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思维与创新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79894676 上传时间:2021-04-1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思维与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领导思维与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领导思维与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领导思维与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领导思维与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领导思维与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思维与创新(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九章 领导思维与创新,本章学习重点:思维、思维方式、思维方法的含义与特点;领导思维的基本原理;思维创新的理论与方法;思维创新与领导实践。 第一节 领导思维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领导思维的实践 第三节 领导思维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小结案例分析综合习题 补充学习资料 深入思考与网上讨论题,2,第一节 领导思维的基本原理,一、思维科学的基本理论 二、领导思维的基本原理,3,一、思维科学的基本理论,总的来说,思维科学就是以思维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思维、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是思维科学的三个基本概念。 (一)思维 1、思维的含义 现代科学认为,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一种高级的人脑机能,是人们对客观

2、事物特征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一般情况下,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狭义的思维仅仅是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处理问题、做出决策的思维活动。广义的思维泛指一切精神现象,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表象,以及概念、判断等等一切观念形态和精神现象的总和,4,2、思维的特性 第一,物质性。思维的物质性根源于思维器官的物质性。 第二,自觉性。 第三,历史性。 3、思维的类型 人类的思维按照一定的标准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思维活动的内容和工具有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形象之不同,可以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根据思维活动所处理的对象有个别和一般、现象和本质的不同层次,可以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根据思

3、维活动是否依赖于直觉形象(包括形状、声音、色彩等),可以分为直觉思维和推理思维; 根据思维的品质是否具有独创性和开拓性,可以分为再现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5,二)思维方式 1、思维方式的含义 所谓思维方式就是思维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形式认识和把握对象本质的某种手段、途径和思路,并以较为固定的、习惯的形式表现出来。 思维方式标志着人们思维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一个由许多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它包括思维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 思维的客观方面主要是指思维对象、思维的物质技术手段和思维的物质工具; 思维的主观方面主要是指思维主体的知识及其结构,思维主体的观念、语言、习惯、情感、意志、文化等

4、精神素质,以及思维主体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等。其中,思维方法是思维方式的核心内容和具体体现,构成了思维方式中最实质、最基本的部分,6,2、思维方式的特性 第一,时代性。 思维方式具有时代性,一定的思维方式总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同时,时代的发展也必然对思维方式的发展提出相应的要求。任何一种思维方式总是根植于特定历史时代的实践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土壤中,在此基础上生长和发展起来,并随着历史时代的推移而发生变革。 第二,相对稳定性。 人类的思维活动复杂多变,但其思维方式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思维活动的客体方面看,由于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反映这种联系的思维方式也必然相对稳定

5、。从思维的主体方面看,思维方式根源于社会的物质存在和人们的实践经验。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广泛性,为大多数人采用,经过多次的反复和传承,构成了人们惯常的思维样式和方法,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人们的行动。 第三,能动性。 思维世界是物质世界在精神领域的反映和内化。但是,思维方式一经形成,就会以其精神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作用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科学、进步的思维方式,能够有效地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陈旧、落后的思维方式则会阻碍人们正确的实践活动,阻碍社会发展,7,3、思维方式与实践方式 人的思维方式同实践及其方式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实践

6、的规模和水平,实践方式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人们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人们思维方式的科学化程度。 思维方式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是实践活动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每一历史时代的社会实践和实践方式,从宏观性、整体性的角度规定了该时代人们思维方式的共性;对于不同的实践主体而言,由于他们从事的具体实践活动和具体实践方式不同,因此他们在思维方式上也显示出具体的个体性差异,8,三)思维方法 1、思维方法的含义 思维方法是人们通过思维活动为了实现特定思维目的所凭借的途径、手段或办法,也就是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思维方法属于思维方式范畴,是思维方式的一个侧面,是思维方式具体而集中的体现。 任何思维方法都

7、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其辩证关系具体表现在: 一是思维方法归根结底是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的反映; 二是思维方法的发展受到社会实践的规模和水平、实践方式的发展程度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并随着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三是思维方法的选择和评价具有客观性,这种客观性在于思维方法的适用性,即思维方法是否与认识对象和实践对象相一致、相适应,9,2、思维方法的作用 思维活动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思维对象、思维主体和思维方法是思维活动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三个要素。思维对象是思维活动的原材料;思维主体是具有认识能力及相应思维结构的人;思维方法是思维主体对思维对象进行加工制作的方式、工具和手段。

8、 在思维活动中,思维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构成了思维主体和思维对象发生联系的中介和桥梁。没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人们的思维活动就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 3、思维方法的层次性 思维方法是由诸层次、诸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按其作用范围的不同,可以把思维方法划分为三大层次:一般的思维方法、各门具体科学共同的思维方法和各门科学所特有的思维方法,10,4、现代思维方法的特征 现代思维方法的主要特征包括三个内容: (1)系统性 第一,现代思维方法本身构成了一个层次清楚、内容丰富的方法系统。从层次上看,现代思维方法有哲学思维方法、逻辑思维方法、一般科学思维方法、具体科学思维方法等;从基本种类上看,有抽象思维

9、方法、形象思维方法、灵感思维方法等。 第二,现代思维方法以高度辩证的系统思维方法为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系统思维方法把系统的观点用于分析和综合事物,是系统性原则的运用,它最根本的特点是:始终把思维对象当作多方面联系、多要素构成的动态整体来研究,进而对思维对象之间及其与内外环境之间的作用与联系进行全面地把握和综合地分析。其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一是整体性原则;二是有序性原则;三是动态性原则;四是等级性原则;五是系统发育原则;六是模型和优化原则。 (2)创新性 创新性不但是自古以来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思维方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规律的本质需要。思维方法的创新主要体现为思维的求异性、多向

10、性和综合性。 (3)思维方法的定量性 定量思维方法把数量分析作为思维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并强调数量分析是决策的依据。定量思维方法包含了一系列具体的操作方法。数学方法以其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成为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定量思维方法,此外,被广泛使用的方法还有计算机方法,它实质上也是一种数学方法,11,二、领导思维的基本原理,领导思维是领导者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与领导存在相适应的一种思维格局,是领导活动诸要素中最关键的要素。要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实现领导思维的科学化,要正确处理好4个关系: 1、全局与局部 2、当前与长远 3、继承与创新 4、内脑与外脑,12,第二节 领导思维的实践

11、,一、领导思维与领导决策 二、思维品质与领导活动,13,一、领导思维与领导决策,一)科学思维是科学决策的基础 决策科学化,又叫“科学决策”,是指运用科学理论、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和科学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活动。 (二)领导思维在领导决策中的作用 1、“发现问题,确立目标”的思维方法 2、方案制定和选择的思维方法 3、决策实施中的思维方法 4、反馈过程中的思维方法,14,二、思维品质与领导活动,一)思维品质的基本含义和特性 人与人之间在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就是思维品质。 根据思维的不同维度,思维品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在揭示对象规定性与发展趋势程度的维度上,思

12、维具有深刻性与肤 浅性两极对立的品质。 第二,在解决问题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和所建立的思维通路多少的维度上,思维具有广阔性与狭隘性两极对立的品质。 第三,在思维能否依据主客观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反映的维度上,思维具 有敏捷性与迟钝性两极对立的品质。 第四,在思维路径的结构方式维度上,思维具有系统性与凌乱性两极对立 的品质。 第五,在思维方式、方法及思维成果新颖程度的维度上,思维具有创造性与再造性两极对立的品质。 第六,在对待他人思维成果的态度与方式的维度上,思维具有独立性和盲从性两极对立的品质,15,二)领导实践中的思维品质分析 1、领导思维品质是领导思维能力的综合反映,是实现成功领导的必要条件之一

13、 领导思维是影响领导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思维品质体现了领导思维的个性差异,是领导思维能力的综合反映,并且关系到领导活动的成败。 技术技能、人事技能和思想技能构成了领导成功的必要条件。与技术技能和人事技能相比,思想技能,即领导的思维能力是实现成功领导的必要条件中最根本性的一个。 2、领导思维品质是领导艺术的源泉和基础 领导艺术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智慧、才能、胆略基础上,综合运用领导理论、方式、方法,灵活地、高效地、有创造性地处理领导活动中各种问题的非规范化的技巧和才能。 从本质上说,领导艺术根源于领导者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是其思维品质的反映和体现。领导者的知识构成和个性特征,是形成领导艺术

14、的基本要素。同时,它们也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体现了不同思维主体的思维风格和思维能力。因此,领导思维品质是领导艺术的源泉和基础。不同的领导者处理同一领域的相同问题,往往会运用迥然不同的技巧和方法,体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这种极富个性化的领导艺术实际上是领导者内在思维品质的综合体现。 3、思维品质的训练是领导发展与培训的重要内容 与群体思维方式的相对稳定性特点不同,思维品质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发展性。 思维品质的可塑性表明,思维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气质、禀赋、智商等先天因素与后天的理论修养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产物。通过自觉的知识学习和实践训练,优秀的思维品质可以得到培养或强化

15、,而不良的思维品质也可以加以纠正和改善。 思维品质的发展性表明,优秀的思维品质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长期 的学习和培训不断地加强、改善和优化,以适应环境的改变和实践的发展,16,第三节 领导思维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一、创新与思维创新 二、思维创新的基本理论 三、思维创新与领导实践,17,一、创新与思维创新,一)创 新 1、创新的含义 创新是新设想(或新概念)发展到实际和成功应用的阶段。 2、思维与思维创新 人的思维力是创造力核心,一切创新活动都是创新主体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创新作为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形式,是实现各种创新活动的前提条件,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础和源泉,18,二)思维创新的含义与特

16、点 1、思维创新的基本含义 所谓思维创新,是指通过思维主体大脑的活动,运用各种思维的技能、技巧,对知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改变思维活动的模式或过程,获得新的思路、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新的理论。 2、思维创新的特点 与一般的思维活动相比,思维创新的特点主要包括: 第一,新颖性。 第二,独立性。 第三,艺术性。 第四,综合性。思维创新的综合性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任何思维创新都是在综合利用已有思维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的新的进展与新的突破;二是思维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劳动。成功的思维创新,取决于多种思维方法、思维技巧、思维品质的综合运用,19,二、思维创新的基本理论,一)思维创新的技巧与方法 1、质疑思维,发现创新点 2、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定义的一组互逆的思维形式。 发散思维是一种多向性和开放性的思维活动,其过程是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通过联想、想像、灵感和直觉,产生创造性的设想。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方式方法,是人类思维创新的原动力,20,发散思维有许多具体的表现形式,最主要的有横向思维、反向思维和侧向思维。 (1)横向思维 横向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