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幸福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79925861 上传时间:2021-04-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观幸福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主观幸福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主观幸福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主观幸福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主观幸福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观幸福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观幸福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主观幸福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它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还包括人的自我身心和谐。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决定表明,个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要求和必然趋势,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的确,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只有个人达到自我和谐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而自我和谐需要特别指出的就是个人的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体心理和谐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研究个体主观幸福感对于我们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十分重

2、要的意义。一、主观幸福感是衡量社会和谐的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是以心理学的视角来评量个体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一种综合性指标, 它具有主观性、稳定性和整体性的特征。主观幸福感的主观性是指个人是否幸福,他自己才有发言权,因为只有他自己才拥有最真实的体验,别人无法替代;它的稳定性指的是个人主观幸福感是长期的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而非对某个具体事件的感受或者短期体验,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它的整体性指的是它是一项综合评价,而非具体的某些方面。目前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已经持续了七十多年,遍及世界的许多国家。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心理必然体现社会和文化属性。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因此,心理状态和谐与否,说到底都是主体对社会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也就是说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同样一件社会现实,经过不同主体的主观加工就会出现不同的心态反应。人的主观幸福感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一般来说,良性事件的刺激越多,人的幸福感就会越强;不良事件的刺激越多,幸福感也就越弱。所以,整体社会的不和谐会使人的心理压力增大,心理问题凸显,甚至导致心理疾病蔓延。因此,主观幸福感作为一个综合的心理指标 它能够反映人的心理和谐程度。人们所处的社会和谐是人们获得幸福的环境和条件,社会和谐才会有个人幸福,一个社会的和谐状况从根本上决定着该社会成员能否获得幸福以及幸福的程度。同时,个人的幸福对于整体社会

4、和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个人的心理和谐才会真正达到整体的社会和谐。二、主观幸福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在当前在中国改革和市场化的进程中,了解人们的心态和情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主观幸福感不仅是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理论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实践必然要求。具体来说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主观幸福感是一个社会人心向背的晴雨表“人心向背”是任何社会制度、任何政权都不能不考虑的重要问题。广大人民群众是否支持和拥护一种社会制度或者一个政权是关系到这种制度或者某种政权能否继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人民群众对这种政权或者制度的满意度决定了该制度或者政权能够在这个社会上存在的时间长短,这是历史得出

5、来的深刻结论。所以,如果民众表现出负面的情绪和情感就要引起重视,不能漠然视之,毫不在意。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心理和谐也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民众对和谐社会的关注度和期望值,从民众日常生活的小事入手提升民众的积极情绪,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二)主观幸福感是社会历史进程的推动力量主观幸福感不仅仅是一种情绪,一种感受,它还会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如果民众对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是高的,那么就会对整个社会起到推动作用,否则将会成为阻碍历史进程的强大力量,即人民群众历史的推动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社会的转型期,人们

6、的心理和谐有助于形成改革的共识,形成全社会的认同感、向心力和凝聚力,这种感情能够使人们对改革抱有热情,并且激发人民为改革而奋斗的决心。同样,只有广大人民群众集中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推动和谐社会的进程,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只有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人民拥有了积极精神面貌和心理的和平安宁才是真正实现了社会和谐。所以,我们不仅要追求社会秩序的稳定,我们还追求深层次的民众心理动力。追求民众的幸福感和和谐心理是追求一个能动的因素而非一个机械的被动的因素,和谐的心理对社会散发的是向心力。(三)主观幸福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测量器主观幸福感是一个历史发展阶段或者一定社会历史

7、时期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的体现。研究表明并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国民的幸福指数就越高。如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世界价值观调查(WVS),2004 年对全世界 82 个国家的幸福指数排名中,经济并没有那么发达的波多黎各和墨西哥高居榜首;而经济发达的美国仅仅位列十五名;日本第三十九名,韩国四十七名;政局不稳的津巴布韦位于末位。这个排序告诉我们主观幸福感反应的是综合指数,经济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它还反映了国民的精神建设情况,国民性格是否乐观也是直接影响因素。这就提示我们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应该注意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面,保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进步,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所必需的。邓小平说,

8、假如社会风气不是变好而是变坏,那么经济再成功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假如整个社会贪污腐败、贿赂盗窃横行,我相信它的经济也不可能会取得成功。(四)主观幸福感是民众对政府工作满意度的直接表现在日益强调社会民主和权益的今天,人民群众对于腐败和官僚的厌恶和痛恨程度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这种意识也在幸福感调查中得到了反映。主观幸福感,社会公平、社会关系都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如果民众能够更好地享有社会提供的资源,能够更多地看到社会公平,那么民众对自己所处社会的制度就是自信的,对社会的满意度也是较高的,那么民众就会产生更强烈的主观幸福感,从而增加个人的正向情绪,比如喜悦感、自豪感、归属感等等。强大的自豪感和

9、自信心不仅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社会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源泉。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安定有序是题中之义,所以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研究主观幸福感具有更加深刻的现实意义。三、利用主观幸福感的价值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研究表明,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收入、文化、政治制度、就业、年龄、婚姻、受教育程度、职业等都会对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从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分析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重点和问题所在,不断地改进政策和发展策略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以下几方面措施可以从一个侧面进行说明。(一)增加人民收入收入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仍然是解

10、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研究表明,高收入阶层和高职业声望群体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失业人群、低收入人群的幸福感指数较低。这说明收入仍是影响我国居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因此发展仍然是硬道理。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只强调主观幸福感而忽略经济增长是不对的。物质决定意识,只有物质财富不断积累才能为人民生活提供各种保障,这样才能够使人民群众能保持长期而稳定的幸福。(二)保证社会公平社会条件、社会平等也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当今社会的不平等表现是多方面的,比如城乡差距,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等。研究表明,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社会问题也逐步凸显,中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中国的基尼系数在全世

11、界已经属于较大的国家之一。巨大的收入差距造成人心理的落差从而降低幸福感。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按劳分配为主的同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尽管对收入分配中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处理上进行不断的调整,但目前来看还是不能更好地体现劳动者的权益,这些已经导致了很多社会问题出现,比如极端仇富现象,官二代现象的存在。因此应该继续不断完善政策,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使人民真正实现心理和谐。(三)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障是否健全与人民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普通生活中的基本保障直接影响人民的幸福感。比如日常生活用品是否得到满足,能否有一个理想的安身住所,对医疗卫生的需求是否能够满足,就业问题是否能得到改善,养老保障是否符合人

12、民的期望等等,社会保障政策越符合人民的期望度,人民就具有更强烈的幸福感。因此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充分的教育权利,医疗和公共卫生的享有权,此外,政府还应该在控制住房价格和改善住房基本条件方面进行积极的调整,同时积极有效地解决好就业问题。(四)适当进行某些政策的倾斜年龄、婚姻、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等都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因此主观幸福感在不同阶层、不同人口特征群体中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高收入、婚姻家庭美满、职业声望高的群体、男性、年轻人群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其他群体。这既与人口特征有关,又与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有关,从而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感。所以政府在进行政策调整时应该进一步对那

13、些弱势群体进行适当的倾斜,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从而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总之,主观幸福感反映的是个人的对待人生的一种态度,体现的是个人的整体素质。保持心理和谐的人看到周围的事物的态度往往是更开放、更乐观的,同时他们也能用现实的、通达的、辩证的心态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所以,只有积极促进民众拥有和谐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参考文献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共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210219(1)。2刘艳。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辨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3)。-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