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宛梆的艺术魅力分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79920091 上传时间:2021-04-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豫剧宛梆的艺术魅力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南豫剧宛梆的艺术魅力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南豫剧宛梆的艺术魅力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南豫剧宛梆的艺术魅力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豫剧宛梆的艺术魅力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豫剧宛梆的艺术魅力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河南豫剧宛梆的艺术魅力分析 豫剧作为中华戏曲流派中的一大分支,是由传唱于开封一隅的 土邦戏而发展开来的 . 随着历史的演变,如今豫剧成为流行于中原、西北、华北、东北、台湾等近 20 个省市自治区的大剧种。 豫剧的音乐结构包容性较强,它除了具备与其他梆子戏声腔剧种共同的板式变化体灵活丰富的特征外,还具有曲调朴实,善于叙事抒情,描绘景物、刻画人物等特点。 豫剧的语言通俗生动,唱词以二二三七字或三三四十字句为主干,节奏性、戏种性都非常强,同时又与身段舞蹈动作浑然一体。 豫剧的表演形式贴近生活,分行当但却不拘泥,有形式但却不凝固。 她不但从民间舞蹈、杂技、武术中吸取了符合中国传统审美情趣的素材,而且

2、还从话剧、电影中吸取了符合现代审美意识的元素,从而形成仅能反应古代生活,又能表现出现代生活的表演体系。 同时豫剧的剧目十分丰富,特别是在近代的创作上演绎了一批又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剧目,其中不乏历史题材的剧目如 花木兰 、 穆桂英挂帅 、 打金枝 等经典剧目。 除此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结合现实生活创作的反响现实题材的剧目也深受广大戏曲爱好者的欢迎,其中较为经典的剧目有: 朝阳沟、 刘胡兰、 李双双、 人欢马叫等。改革开放以后,豫剧现代戏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高潮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们,比如:常香玉,马金凤,杨兰春等人。 20世纪 50、60 年代是一个充满憧憬的时代,整个社会都处在理想

3、和期待当中,观众的审美心理也具有很强的理想成分,所以这一时期的豫剧现代戏创作也具有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所以这一时期的豫剧现代戏创作,也具有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其中尤其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 豫剧经典剧目 朝阳沟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创作者通过鲜活的人物性格,塑造了一群生动鲜明的河南农民形象,从此,豫剧现代戏形成了有别于传统样板戏的戏剧新种类。如今,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及传媒行业的发展,豫剧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渐渐活跃起来,随着河南电视台 梨园春栏目的创办,更是掀起了一股全民学豫剧的热潮。 同时,在豫剧的创作形式上,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开始推陈出新,创作出例如戏曲小品、戏歌等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艺术形式。

4、宛梆剧目也顺应时代的潮流,创作出众多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剧目,如 小二黑结婚 大山之子、 一方热土等。作为豫剧的一个分支,宛梆也是独具特色:地域特色:从文化源流上讲,南阳处在秦文化、中原文化和楚文化三种文化的交汇地,宛梆艺术得益于南阳的一方民俗民风所接纳,宛梆自身激越豪放的艺术风格对应了南阳的地域文化,迎合了南阳率直、坦诚的民俗民风。 她在几百年的生存活动中之所以能保持古朴旷达的艺术特色,源于她生存的地理环境,南阳处于豫西南相对封闭,受同类艺术异化较少,使她能够处在相对稳定的文化环境里始终保持一方地域特色而成为艺苑一绝。剧目特色:宛梆的剧目可分为传统剧目,移植剧目和创编剧目三部分。 从剧目样式上

5、讲多以壮剧、正剧、悲剧、宫廷为主,情剧戏剧相对较少。 题材多为朝代戏。 移植剧目原本不是宛梆的传统剧目剧团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把类似于宛梆风格的剧目扮演过来形成移植剧目。 创编剧目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丰富了演出剧目,更大范围的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唱腔音乐特色:唱腔属于板腔体,唱词规整。 她的道白捎带南阳方言味儿。 听起来朴实易懂,雅俗共赏。 常用降 B 调,用大本腔演唱,用尖细的呕音起花腔,这是区别于其他戏剧种类的主要特点。表演特色:宛梆脱胎于高原文化孕育形成的东路秦腔,她的化妆、表演激越豪放。 表演多配以激烈的打击乐,很多唱段中边唱边舞,舞罢接着唱,处处显示出一种豪放大气的风格。 如宛梆传统剧

6、目 斩蔡阳 中关羽出场那一段,关羽在锣鼓声中,夸张的表演气势豪装、势不可挡。目前,仅存的一个宛梆剧团经费紧张,人才缺失,现状不容乐观,只有加强对宛梆这一古老的剧种的传承和保护,才能让它能在中华民族这片土地上更长久的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 保护措施:根据河南各个剧种的发展历史、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给予恰当的定位,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政策,为包括戏曲在内的优秀文化遗产保护立法。 根据我们的调查,河南现存的戏剧剧种基本有三种情况:一是具有悠久历史、丰富艺术遗产,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剧种。 这些剧种国家和各级政府应该作为重点剧种来保护,建立舞台演出,培养人才、搜集整理研究为一体的剧院,使之成为继承和

7、发展本剧种艺术的主阵地。 二是历史虽然悠久,有一定的艺术特色但演出剧目不多,观众很少的剧种,比如:南阳宛梆。 这些剧种的内容和演出形式鲜被观众接受,但其中有一些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的东西,国家和当地政府应尽快拨出专款,将这些剧种有特点的剧目用现代化的手法记录下来。 三是观众较多,演出比较繁荣,处于发展中或新兴的剧种。 国家和当地政府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他们走进演出市场,经费主要靠演出收入政府与以适当的补贴。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尽快抢救和保护戏曲艺术遗产,加大对戏曲理论研究的投入。 优秀的民间戏曲艺术是发展现代戏曲事业的基石,而我们所掌握的有关的戏曲资料,特别是民间戏曲资料十分有限。 许多珍贵的资料在民间,在老艺人身上。 如不及时抢救,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建议中央和省、市各级政府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和帮助,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尽快抢救和保护现有的戏曲遗产。中国的戏曲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世界戏剧文化中也占有独特的,非常重要的地位。 当世界经济进入到一个新时期,作为中华文化中独特的戏曲文化,不仅不应该削弱,而且应该大力扶持,只有发达的经济加上独特的精神文明,才能保持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久的生机和活力,持久的繁荣和发展。参考文献:1冯纪汉。豫剧源流初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邵小萌。宛梆中的花腔及其艺术特色J.南都学坛。-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