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对社会心态相关因素研究综述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79922183 上传时间:2021-04-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对社会心态相关因素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国内对社会心态相关因素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国内对社会心态相关因素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国内对社会心态相关因素研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国内对社会心态相关因素研究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对社会心态相关因素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对社会心态相关因素研究综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国内对社会心态相关因素研究综述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社会心态受到广泛关注,并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十八大也进一步明确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截至2015年4月,中国期刊网有4056篇学术论文以社会心态为关键词,出版了3部社会心态的专着(胡红生,2011;王俊秀,2014;杨宜音,2014)和年度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2013和2014)。目前学者们对社会心态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理论和应用研究均取得显着进展,体现了学者们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研究视角呈现多学科倾向,研究对象也很宽泛,均关涉社会变迁下的群体社会心态。当下社会心态

2、的研究现状,为我们深入理解社会现象、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学术参考。本文旨在对已有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为深化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一、关于社会心态概念的研究(一)哲学意义上的社会心态概念胡红生认为,社会心态是一种普遍存在而又十分复杂的精神现象。在他看来,无论是社会心态还是社会心理,均为社会意识结构层次的组成部分,而社会心态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1(P.44-45,29)张二芳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主体心智状态,展现了群体精神并在群体中广泛流行。2但是,通过厘清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心态的关系,我们发现,既然社会存在是通过社会心态这一中介上升为社会意识,那么,某种程度

3、上,张二芳笔下的社会心态仍是社会意识的低层次部分。(二)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社会心态概念丁水木将社会心态等同于社会心理,强调社会心态是一种普遍性存在的社会心理,而这种群体的心理反应受社会环境、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影响。3杨宜音则将社会心态同社会心理区分开来,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中最为宏观的分析单位或分析水平,4(P.14)是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5马广海关注社会心态的动态特征,强调社会心态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而且同重大社会变迁的过程紧密相连。6王俊秀将社会心态视为转型社会一种宏观视角的社会心理研究,认为社会心态是影响个体行为的模板,是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普遍心理特点与行

4、为模式。7(P.25)(三)文化学意义上的社会心态概念文化学将社会心态归为文化的结构和基本层次。李静认为社会心态应当属于文化的深层结构。8李鑫生在人类学辞典中,将心态界定为一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及其反映的总称;认为社会心态构成了特定社会的价值-信仰-行动体系,并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积淀在特定的文化中,成为这一文化的最基本层次。9(P.187)余勇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的视角,将文化心态等同于社会心态。10姚维把宗教心态归为民族地区社会心态。11马进以日常交往为切入点,探讨了少数民族宗教心态、法制心态。社会心态的概念研究是组成其判断论证的基础。综合各学科对社会心态的界定,哲学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

5、社会心理学方面则显得更丰富。不管是哪个学科,都强调了社会变迁或者说社会发展与社会心态之间的必然联系,并将社会心态与个人心态做了区分,强调社会心态的整体性;同时,部分学者刻意将社会心态从社会心理中剥离出来,寻求社会心态研究的理论独立性。但是,不难看出,社会心态虽然被普遍使用,却在一定学科层面上并未达成共识,成为理解广泛,随意性较大的词汇。也有学者融合历史唯物论、文化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态加以界定,力求在不同学科层面达成共识,却也不过是三个学科的分而述之。二、关于社会心态内容的研究(一)哲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内容张二芳认为,社会心态由文化要素、心理要素和思想要素构成。2程家明强调,心理取向、社

6、会理智与精神支柱及其包含的各要素均属于社会心态内容。12虽然两位学者观点不甚相同,但就其对组成社会心态要素的内容阐释上来看,心理取向和心理要素都包含了民族精神和社会性格;社会理智和文化要素均包含了社会理性;精神支柱和思想要素也都包含了社会理想和社会信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内容涵义是一致的,均蕴含着社会心态的稳定性。胡红生认为社会心态系统是心态内蕴和心态表象的有机统一体。1(P.58)两者均属于稳定性成分。其中心态表象是心态内蕴的外化和对象化表现,既然心态表象所包括的话语系统、社会时尚、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社会风气等属于较稳定性成分,那么,心态内蕴也自然如此。(二)社会心理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内

7、容在个体和群体相互建构的基础上,陈午晴将社会心态分为汇合式社会心态和融合式社会心态两种。13受知情意影响,杨宜音提出,社会心态由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构成。5马广海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社会行为,即社会情绪、社会认知、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意向。6受社会表征理论影响,王俊秀认为,社会心态结构由内到外从超稳定到变动性,其依次对应的内容为国民性、社会价值观、社会情绪和社会行为倾向及社会信任、社会认知等。7(P.34)由此可知,王俊秀的社会心态内容依然受知情意行影响。(三)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心态内容十八大报告从良好社会心态角度,进一步界定了社会心态内容,即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与积极向上.部分学

8、者围绕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社会心态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述。邓朦以中国传统儒学阐释了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强调理性平和是社会心态的根本。王洪春从社会心态个体到全体的形成路径论述了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5总体来说,不同学科站在各自理论角度,都对社会心态所蕴含的稳定性内容(特别是国民性、社会价值等)给予了肯定。但是,关于社会心态的内容,各学科之间并未达成有效共识;对十八大提出的社会心态的内容,学界也重视不够,研究严重不足,仍有待于深入研究。三、关于社会心态作用的研究(一)哲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作用哲学强调社会心态是一种社会意识。根据这一论断,学者们从三个方面概括了社会心态的作用。一是对社会存

9、在的作用。李静从社会心态的抗变性角度,认为落后的社会心态对转型期社会有滞后影响;同时,基于社会心态的相对独立性,认为社会心态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具有正面与负面的双重作用;而社会心态的引导作用在于社会行为的选择受其引导。8胡红生认为,社会心态在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中直接起着调节和指导作用。1(P.56)二是对社会意识的作用。基于社会心态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中的地位,程家明指出,社会心态具有中介过滤作用,因为社会存在的现象和本质要通过社会心态这一中介通道同化为社会意识,最终由这一部分社会意识发挥改造世界的作用。16李静提出,社会心态将具有各种思想内容、目的的活动连接起来,构成整体社会活动,构建社会关系

10、,起着社会组织和凝结作用。8三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双重影响。程家明认为,社会心态作为心智状态,不仅可以认识改造社会存在,也对社会意识产生能动作用,即对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双方的发展与变迁都发挥作用。16(二)社会心理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作用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心态自身形成与传播过程中对人的心理进而行为所发挥的作用、社会心态内部的结构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是社会心态具有预测作用。学者们强调社会心态对社会稳定的意义。马广海认为,探讨社会心态的意义就在于其对社会行为的预测与控制。6丁水木认为,社会心态一旦到了临界点,就会迅速发挥预警作用。3二是社会心态具有汇聚、从众、群体极化、群体参照和皮格马利翁效应

11、。杨宜音从社会心态的传播过程概括了社会心态的作用,认为汇聚效应指的是拥有某一观点或态度的个体通过各种媒体不断汇聚共识,最终成为超越个体的集体力量;从众效应也称为多数人效应,指个体的观点和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的现象;群体极化是指群体决策时,往往比个体更容易走向极端;群体参照效应是指人们易选择与自身相同特质的人加以比照;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称之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指预期会激发人们的潜力,从而达到期待的后果。4(P.56-58)三是社会心态具有推动、支配和控制作用。王俊秀将社会心态视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认为社会心态也是社会转型和变迁的推动者。同时,他将社会心态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强调社会心态各结构内容之间

12、也发挥着支配和控制作用。7(P.32)四、关于影响社会心态主要因素的研究影响社会心态的因素十分复杂,学界主要围绕社会心态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社会主体自身因素三方面展开。(一)社会心态外部因素1.经济因素。孙伟平认为,作为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反映,社会心态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不断调整而发生变化。杜秀清认为,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是影响社会心态的深层次原因。182.社会因素。邵道生认为,社会剧烈变化是影响中国国民心态变化、发展的最为重要因素。19李有发则强调,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问题是影响社会心态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3.社会组织结构因素。黄相怀认为,随着改革深化,基层

13、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结构的一部分,其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完善是导致社会心态失衡的原因之一。21龙书芹通过实证分析,指出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导致了社会心态的不同。22(二)社会心态内部因素1.文化道德因素。刘东超通过分析中国社会心态演变过程,指出中国文化变迁带来了社会心态的变迁。23邵道生强调转型社会两个文明建设失衡和榜样力量的丧失,处于无道德心态,导致社会心态的负面影响。192.核心价值观因素。夏学銮认为社会心态受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变化所左右。24王俊秀根据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核心价值观来自于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思潮、文化传统中被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和信念,属于稳定的社会心态,深深地影响着社会心态的

14、其它层次和行为。7(P.32)(三)社会主体自身因素孙伟平认为,包括生理、知识经验、思维与行为方式等在内的社会主体自身因素,对社会心态起着制约作用。17孙德梅基于调查数据得出个体特征、家庭影响、社会网络以及个体对所处阶层和阶级的认识都对社会心态有重要影响。25五、关于社会心态培育路径的研究(一)从国家发展大局角度1.加大发展力度。胡红生认为,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引导调节社会心态的物质保障,也决定着社会心态发展的性质和水平。1(P.293)杜秀清认为,要通过加快发展,在稳定中做大做强社会财富,并加以合理分配,为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打下良好基础。182.加强制度建设。温淑春提出,不断健全各项舆论制度,畅

15、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26王俊秀强调建立制度层面的社会信任机制,摆脱社会信任困境。27冯国芳提出,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利益协调机制、社会预警机制、疏导教育机制。283.优化社会环境。王雅君认为要塑造执政党和政府的全新形象,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刘武俊则认为要为理性平和心态营造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30李霓站在执政党角度,强调将社会心态建设纳入社会管理创新目标。31闻学良强调要优化媒体,认为必须始终把握媒体的政治方向,引导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32(二)从完善社会心态内容的角度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叶国平提出,要坚持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统领与整合复杂多元的社会心态332.重视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刘扬认为,要在继承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整合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