体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效率。1989年原杭州大学盛群力等理论方面的工作者和杭州市第十一中学的师生们合作进行

5、了“个性优化教育的探索”这一课题研究,其中研究的一个子课题就是“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他们的实验表明,小组互助合作学习能有效提高教学成绩,能明显促进差生的进步。标志着我国小组合作学习进入实质发展阶段的是以1993年王坦主持了山东省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合作教学与实验”。这一课题提出了合作教学的性质、原则、模式、策略以及合作教学技能等概念体系,并出版了合作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两本关于合作学习的书籍。他明确指出了小组成员都以本组的整体成绩为原则,彼此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种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合作。. 1 .本论文选题的基本内容1 绪论1.1研究背景1.2研究的目

6、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1.2.2研究意义1.3国内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研究概况1.3.1国外的研究概况1.3.2国内的研究概况1.4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5研究方法2 课题的理论基础2.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基本内涵2.2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2.2.1建构主义理论2.2.2多元智力理论2.2.3学习的人本观2.2.4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2.3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2.3.1积极互赖2.3.2责任到人2.3.3公平参与2.3.4同时互动3 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3.1基本原则3.1.1激发物理课堂活力的原则3.1.2 符合物理学科规律的原则3.1

7、.3 符合初中生物理学习认知规律的原则3.1.4 便于构建和组织的原则3.2实施策略3.2.1小组合作学习在概念课上的策略3.2.2 小组合作学习在探究实验课中的策略3.2.3 小组合作学习在习题课上的策略4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实践研究4.1学生的情况与学习小组的分配4.2物理概念课上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4.3物理探究实验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4.4物理习题课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4.5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后的学生学习情况分析4.5.1成绩分析4.5.2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分析5 结论与展望5.1结论5.2研究的反思5.3不足与展望. 2 .本论文选题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本文首先是分析小组合作的理论

8、基础,从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状况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小组合作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以及基本理念进行重点的论述,对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于以上研究所提出的实施策略进行了讨论。再次则主要是对本人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做出了分析,并提供了一份有关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为本论文研究做出实证支撑。最后则是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关于本文写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的展望。本人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为想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提供一些思维和借鉴。本论文拟写的篇幅,预期社会、经济价值和学术水平本研究的教学实践是:探索初中物理课上的

9、小组合作学习中运用学案导学、量化考核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活力的可行措施。总结了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基本理念和原则,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并提供了初中物理课堂概念课、探究实验课和习题课的小组合作学习案例。最后,利用教育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好于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研究结论表明:物理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活力。本研究需要加强的是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如何提高教师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控能力。 . 3 . 总体安排和进度2016年12月20日前 选题2017年01月18日-2017年01月24日 阅读相

10、关中英文文献2017年01月25日-2017年02月15日 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2017年02月16日-2017年03月15日 完成论文初稿2017年03月02日-2017年04月01日 修改初稿、完成二稿2017年04月02日-2017年04月15日 论文定稿2017年04月16日-2017年04月25日 查重,修改论文定稿2017年04月26日-2017年04月30日 装订论文、准备答辩2017年05月01日-2017年05月15日 答辩 现有的研究工作基础和条件 尚需要解决和经费、资料等方面的困难,有无其他支持途径无. 4 .开 题 报 告 会 纪 要时间地点与会人员姓名职务(职称)姓名职务(职称)姓名职务(职称)会议纪录摘要:. 5 . 会议主持人: 记 录 人: . 6 .导 师 意 见学院意见: 主管院长: 年 月 日备 注 说明:一、要求一式2份,分别存入学生个人档案和教学档案。 二、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工作,必须通过开题报告会论证并经审定后方可开始。.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