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正稿5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79901083 上传时间:2021-04-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正稿5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正稿5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正稿5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正稿5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正稿5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正稿5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正稿5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放教育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姓名:白治龙学号:0964001253141专业班级:09秋小学教育本科学生工作单位:宁夏慧思源学校(贺兰分校)学生所在分校:宁夏电大双玉学校指导老师:何永春教师联系电话:13995095108学生联系电话:13469605195宁夏广播电视大学2011.3本文的中心论点: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序论因为我们现在的义务教育改革,数学的运算、图形、抽象、空间想象等好多知识都是非常灵活的,所以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觉得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就由此论点,浅谈学生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培养

2、的问题,发表个人的观点与体会。分论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宽松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二)、教师应通过教材内容的质疑引发学生创新意识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一)、了解数学知识形成过程思维方法。(二)、挖掘学生的联想和善于想象思维方法(三)、创设情境寻找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创新方法。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培养学生敏锐观察的创新能力。(二)、培养学生联想和善于想象的创新能力。(三)、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创新能力。(四)、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的创新能力。(五)、培养学生操作的创新能力。(六)、培养学生解题的创新能力。结论 将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思

3、想融入课堂教学中,多开展“探究活动”与“实验作业”,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于所学知识上,以及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创新能力。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内容摘要】 “通过义务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数学教师要注重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其次,采用多种形式或方法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如:“双基”、诱导质疑、创设情境、竞争合作

4、等,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创新能力思维的锻炼过程中,也需要老师的引导、培养、锻炼,才会产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在问题和事情上才会发挥出他们的创新能力。另外,学生早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应分清学生错误的行为是有意还是无疑,还是思维的结晶;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支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才能在数学教学这块沃土上结出丰硕之果。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从而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使课堂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

5、力的乐园。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并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从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上启发、引导学生从而培养

6、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宽松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

7、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引导学生的同时,还要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学生早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与文过饰非相比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上,这个不正是一种创新态度吗?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保护

8、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教学中常见的“插嘴”,可理解为学生的不遵守纪律,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思维快的表现,这就要看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再作结论。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只有把学生视为具有平等人格的人,才能赢得学生的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就要求我们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抛弃“不苟言笑”的面具,培养“蹲下身下看学生”的意识和勇气,把平等自由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主探究,不要“越俎代疱”,努力做到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要鼓励学

9、生大胆质疑,并对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大加赞赏;提倡学生有错必纠,甚至是纠正教师、权威的错误;允许学生“插嘴”,更允许学生争论,因为在“插嘴”、“争论”中常会形成智慧的碰撞,引发创新思维的火花。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

10、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

11、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学生的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教师应通过教材内容的质疑引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师运用有深度的

12、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体现。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自己的判断来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

13、,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培养总结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如总结一个问题总结一堂课的内容;总结一次讨论的结果;总结一次辩论的正、反意见等。每次总结,都挑选多位学生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要众口一词,随声附和。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心理学家研究发现,9

14、-22岁的学生正处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期,作为数学教师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 (一)、了解数学知识形成过程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需要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按照自己理解的深度、广度结合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性的整体结构,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因此,教学中要将“双基”与创新思维的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挖掘学生的联想和善于想象思维方法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现在教学中,课堂上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缺乏讨

15、论,师生之间也缺乏知识与情感的沟通,因此,在教学中应诱导学生问问题。 教师要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 教师在证明定理和分析解题思路时要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如果定理的教学,照本宣科,以“就是这样”的方式将它灌输给学生无疑会扑灭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要揭示定理的发生、证明思路的过程,是否还有独特的甚至绝妙的证法及解法。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多尝试,发现创新证法和解法,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基本思想,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进而提高思维能力。 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时间和空间。 如讲“垂径定理”时,教师与学生自制教具与学具:用硬纸板画一个圆面,代表一块圆饼,圆饼内放一根火腿肠表示圆内一条弦,现在既要

16、把圆饼平分,又要把火腿肠平分,如何切割?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猜想,探索结论,学生兴趣盎然,都会沉浸到问题的探讨之中。 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保护学生的独特见解。 教师要有意识地留一些问题,让学生课外学习时发现,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尊重学生的思想、见解,养成与学生商讨问题的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创新。 (三)、创设情境寻找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创新方法。数学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意识,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发挥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运用新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方法。 引入开放题教学。 开放题的引入,让学生在解题中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改编一些课本中的常规性题目,打破模式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比如将条件、结论完整的题改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